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荒岛的日子单调而艰苦。杨凡每日重复着打坐、捕食、调息,偶尔尝试以那微薄的戊土真罡温养厚土碑,结果依旧令人失望。符箓材料耗尽,他无法再补充,只能更加珍稀地使用现有库存。地元石胎他不敢再轻易引动,那黯淡的气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这本源的珍贵与有限。

伤势在灵力和时间的双重作用下,缓慢而坚定地好转,灵力也渐渐恢复到了练气五层的水准。但瓶颈感也随之而来——在这灵气稀薄之地,若无外物辅助,想要快速恢复到练气六层以上,难如登天。

这一日,他正于礁石上演练“撼山击”,试图将恢复的那一丝地脉感知更深地融入拳势,忽然心有所感,抬头望向西北方向。只见天际尽头,海天相接之处,隐隐有一片不正常的灰蒙雾气缭绕,即便相隔极远,也能感受到一股若有若无的压抑气息。

“那方向……”杨凡凝神回忆着自己拼凑起的海图,“似乎是‘迷乱海’的边缘?据说那里常年被诡异雾气笼罩,海流复杂,时有空间裂缝隐现,是片凶险之地,但也流传着古修洞府和海墟遗迹的传说。”

海墟,即沉没于海底的古城、宗门遗迹,或是因大战、天灾而陆沉的岛屿。其中往往埋藏着上古修士遗留的宝物、功法,但也伴随着未知的危险和强大的守护禁制、妖兽。

若在以往全盛时期,杨凡未必会轻易涉足这等险地。但此刻,资源匮乏,前路茫茫,这传闻中的凶险之地,反而成了他眼中可能的机遇所在。

“不能贸然前往。”他压下心头的意动,“需得先了解更多信息,做好准备。”

他想起在黑蛇坞时,曾听闻有一个小型的、流动的散修集市,偶尔会在迷乱海外围的一些安全锚地出现,被称为“浮萍市”。那里汇聚了不少敢于冒险、前往迷乱海边缘碰运气的散修,消息也更为灵通。

或许,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

打定主意,他不再犹豫。又花了数日时间,将状态调整到目前能达到的最佳,确保伤势基本无碍,灵力稳定在练气五层巅峰,这才准备动身。

他没有地行舟,也无法长时间御器飞行。所幸,作为土属性修士,他对水流亦有基本的操控之力。他选中一块数人合抱的浮木,以其为基,耗费半日功夫,动用恢复的戊土真罡和微末的水行法术,勉强将其内部掏空部分,塑造出一个简陋的、仅能容一人蜷缩其中的舟形结构,又在外部刻画了几个最基础的加固与引导水流的粗糙符文。

这“独木舟”简陋得可怜,毫无舒适与防御可言,速度也快不了,但胜在隐蔽,消耗灵力极少,且能与海水较好地融为一体,不易被神识探查。

准备妥当,他将所有家当收入储物戒,深吸一口气,驾驭着这寒酸的独木舟,离开待了十余日的荒岛,向着西北方向,那片灰蒙的海域驶去。

海上的行程枯燥而漫长。他不敢全力催动,大部分时间任由独木舟随波逐流,自己则抓紧时间在舟内打坐,同时分出部分心神警惕四周。偶尔遇到低阶海兽,能避则避,实在避不开,便以腐骨刺或火弹符迅速解决,绝不恋战。

数日后,他逐渐靠近了迷乱海外围。空气中的灵气变得紊乱起来,时而浓郁,时而稀薄,偶尔还能感受到一丝丝微弱的空间波动。海水的颜色也变得更加深邃,时而能看到一些奇形怪状、散发着微光的深海鱼类跃出水面。

这一日,他根据海图和感应,终于找到了一处据说“浮萍市”可能出现的锚地——一座如同弯月般的环形小岛的内湾。岛屿不大,植被稀少,环形结构使得内湾风浪较小。

当他驾驭独木舟小心翼翼驶入内湾时,发现这里已然停泊了数十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简陋的木筏、小舟,也有稍具规模的帆船,甚至还有几艘看起来颇具特色的法器舟船。岸上搭建着一些临时的帐篷和棚屋,修士们三三两两聚集,或交易物品,或低声交谈,气氛显得压抑而警惕。

这就是浮萍市,散修们在危险地带边缘挣扎求存的缩影。

杨凡将独木舟停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收敛气息至练气四层,混入了人群中。他目光扫过,这里的修士修为参差不齐,但多以练气中期为主,练气后期寥寥无几,个个面带风霜,眼神锐利,显然都是常在刀尖上行走之辈。

他没有急于打探消息,而是先在一个售卖各种杂货的摊位前驻足。摊主是个缺了只耳朵的干瘦老者,修为在练气五层。

“道友,需要点什么?我这有迷乱海的特产‘雾隐石’,炼制隐匿法器的好材料,还有刚到的‘避瘴丹’,进入雾气区域必备……”老者热情地推销着。

杨凡拿起一块灰扑扑、表面似乎笼罩着一层薄雾的石头看了看,又放下。“雾隐石怎么卖?”

“三十灵石一块,童叟无欺!”

杨凡摇摇头,这价格虚高。他转而问道:“掌柜的,最近迷乱海可有什么新鲜事?或者,有没有关于海墟比较靠谱点的消息?”

