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我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 > 第170章 “园丁”的剪刀,与“蛊王”的祭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0章 “园丁”的剪刀,与“蛊王”的祭坛

“苍白之火”的影像,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深深烙印在了“曙光之城”每一位高层成员的心中。

那场无声的、绝对的“删除”,比任何声势浩大的战争都更具威慑力。它赤裸裸地向所有幸存者展示了一个冰冷的事实:在这个“管理者”制定的游戏中,玩家,永远没有跟游戏管理员讨价还价的资格。

“曙光学院”那座位于地底深处的、宁静而古典的图书馆里,气氛却格外凝重。微黄的灯光照亮了一排排直抵穹顶的巨大书架,空气中弥漫着古老纸张与知识的芬芳。但此刻,没有人有心情去品味这份宁静。

全息屏幕上,那段关于“斯拉夫战熊”覆灭的卫星录像,已经反复播放了数十遍。每一次观看,都带来更深的寒意与更多的困惑。

“我还是无法理解。”帕克那粗犷的声音,此刻也充满了压抑不住的烦躁。他一拳砸在自己大腿上,“那个狗屁‘管理者’,它到底想干什么?”

“一方面,它投放‘沙海蠕君’这样的世界首领,用巨额的奖励,引诱我们去击杀它。这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另一方面,它又警告我们不许破坏‘生态链’,对‘斯拉夫战熊’这种过度开采的行为,处以‘极刑’。”

“它既鼓励我们互相猎杀,鼓励我们争夺积分,但又不允许我们动摇它定下的‘生态平衡’。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帕克的话,说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陆一鸣、伊丽丝、影子,这些“曙光之城”最顶尖的头脑,此刻都眉头紧锁。

“管理者”的行为逻辑,就像一个精神分裂的程序员,写出了一套充满了冲突与bUG的程序。它看似在维护某种秩序,但其行为本身,却又在不断地制造着混乱与死亡。

“不,也许……这并不矛盾。”

一个温和而又充满了智慧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米淑琴教授。这位末世前便是享誉国际的历史学与社会学泰斗,此刻正静静地坐在一张古朴的橡木桌后。她的面前,没有全息屏幕,只有一本摊开的、极其古老的羊皮卷手抄本。那上面,用古老的颜料,描绘着一幅幅关于“神明培育英雄,并降下试炼”的神话图景。

她缓缓地抬起头,那双仿佛能洞悉世事变迁的眼眸,在柔和的灯光下,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这其中的矛盾,或许只是因为,我们站错了观察的角度。”她微笑着说道,“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将自己视为‘主角’,将‘管理者’视为敌人。但如果我们跳出这个身份,尝试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或许就能理解它的逻辑了。”

“关于‘管理者’的目的,结合它近来一系列的行为,我这里有两个推测。”

米淑琴伸出了一根手指。

“**推测一:‘宇宙园丁’论。**”

“我们可以将‘管理者’,想象成一个拥有着一座巨大花园的‘园丁’。而地球,就是它的花园,或者说,是它的一个‘实验田’。它向这座花园里,投放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种子’,比如那些来自异维度的生物,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

“它设定各种规则,比如‘进化信标’,比如‘狩猎场’,这就好比它在调整花园里的‘气候’、‘土壤’与‘光照’。它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观察,在这样的环境下,究竟能长出什么样的‘花朵’。也就是,能诞生出怎样强大的个体,或者怎样独特的文明。”

米淑琴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击在众人的心坎上。这个比喻,新奇而又贴切。

“在这个理论下,‘管理者’的行为就很好解释了。它鼓励我们竞争,猎杀异兽,甚至是彼此争斗,这就像园丁在‘间苗’,淘汰掉那些弱小的、不健康的幼苗,以便让更强壮的植株,获得更多的养分与阳光。这是为了筛选出‘优良品种’。”

“但同时,它又严厉禁止‘斯拉夫战熊’那种生态灭绝级别的行为。因为那无异于一个租客,为了多种几棵菜,就把房东整个花园的土壤都用剧毒给污染了。园丁不希望它这座实验花园的‘土壤’,也就是世界本身,因为某些植株的野蛮生长而彻底坏死、板结。所以,它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剪刀,将这些具有毁灭性的‘害草’,连根拔起。”

“在这个假说里,我们,以及所有的异维度生物,都只是它花园里被观察、被修剪、被培育的对象。我们的生死,我们的文明,在它眼中,或许都只是一组组有趣的实验数据。”

图书馆里一片死寂。

“园丁”与“花朵”。这个比喻,剥去了所有温情脉脉的面纱,只剩下一种被安排、被审视的冰冷与无力。

米淑琴没有停下,她竖起了第二根手指,而她的脸色,也随之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推测二:‘蛊皿养蛊’论。**”

“这个推测,比上一个,要更加黑暗,也更加残酷。”

她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们也可以将地球,看作一个被封死的、巨大的‘蛊皿’。在古老的巫术中,人们将成百上千种毒虫放在一个器皿中,让它们互相撕咬、吞噬,最后能活下来的那一只,汇聚了所有死者的毒性与生命力,便被称为‘蛊王’。”

“在这个推测里,我们人类,以及那些被投放到地球上的所有异维度生物,就是被‘管理者’亲手扔进这个蛊皿里的‘毒虫’。”

“它制定规则,颁布任务,投放奖励,所有的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逼迫我们以最高效的方式,互相厮杀,互相吞噬,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化、变强。它不在乎这个过程中死了多少‘毒虫’,死掉百分之九十九,甚至更多,它都毫不在意。”

“它想要的,只是最后活下来的那一个。那一个最强大的、最狡猾的、最能适应它所有规则的、从血与火的尸山中爬出来的最终胜利者——**‘蛊王’**。”

这一次,连帕克的呼吸都停滞了。如果说“园丁论”让人感到无力,那这“养蛊论”,则让人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与绝望。

“在这个理论下,‘沙海蠕君’希杜尔那样的‘基石物种’,又算什么?”伊丽丝艰难地开口问道。

“是维持‘蛊皿’环境稳定的工具。”米淑琴给出了一个冰冷的答案,“就像养蛊的人,为了不让所有毒虫都渴死或饿死,会定期向器皿里投放一些水和食物一样。‘基石物种’,就是‘管理者’投放的、用来维持蛊皿基本生态循环的‘工具’。当工具被我们这些‘毒虫’提前弄坏了,影响了整个养蛊的环境,‘园丁’,或者说‘养蛊人’,自然会感到不高兴,自然会出手惩罚。”

图书馆的穹顶上,柔和的灯光仿佛也变得冰冷起来。

两个推测,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却指向了同一个绝望的内核:人类,从未是这场灾难的主角。他们只是???(实验品),只是棋子,只是被圈养的牲畜。

“无论是哪一种……”米淑琴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陆一鸣的身上。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期许。

“陆一鸣,你,以及你所领导的‘曙光之城’,都表现得太‘特殊’了。”

“特别是你的‘基因熔炉’,它的出现,已经不是在‘适应’规则,而是在‘创造’规则。你的成长速度,你所展现出的潜力,都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花朵’或‘毒虫’应有的范畴。”

“这恐怕,已经引起了那位‘园丁’的特别关注。”

“它或许会因为欣赏,而对你这株奇花,浇灌更多的‘水’与‘养料’,让你成长得更快。”

米淑琴的声音微微一顿,一丝深深的忧虑浮现在她的眼底。

“也可能……它会因为你这棵‘异类’的生长,开始脱离它的控制,而提前……举起手中的那把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