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独木舟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十余日。期间遭遇过几次小型风浪和低阶海兽骚扰,皆被杨凡以新生的戊土煞罡轻松化解。练气七层的修为,配合质变后的煞罡,令他在外海区域的生存能力大大增强。

这一日,远方海平面上出现了一片连绵的岛屿轮廓,其中最大的一座岛屿上,隐约可见城郭楼阁,舟船往来,颇为繁华。杨凡取出海图对照,确认此地便是碎星群岛内部较为着名的中型坊市岛屿——金澜屿。

金澜屿以出产一种名为“金澜石”的低阶炼器材料闻名,岛上坊市规模不小,商贸相对发达,且有金丹家族坐镇,秩序比海蛇窟、苔原坊之流要好上许多。

对杨凡而言,此地灵气尚可,资源获取相对便利,又远离黑苔岛、流火域等是非之地,正适合他暂时落脚,消化所得,并打探后续所需资源的信息。

他驾驭独木舟靠近主码头。码头上船只林立,人流如织,身着统一服饰的坊市执法弟子往来巡逻,秩序井然。缴纳了五块灵石的入港费后,杨凡踏上金澜屿的土地。

空气中弥漫着海风与各种灵材、丹药混合的复杂气味,街道宽阔整洁,两侧店铺林立,招牌鲜明,修士络绎不绝,修为从练气到筑基不等,甚至能偶尔感受到金丹修士隐晦扫过的强大神识。

这才是真正具备规模的修仙坊市。

杨凡没有急于寻找住处,而是先在坊市内逛了一圈,熟悉环境。他注意到,此地最大的商铺是一家名为“金玉阁”的五层楼阁,气势恢宏,隶属于坐镇此岛的金家。此外,还有专营丹药的“百草堂”、以炼器闻名的“火炼坊”等多家大型店铺,以及众多中小型店铺和散修摆摊的区域,可谓应有尽有。

打听到租赁洞府的地方在坊市东区的“管事房”,杨凡便径直前往。

管事房内负责租赁的是一名练气后期的金家执事,态度不冷不热。

“洞府分甲、乙、丙三等。甲等位于灵脉节点,灵气最佳,月租五百灵石;乙等灵气尚可,月租两百灵石;丙等位于外围,灵气稀薄,仅供遮风避雨,月租五十灵石。”执事递过一枚刻有洞府分布图的玉简。

杨凡神识扫过玉简。甲等洞府数量稀少,且多已被长期租赁。乙等洞府位置尚可,足够他目前使用。他如今身家还算宽裕,便选择了一处位于半山腰、相对僻静的乙等二十三号洞府,支付了两个月租金,共四百灵石。

拿到控制洞府禁制的令牌,杨凡按照地图指引,来到坊市东区一片被淡淡云雾笼罩的山峦前。乙二十三号洞府位于其中一座山峰的中段,入口隐蔽在一丛翠竹之后。

激发令牌,洞府石门无声滑开。内部空间约有十丈见方,有石床、石桌、蒲团等简单家具,最重要的是,此地的灵气浓度远胜外界,虽然比不上云隐洞天,但也足以支撑他日常修炼和制符炼丹之需。洞府内还附带了一个小小的灵兽室和一间配备了地火口的简陋炼器室\/炼丹房。

杨凡对此颇为满意。布下自己携带的预警和隔音阵法后,他终于有了一种暂时安定下来的感觉。

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清点自身资源,规划后续修炼。

他手中现有下品灵石198块,中品灵石317块(相当于三万多下品灵石,是巨款但不敢轻易动用),三块阴冥铁,一块金石妖残躯,一块暗金色怪石,以及石乳、赤焰果、养魂液等零散丹药材料。符箓储备尚可,但需补充一些其他类型的符箓以应对不同情况。法器方面,厚土碑和墨霜剑灵性受损的问题亟待解决,玄龟盾也需要时间温养恢复。

“首要目标,是修复厚土碑和墨霜剑,至少要先稳住其灵性,阻止消散。”杨凡沉吟。养魂液效果太慢,他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或者找到“沉渊重水”。