老者闻言,嘿嘿一笑,露出满口黄牙:“消息嘛,自然是有。不过……”他搓了搓手指。

杨凡会意,取出一块下品灵石递过去。

老者接过灵石,掂量了一下,压低声音道:“新鲜事倒有一桩。听说前阵子,有人在‘鬼哭礁’附近,看到了一片巨大的海底投影,疑似是某处上古宗门的遗迹轮廓,引得好几波人前去探查了。”

鬼哭礁?杨凡记下这个名字,那是在迷乱海较深处的一片危险礁石区。

“结果呢?”

“结果?”老者嗤笑一声,“还能有什么结果?去的人不少,回来的却没几个。听说那地方邪门得很,不仅有强大的禁制残余,还有‘蚀魂鬼水’出没,练气后期进去都够呛。不过嘛……”他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也有人传言,有人在边缘地带捡到了几块古老的炼器碎片,上面符文玄奥,疑似古宝残片,卖了个好价钱。”

风险与机遇并存。杨凡心中了然,又问道:“除了鬼哭礁,还有其他可能存在的海墟线索吗?或者,最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人在这一带活动?”

老者想了想,道:“其他线索都是些捕风捉影,做不得准。特别的人嘛……前几日倒是有几个穿着打扮不像散修的人来过,气息不弱,领头的是个练气八层的女修,打听的也是海墟的消息,具体是哪一方势力就不清楚了。”

练气八层的女修?杨凡心中微动,但信息太少,无法判断。

又花了点灵石,在不同摊位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一番,得到的信息大同小异。鬼哭礁疑似出现海墟投影是最近最热门的消息,但风险极大。其他关于海墟的传闻则真假难辨。至于冯家、流云商会或者黑煞团的动向,在这里并未听到,似乎他们的触角尚未延伸至此等混乱边缘之地。

这让他稍稍安心。

打探完消息,他开始留意集市上出售的物品。他需要一些特定的东西:一是更详细、更准确的迷乱海海图,尤其是标注了已知危险区域和可能安全航路的;二是可能用于修复厚土碑的材料信息,哪怕只是线索;三是如果可能,补充一些制符材料,毕竟他手中的符箓虽经过补充,品质却太低。

详细海图很快在一个专卖海图和信息玉简的摊位上找到,花费了五十下品灵石,比他之前买的简陋海图详细了数倍,不仅标注了鬼哭礁等已知险地,还有一些前辈修士探索出的相对安全路线,以及几个已知的小型资源点。

修复厚土碑的材料却一无所获。问了几家摊位,要么根本没听说过“戊土精粹”或“地脉石乳”,要么就是摇头表示此等宝物绝非这等小集市能出现。

至于制符材料,这里的价格比黑蛇坞还要高昂,而且品质同样低劣。杨凡权衡再三,最终还是用剩下的几块下品灵石,购买了一小罐品质稍好一点的通用灵墨和十张勉强能用的低阶符纸。这是他最后的流动资金了。

正当他准备离开集市,考虑下一步行动时,目光无意间扫过集市边缘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蹲着一个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鱼腥和海藻腐败气味的年轻修士,修为只有练气三层。他面前没有摊位,只是用一块脏兮兮的破布铺在地上,上面零零散摆放着几块颜色暗淡的珊瑚、几枚奇形怪状的贝壳,还有……半块沾满淤泥、看不清本来面目的黑色残片。

那残片只有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通体漆黑,表面似乎刻有极其模糊的纹路,但被淤泥覆盖,难以辨认。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丝毫灵气波动,如同普通的顽石。

然而,就在杨凡目光掠过那残片的瞬间,他贴身处那枚一直冰凉的黑色玉佩,竟毫无征兆地传来一丝极其微弱、却清晰无比的灼热感!

这感觉一闪而逝,却让杨凡心头剧震!

这黑色玉佩,自从得到以来,除了汲取戊土本源时会变得冰凉,从未有过其他反应。此刻,它竟对这看似普通的黑色残片产生了感应?

杨凡脚步一顿,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面色平静地走了过去,蹲下身,状似随意地拿起那半块黑色残片。

入手沉重,冰凉,与寻常铁石无异。他暗中运转一丝微不可察的戊土真罡渡入其中,却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神识探查,也被那层厚厚的淤泥和其本身材质阻挡,感知不到任何异常。

但刚才玉佩那瞬间的灼热,绝非错觉!

“这东西怎么卖?”杨凡掂量着残片,沙哑着嗓子问那年轻修士。

那年轻修士抬起头,露出一张被海风和烈日侵蚀得粗糙的脸,眼神有些麻木,见杨凡问价,连忙道:“前辈,这……这是我在一处暗礁底下捡到的,看着挺沉,说不定是什么好东西……您,您给五块灵石就行!”

五块下品灵石,对于一件毫无灵气波动的“废铁”而言,简直是天价。周围的修士闻言,都投来鄙夷或看笑话的目光。

杨凡却没有还价,直接取出五块下品灵石递过去。“我要了。”

年轻修士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对方如此爽快,连忙接过灵石,生怕杨凡反悔。

杨凡将黑色残片收入储物戒,不再停留,转身便向自己的独木舟走去。他能感觉到,在他收起残片的瞬间,贴身的玉佩再次恢复了往常的冰凉,再无异常。

这残片,定然与这玉佩有关!

鬼哭礁的海墟投影或许风险太大,但这意外获得的黑色残片,却可能是一条意想不到的线索。或许,不必急于深入险地,可以先从这残片入手?

他回到独木舟上,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决定在这浮萍市再停留一两日,一方面再打探一下关于各种海墟遗迹中可能出现的物品特征,另一方面,也想看看是否还有类似的黑袍人或者那练气八层女修的消息。

机遇,往往隐藏在不经意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