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握着刚刚到手的八块下品灵石,杨凡并未感到丝毫轻松。这八块灵石,如同杯水车薪,对于他沉重的伤势和干瘪的储物戒而言,远远不够。但徐琰的出现,以及那“清符轩”长期合作的提议,像在阴霾中透出的一线天光,让他看到了持续获得资源的可能。

他没有在喧嚣的摆摊区多作停留,那瘦高青年离去时阴鸷的眼神和金虹帮的名头,让他心生警惕。低调、谨慎,是在这鱼龙混杂之地生存的不二法则。

他沿着青石板路,向着记忆中药铺林立的方向走去。脚步看似平稳,实则体内灵力依旧只有三成左右,左腿伤口在行走间仍会传来隐约的刺痛,神识的疲惫感也如影随形。他需要丹药,迫切地需要。

街道两旁,悬挂着“青霖丹阁”、“百草堂”、“妙手回春阁”等各式招牌的丹药铺依次排开。杨凡没有贸然进入那些规模宏大、装潢气派的店铺,他知道那里的价格绝非现在的自己能够承受。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一家名为“济世堂”的小铺面上。店铺门脸不大,木质招牌有些陈旧,但打扫得干净,进出修士的神色也较为平和。

迈入济世堂,一股浓郁而纯正的药香扑鼻而来,与“百草阁”那驳杂的气味不同,这里的药香更显精纯。柜台后坐着一位须发皆白、面容红润的老者,正捧着一卷丹经细细研读。老者修为在练气六层,气息悠长,给人一种沉稳可靠之感。

见有客来,老者放下书卷,抬起眼皮,目光温和:“小友需要何种丹药?”他的声音苍老却中气十足。

杨凡走到柜台前,拱手一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掌柜的,可有适合治疗经脉损伤、恢复元气的基础丹药?”

老者上下打量了杨凡一番,浑浊却清亮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小友气息虚浮,面色隐带晦暗,确是元气有损,经脉不畅之象。”他顿了顿,从柜台下取出几个白玉小瓶,“此乃‘回春散’,药性温和,最适固本培元,疏通淤滞,一瓶十粒,售价十二块下品灵石。这是‘养脉丹’,专司温养受损经脉,效果更佳,但价格稍贵,一瓶八粒,需二十块下品灵石。”

回春散十二块,养脉丹二十块。杨凡心中一沉。他手头能动用的灵石,加上刚卖的符箓,也才五百多下品灵石,看似不少,但若用来购买丹药,恐怕支撑不了多久。而且,他还要预留购买制符材料的钱。

他沉默了片刻,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难色,声音也压低了些:“掌柜的,在下初来乍到,手头实在不甚宽裕……不知可有更……经济些的选择?”他这话半真半假,既是试探,也是实情。

老者闻言,并未露出不屑或驱赶的神色,反而捋了捋胡须,沉吟道:“若论经济,自然是自行采集药材,寻人炼制最为划算。不过看小友情况,怕是等不及。也罢……”他又从柜台角落取出一个稍大的青瓷瓶,“这里有些‘益气丸’,虽不入品阶,但用料扎实,对于补充元气、缓解疲劳有些微效果,一瓶三十粒,只收你五块下品灵石。此丹无法根治小友之伤,但或可缓解一二,支撑些时日。”

益气丸,五块灵石三十粒。杨凡心中迅速权衡。回春散和养脉丹效果虽好,但价格高昂,非长久之计。这益气丸价格低廉,或许正适合他现在过渡,先稳住伤势,争取恢复部分制符能力,再图后续。

“便要一瓶益气丸吧。”杨凡取出五块下品灵石放在柜台上。这笔支出让他肉痛,但又是必要的投资。

老者点点头,将青瓷瓶递给杨凡,随口提醒道:“此丹药力平和,需持续服用方可见效。小友若想尽快恢复,还需静心调养,莫要再轻易与人动手,损耗元气。”

“多谢掌柜提点。”杨凡接过丹药,郑重道谢。这老者的态度,让他对这家“济世堂”多了几分好感。

离开济世堂,杨凡没有再去别处,径直返回了迎仙客栈。关上房门,激活禁制,他迫不及待地倒出一粒益气丸。丹药呈淡黄色,龙眼大小,表面光滑,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他将丹药纳入口中,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温和的暖流顺着喉咙流入腹中,随即缓缓扩散至四肢百骸。这股暖流并不强烈,却绵绵不绝,如同春雨润物,滋养着他干涸的经脉和疲惫的神魂。原本因灵力匮乏和伤势带来的虚弱感,似乎被这股暖流驱散了一丝,虽然远未到痊愈的程度,但那种仿佛随时会油尽灯枯的危机感,总算缓解了不少。

“果然只能缓解,无法根治。”杨凡仔细体会着药效,心中明了。这益气丸最多能让他维持现状,甚至缓慢恢复一丝元气,但对于经脉的暗伤和神识的损耗,效果微乎其微。想要彻底恢复,还得靠更好的丹药和长时间的静修。

他盘膝坐下,一边引导着益气丸的药力,一边手握灵石,开始运转功法。这一次,他感觉灵力在经脉中运转的滞涩感,似乎减轻了微不可察的一丝。这是个好兆头。

接下来的数日,杨凡过起了深居简出的生活。他每日服用一粒益气丸,辅以灵石修炼,剩余的大部分时间,则投入到制符之中。

他再次前往“老周符纸”,用卖符所得和部分老本,购买了五刀下品符纸和五瓶基础灵墨,又添置了一支稍好些的兔毫笔,总共花费了四十块下品灵石。这笔投入让他储物戒中的下品灵石数量锐减到5023块,但他别无选择。

制符的过程依旧艰辛。受限于伤势和状态,他的成功率始终在四成到五成之间徘徊,难以提升。每成功制作几张符箓,他就不得不停下来调息恢复,进展缓慢。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随着益气丸的持续服用和制符时对灵力精细操控的不断练习,他对自身灵力的掌控力在一点点恢复,经脉的刺痛感也在缓慢减轻。

十天后,他消耗完了所有材料,最终得到了二十三张下品火弹符和十一张下品轻身符。成功率勉强接近五成。

看着这三十四张符箓,杨凡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这些符箓,按照市价,大概能卖到六十八到八十五块下品灵石。扣除四十五块灵石的材料成本(符纸25,灵墨15,笔5),毛利在二十三到四十块灵石之间。这还不算他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客栈的住宿费。

“利润微薄,但总算有了稳定的来源。”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心中计算着。如果与清符轩合作,价格能再高半成,或许能多赚几块灵石。更重要的是,省去了摆摊的麻烦和风险。

他决定,明日就去清符轩一趟。

同时,他也察觉到自己修为的微妙变化。在持续消耗与恢复的循环中,以及益气丸的辅助下,他停滞已久的练气九层初期修为,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增长,灵力总量恢复到了接近三成半的水平。“青玄戊土煞罡”的恢复依旧慢如龟爬,但那一丝微弱的火种,似乎比之前凝实了少许。

这种缓慢却切实的“变好”,给了他莫大的鼓舞。

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这只是开始。练气九层到筑基,是一道巨大的鸿沟。他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好的丹药,更安全的环境,以及……可能的筑基机缘。这一切,都离不开海量的灵石。

前路依旧漫长,但方向已然明确。恢复,制符,积累灵石,寻找机缘。

他将三十四张符箓小心收好,目光透过窗户,望向青竹坊那永远喧嚣的天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像一株顽强的野草,正在石缝中艰难地扎根,汲取着每一丝可能的光和水分,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