其次,是继续提升修为。刚突破练气七层,需要稳固,并朝着练气后期巅峰迈进,为遥远的筑基做准备。戊土煞罡的修炼也不能松懈。

最后,是赚取灵石。坐吃山空不可取,他需要一条稳定的灵石来源。制符和炼丹是首选,但需要提升技艺和寻找稳定的材料供应商。

理清思路后,杨凡决定先去“火炼坊”打听一下修复法器的事宜。

火炼坊位于坊市南区,是一座占地颇广、不时传出叮当锻打声的巨大石殿。殿内温度明显高于外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法器胚子和成品。

接待杨凡的是一位满面红光、气息炽烈的筑基初期老者,自称姓胡。

“胡大师,在下想请教,修复灵性受损的法器,贵坊可有良策?”杨凡客气地问道,同时将厚土碑和墨霜剑的基本情况(隐去具体来历和品阶)描述了一番。

胡大师捋了捋赤红的胡须,皱眉道:“灵性受损,最是麻烦。寻常温养,耗时太久。若想快速见效,要么寻到同源的天材地宝融入法器,助其恢复;要么请修为高深的炼器大师,以其本源真火配合特殊法门,强行唤醒、补全灵性。前者可遇不可求,后者代价高昂,非寻常修士能够承受。”

他看了一眼杨凡:“至于你所说的那柄水属性飞剑,材质特殊,受损原因不明,更是棘手。老夫建议,你还是先以养魂液之类之物慢慢温养,再慢慢寻找机缘吧。”

答案与之前并无不同,但胡大师提到“同源天材地宝”和“本源真火”,让杨凡心中微微一动。他的戊土煞罡,算不算一种“同源”力量?只是他现在还无法精细操控到能修复法器灵性的程度。

“多谢大师指点。”杨凡道谢后,又问道:“不知大师可曾听闻过‘沉渊重水’?”

“沉渊重水?”胡大师眼中闪过一丝讶色,“此物可是极其罕见,据说只在那极北的‘寂灭海眼’深处才有可能孕育。其性至阴至寒,重若山岳,对稳固器胚、洗练杂质确有奇效,尤其对土、水属性法器。怎么?你想用此物修复你那方土碑?”

“只是偶然听闻,有此一问。”杨凡不动声色。

胡大师看了他几眼,意味深长地道:“寂灭海眼那地方,可不是练气期能去的。空间裂缝、阴煞风暴、恐怖海兽……就算筑基修士,也是九死一生。年轻人,有些东西,知道就好,莫要好高骛远。”

离开火炼坊,杨凡心中对“寂灭海眼”的危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他并未放弃这个念头,只是将其列为长期目标。

随后,他去了几家药材铺和符材店,采购了一批炼制“黄龙丹”(适合练气后期服用的普通丹药)和绘制“金甲符”(相当于练气后期防御法术的符箓)的材料,花费了近百灵石。

回到乙二十三号洞府,杨凡开始了在金澜屿的潜修生活。

每日,他大部分时间用于打坐修炼,巩固练气七层境界,并凝练戊土煞罡。他发现,借助那块暗金色怪石修炼,煞罡的增长速度似乎能快上一丝,虽然效果远不如直接吸收金石妖核,但胜在持久。

其余时间,他则用于制符和研习炼丹。随着修为提升和神识增强,他绘制金甲符的成功率稳步提高,接近三成。而黄龙丹的炼制,在经过初期的失败后,也逐渐摸到门道,成功率勉强达到一成。虽然依旧亏损,但至少看到了进步的希望。

偶尔,他也会去坊市的茶楼酒肆坐坐,听听南来北往的修士谈论碎星群岛的新闻,希望能听到关于“寂灭海眼”或者“沉渊重水”的只言片语。

时光就在这般充实而平静的修炼中缓缓流逝。杨凡的修为在稳步提升,对煞罡的掌控越发纯熟,符箓和丹药的储备也逐渐增加。虽然距离筑基依旧遥远,资源获取依旧艰难,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在这条布满荆棘的仙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缓慢而坚定地前行着。

艰苦,却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