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清笑着道了声谢,扶着楼梯扶手慢慢上楼。卧室门一关,顺手把窗帘拉上,屋里顿时暗了下来。她先踢掉鞋子,整个人陷进床里,长长吐了口气。针灸时精神高度紧绷,此刻放松下来,才觉得后颈一片酸硬。她抬手揉了揉。

容婶放完水回来,发现文清已经熟睡,帮她盖好被子,又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留一条缝透气。随后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再醒来时,窗外斜阳西照,墙上挂钟指向四点。文清揉了揉眼睛,听见楼下隐约传来孩子的笑闹,应该是文昌和文谦回来了。她披了件外套下楼,果然见两个小家伙正围着赵婉仪讲赵家和小哥哥的趣事,手里还举着糖葫芦。

赵婉仪抬头瞧见她,笑着招手:“睡足了?康家那边怎么样?”

文清走过去,接过文昌递来的糖葫芦,咬下一颗山楂,酸甜入口,才道:“第一步算是很顺利,人已经醒了。”

赵婉仪点点头,伸手替她理了理鬓发:“醒了就好,你也别太累。容婶说,你今天累坏了。”

文清笑着应下。

吃完晚饭,文清被文书淮叫去书房,文书淮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件文件夹递给文清。

“周航的小儿子的确不是周航的亲生儿子,而是周航妻子出轨萧亦轩后所生的孩子。”

文清接过文件夹的手一顿,指节微微收紧,抬眸看向爷爷:“消息可靠?”

文书淮:“我的人查到萧亦轩和周航的妻子庄舒婷之前定过亲,在举办婚礼前一个月,萧家得罪过人,庄家害怕受牵连,就退了和萧家的婚事。”

文清翻开文件夹,最上面是一张翻拍的老照片。年轻稚气的萧亦轩与庄舒婷并肩站在照相馆布景前,女孩手腕上戴着一串相思子手串,男孩袖口别着订婚用的银质袖扣。照片背面写着日期:一九五零年四月,离原定的婚礼只差二十八天。

再往下,是萧家当年被匿名举报“与特务来往密切”的调查报告副本;庄父写给萧父的退亲信,措辞客套却决绝;还有庄舒婷一九五五年春天的产检记录,妊娠十二周,配偶姓名栏赫然空着。

“庄舒婷嫁给周航,是退亲后第三个月的事。周航小儿子是一九五六年五月出生,按怀孕十个月来算,庄舒婷应该是一九五五年八月怀上的,我的人调查出,1958年七八月份周航在西北执行任务,9月中旬才回来的。”

文清抬眸:“爷爷把这些告诉我,是想让我……”

“不,我不让你插手。”文书淮截断她的话,语气罕见地严厉,“这是周家的家务事,你虽然是周家的外孙女,但毕竟不姓周。这不只是周家的颜面,更是京市军区的颜面。若由你揭破,周家与萧家、庄家势必撕破脸,甚至牵连到我们文家和白家。”

文清有一些糊涂了:“爷爷怎么还牵扯到白家?”

五长老白老素来与三长老走得近,而三长老一直和爷爷政见不和,关系不睦。

文书淮抬手用力捏了捏眉心:“白家外孙女慕怀柔的丈夫是萧亦轩同父异母的大哥萧亦辰。”

老爷子顿了顿,目光沉沉地看着文清“到时候,三长老再在旁边煽风点火,白家为了保慕怀柔,必然把萧家推出来挡枪;萧家一倒,周航一定会和庄舒婷离婚,一但庄舒婷狗急跳墙,反咬周航“早已知情”,周家瞬间成笑柄。”

“更糟的是,”老爷子压低嗓音,“三长老一直想往军区常委安插他的人,你外公虽然已经退休,但你大舅还在关键位置上;一旦周家因丑闻乱了阵脚,三长老就能以‘家风不正、不堪重任’为由,逼周系人马让位,再把他的亲信扶上去。到时候,常委空出来的可不止一个席位,我们文家、白家、三长老三方平衡就会被打破。”

文书淮说完,书房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文清垂眸看着手里的文件夹,指尖在照片边缘轻轻摩挲,像是在衡量一块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

她明白爷爷的意思,这不是一张照片、一份产检记录的事,而是一张足以掀翻京市军区表面平静的骨牌。

文书淮没有给文清太多的思考时间,开口说起另一件事:“我调查萧家时,发现康峻受伤,居然有萧家的手笔。”

文清猛地抬头,眸色骤冷:“康峻?萧家?”

“确切地说,是萧亦轩。”文书淮把另一份薄薄的档案推到她面前,“这是康峻出事时一周的行踪记录。他是奉命护送一位武器专家回京,路线是机密。可萧亦轩却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火车上。”

文清听到护送武器专家时,皱了皱眉头:“说起来我在回京的火车上也遇见刺杀了,刺杀对象也是一位武器专家。”

文书淮目光一沉,声音压得极低:“你是说,你回京那趟列车上,也有人要对武器专家动手?”

“是。”文清指尖收紧,脊背不自觉绷直,“当时我那间软卧包厢,遇到两拨人冒充乘客,目标都是那位老专家。那位专家当时身受重伤,还是我救治的。”

老爷子缓缓靠回椅背,指节在桌面轻敲,节奏急促:“两位武器专家,两条线进京,护送路线都是绝密的。”

“可这两条线都差点出事。”文清低声接话,眼底寒光闪动,“爷爷,我怀疑……”

“内鬼。”文书淮替她吐出这两个字,嗓音冷得像淬了冰,“而且级别不低,不然不能同时摸到两条绝密护送路线。”

书房里空气瞬间凝固。

老爷子起身,背着手在窗前踱了两步,猛地收住脚:“萧亦轩或者说整个萧家都是棋子。他背后,还有人。”

他抬眼望向窗外夜色,目光如刀:“有人在下一盘大棋,所有人都是棋子,包括我们文家。”

文清这时想起另外一件事:“今天中午我看到冯子阳和萧亦轩他们一块吃饭。”

文书淮听完文清的话,回到办公桌,从办公桌上拿起一张纸,写下周家、康家、文家、冯家、白家、三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