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殿内,油灯的火苗轻轻摇曳,在粗糙的石壁上投下温暖而安宁的光影。草药的清苦气息与淡淡的檀香混合,驱散了残留的血腥,营造出一种劫后余生的静谧。
林凡盘膝坐在兽皮垫上,双目微阖,呼吸悠长而平稳。他不再急于运转功法冲击伤势,而是将心神彻底沉静下来,如同老僧入定,细细体会着身体的每一分变化。
“赤阳回元汤”的药力如同一股温润的暖流,持续不断地滋养着他近乎干涸的经脉。这股药力阳和醇厚,与烈阳部落族人血脉中那股灼热的火灵之气同源,对于驱散体内残留的阴寒煞气有着极好的效果。他能感觉到,药力所过之处,那些因幽冥煞气侵蚀而变得晦涩、僵硬的经脉,正一点点恢复着往日的柔韧与通透。
更让他惊喜的是,他体内那原本黯淡无光、近乎停滞的混沌气旋,在这股温和的外力刺激下,竟自发地开始了极其缓慢的旋转。如同冬眠后苏醒的巨兽,带着一丝慵懒,却又蕴含着磅礴的生机。混沌之气并未主动去吞噬药力,而是以一种更加玄妙的方式,引导着药力更均匀、更深入地渗透到经脉的细微损伤之处,同时将药力中过于灼热的部分悄然中和,使其效果达到最佳。
这种“引导”与“调和”,并非刻意为之,更像是混沌之气本身“包容”与“平衡”特性的一种自然体现。
“原来如此……”林凡心中升起一丝明悟。过去他催动混沌之气,更多是霸道地吞噬、炼化,以求快速提升或对敌。而此刻,在身体极度虚弱、无法强行运功的情况下,他反而体会到了混沌之气另一种更加本质的运用——滋养与调和。
它不争不抢,如同大地承载万物,春雨润物无声。在这种状态下,伤势的恢复速度,虽然不如全力运功时迅猛,却更加扎实、彻底,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隐患。甚至,他感觉到自己对混沌之气的掌控,在这种静心体悟下,变得更加细腻入微。
时间在寂静中缓缓流淌。不知过了多久,当“赤阳回元汤”的药力被完全吸收,林凡缓缓睁开了双眼。眸中神光虽然依旧内敛,却少了几分虚弱,多了几分沉静与深邃。左臂伤口的剧痛减轻了大半,体内灵力也恢复了少许,最重要的是,那种油尽灯枯的虚弱感已然消失。
他轻轻活动了一下手腕,目光落在混沌五色手镯上。经历此番恶战,尤其是最后关头手镯自主激发护主,他与这神秘至宝之间的联系似乎更加紧密了。五色气流缓缓流转,尤其是“赤”色与“玄”色,显得格外活跃,仿佛在回应着他的注视。
“林师弟,感觉如何?”妙音法师温和的声音从一旁传来。她不知何时已结束调息,气色好了许多,虽未完全恢复,但佛光已重新变得温润祥和。
“多谢师姐挂念,伤势已稳定,恢复了些许元气。”林凡恭敬回道,心中对妙音数次舍身相救充满感激。
妙音微微颔首,眼中带着赞许:“师弟福缘深厚,根基扎实,此番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更难得的是,经此一役,师弟对自身之‘道’,似乎又有精进。”
林凡心中一动,知道妙音眼光毒辣,看出了自己方才的体悟。他坦诚道:“师姐明鉴。此前对敌,多仗混沌之气霸道。此番静养,方初窥其‘持中守一,滋养万物’的另一面皮毛。”
“善。”妙音双手合十,面露慈悲之色,“混沌之道,包罗万象,而非一味强横。刚不可久,柔不能守,刚柔并济,方是长久之道。师弟能于此劫中有所悟,实乃大善。”
二人正交谈间,石殿厚重的木门被轻轻推开,阿莱族长在阿石和阿炎的搀扶下,缓步走了进来。族长脸色依旧苍白,气息虚弱,但眼神却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智慧,只是深处藏着一抹难以化开的悲恸。
“恩公,圣僧!”阿莱族长挣脱搀扶,便要躬身行礼。
林凡和妙音连忙起身虚扶。“族长重伤未愈,切莫多礼!”
阿莱族长直起身,目光扫过林凡和妙音,老泪再次盈眶,声音沙哑却充满真挚:“二位对我烈阳部落恩同再造!若非二位力挽狂澜,我族早已万劫不复!此恩此德,烈阳部落永世不忘!请受老朽一拜!”说着,他带领着阿石阿炎及身后的几位长老,郑重地行了一个部落最崇高的大礼。
林凡和妙音肃然还礼。
礼毕,众人重新落座。阿莱族长叹了口气,沉痛道:“此次劫难,我族损失惨重,三十七位勇士罹难,百余人重伤……皆是因我无能,未能守护好圣山,引来了幽冥殿这群豺狼!”
“族长切勿自责。”林凡安慰道,“幽冥殿处心积虑,阴谋深远,非一族一地可抗。当务之急,是安抚族人,重建家园,并商议应对之策。”
“恩公所言极是。”阿莱族长点点头,神色凝重起来,“经此一役,圣山封印已然松动,那‘天狐镇魂玉’也已现世。幽冥殿虽暂退,但绝不会罢休。暖阳谷……恐怕已非久留之地。”
他看向林凡和妙音,眼中带着期盼与决然:“老朽有个不情之请。恩公与圣僧乃人中龙凤,见识远非我辈能及。不知对我族未来之路,可有指点?我烈阳部落上下,愿听从二位安排!”
此言一出,石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凡和妙音身上。部落的未来,寄托在了这两位外来者身上。
林凡与妙音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这不仅是一个请求,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