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 > 第275章 尘埃落定思前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持续了数个时辰的震天杀声与喧嚣,终于渐渐平息下来。会稽山以北的广袤区域,硝烟未散,血迹斑斑,宣告着一场决定性战役的落幕。山越四十万主力的脊梁已被彻底打断,残余的抵抗零星而无力,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然结束,剩下的,便是更为繁琐但也至关重要的清扫战场、收拢溃兵与统计战果。

朱明站在高台上,最后望了一眼那片狼藉却已尽在掌握的战场,对身旁的老帅波才郑重说道:“波帅,此处战场便全权交予你了。尽快收拢降兵,清点我军伤亡,妥善救治伤员,阵亡将士的遗体也需好生收敛。一应后续事宜,由你统筹决断。”

波才抱拳肃容:“主公放心,老夫定将此事料理妥当,必不使我军儿郎寒心,亦不让降卒再生事端。”

朱明点头,又对周瑜和徐庶道:“公瑾,元直,你二人协助波帅,处理文书、统计及协调各部等事宜。”

“瑜(庶)领命。”周瑜与徐庶齐声应道。

安排妥当,朱明便转向一旁的陆康,脸上露出了轻松而客套的笑容:“陆府君,此地血气太重,不宜久留。不如随我回后方大营稍作歇息?我已命人备下清茶,你我也好细说那俘虏交接之事。”

陆康自然从善如流,拱手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朱侯爷,请!”

当下,朱明便只带了郭嘉,与陆康及其几名核心将领一同离开了这前线高台,返回位于大军后方的中军大营。

途中,陆康看着沿途井然有序、虽经大战却依旧士气高昂的朱明军士卒,以及那些被看管起来、垂头丧气却数量庞大的山越俘虏,不由得再次感叹:“朱侯爷,今日观此一战,方知何为强军风范!麾下将领勇不可挡,士卒用命,如臂使指。后生可畏,当真后生可畏啊!”他这话语中,七分是真心实意的赞叹,三分则是难以掩饰的羡慕与一丝隐忧。

朱明谦逊一笑:“府君过誉了,皆是将士用命,朱明不过因人成事罢了。”

然而,陆康的内心,却远不如他表面这般平静。周异那老家伙,竟然真的如此决绝,将整个家族的未来,连同他那个被誉为“江淮之杰”的儿子周瑜,都押在了这个年纪轻轻的朱明身上!这份眼光,这份魄力,由不得陆康不深思。

他陆康此生,最大的愿望无非两个:其一,是带领江东陆氏在这乱世中不仅得以存续,更要变得更加辉煌强大;其二,便是要打破地域的桎梏,带领陆家真正踏入兖州、豫州、司隶这些天下的核心区域!在他,以及许多有志于天下的江东士族眼中,偏安江东,终究是“化外之地”,算不得真正的顶级门阀。他们这些所谓的“江东世家”,在那些盘踞中枢数百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北方高门眼中,譬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乃至范阳卢氏、清河崔氏、颍川荀陈之流,恐怕与乡下土财主无异,连平等对话的资格都欠奉。

他陆康蹉跎半生,官至太守,看似一方大员,却深知这几乎已是他们这类江东士族在旧有秩序下所能达到的顶峰。若无惊天变局,他终其一生,恐怕也只能在这太守任上打转,休想再染指朝廷中枢的九卿高位,更遑论三公了。

“既然旧路已绝,攀附现有的朝廷中枢难如登天……那么,换一条路,辅佐一位新的‘帝王’,从头开始,搏一个从龙之功,是否可行?”这个念头,如同野草般在陆康心中疯长。朱明今日展现出的实力、潜力,以及他身边聚集的这群年轻而恐怖的文武班底,无疑让这个选项的诱惑力急剧增加。

风险巨大,但收益,或许也同样惊人!

是继续观望,固守庐江,等待天下大势进一步明朗?还是效仿周异,果断下注,将陆家的未来与这个看似潜力无限的朱明捆绑在一起?

陆康内心天人交战,犹豫不决。这绝非小事,关乎一族之兴衰存亡。他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迟迟难以决断。

“罢了,”他心中暗叹一声,“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仓促决定。周异那老狐狸既然敢下如此重注,必有他的道理。不如……先去拜访他一番,听听他到底是如何看待这朱明,以及这天下未来的走势。或许,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启发,助我下定决心。”

心中有了初步计较,陆康脸上的表情也舒缓了许多,开始与朱明、郭嘉谈论起一些风土人情、经史典籍,气氛倒也融洽。

而在他们身后那片广阔的战场上,波才正以老练的手腕指挥着一切。各部将领依令行事,收降的收降,打扫战场的打扫战场,统计的统计,救治的救治。虽然忙碌,却秩序井然,展现出一支强军在胜利后依然保持着的严谨与高效。周瑜与徐庶穿梭其间,协助波才处理着各类文书和协调工作,确保这庞大的胜利果实能够被顺利、完整地收割。

战争的尘埃渐渐落定,但新的博弈与抉择,却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