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光年低语 > 第58章 量子计算机解构人类基因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章 量子计算机解构人类基因组

------

“方舟之心”的量子计算核心,通常被称为“深渊”,运行时的声音并非人们想象中风扇的狂啸,而是一种近乎绝对零度下的极致寂静,间或被液氦循环系统极细微的嘶嘶声打破。此刻,这片寂静正被前所未有的数据风暴所充斥。

艾莉丝站在环形控制台的中央,周围是层层叠起的光幕,流淌着并非二进制代码,而是以四进制量子比特(qubit)形式呈现的、如同沸腾星河般的遗传信息流。她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每一次敲击都牵引着亿万量级的并行计算。她的脸色有些苍白,长时间维持高强度脑机接口连接,让她的太阳穴微微跳动,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紧盯着主光幕上那正在被飞速构建、不断扭曲变幻的三维双螺旋结构——那是经过量子算法无数次叠加态计算与退相干筛选后,趋于稳定的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动态模型。

“加载最后一批端粒区域测序数据,”艾莉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并非因为疲惫,而是源于一种即将揭开终极奥秘的敬畏与悸动,“启动纠错编码,屏蔽环境退相干干扰。量子比特阵列,全功率运行!”

这是“普罗米修斯计划”启动以来的第七十三小时。该计划旨在利用“方舟之心”超越经典计算机亿万倍的计算能力,彻底解构人类基因组的深层秘密,不仅仅是那百分之二的编码区,更包括曾被斥为“垃圾dNA”的、占绝大部分的非编码区域。林海对深空信号中元信息的破译,暗示了这些区域可能隐藏着生命应对极端环境、甚至潜在宇宙辐射及未知病原体的关键信息,这对于即将面临深空未知风险的人类文明至关重要。

光幕上,那庞大的双螺旋结构再次剧烈波动,无数原本黯淡的区域被瞬间点亮,如同宇宙诞生之初的星云被注入能量。复杂的立体拓扑结构、非编码RNA的调控网络、表观遗传标记的分布规律……海量信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速度被解析、建模。

“艾莉丝博士,”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声音激动得有些变调,“我们……我们好像触及到了那些‘沉默’的逆转录病毒残留序列,它们……它们并非完全沉默!在特定的量子态模拟环境下,它们显示出被‘唤醒’的潜在可能,其编码的某些蛋白片段……具有难以理解的结构稳定性,甚至能……能轻微影响局部空间的量子涨落?”

艾莉丝瞳孔微缩。这已经超出了传统生物学的范畴,涉足了量子生物学的前沿,甚至……更神秘的领域。

就在此时,主光幕的一角,一个异常数据流突然弹出警报。并非计算错误,而是一个位于第12号染色体非编码区的、极其古老的基因片段,在量子计算的模拟环境中,表现出一种奇特的“共振”现象。它的能量状态,与“方舟之心”核心处理某个特定类型的混沌数学问题时产生的能谱,出现了难以解释的同步起伏。

“标记该序列,代号‘回声’,”艾莉丝迅速下令,心跳莫名加速,“调取林海教授上次传送过来的、来自奥尔特云信号的背景辐射频谱分析数据,进行交叉比对。”

控制室内一片寂静,只有数据流淌的细微嗡鸣。当两条看似毫不相关的曲线被叠加在同一个坐标轴上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存在高度吻合的共振峰!

“这……这不可能……”另一名资深生物信息学家喃喃道,“一个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可能传承自数百万年前的古老片段,竟然……竟然与来自太阳系边缘、可能源自未知文明的深空信号,存在某种……某种能量层面的共鸣?”

艾莉丝感到一阵眩晕。这发现太过骇人。它意味着什么?是人类祖先曾与地外文明接触留下的烙印?还是生命本身的起源,就与宇宙深层的某种规律或“信息场”息息相关?亦或是……某种更宏大、更令人不安的设计?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深入分析‘回声’序列,尝试在量子层面模拟其可能的功能。启动最高级别加密,该发现暂列为‘普罗米修斯-绝密’级,未经许可,不得对外泄露分毫。”

然而,秘密在广寒宫这座透明的穹顶下,总是难以持久。尤其是在雷将军的“拔根”行动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

“铁幕”安全中心的监控室内,一名负责筛查异常数据流动的技术员,注意到了“方舟之心”计算资源向生物信息学部门的异常倾斜,以及随之激增的、标记为最高加密等级的数据输出。虽然无法破解内容,但这种资源调配模式和保密级别,本身就意味着不寻常。

这份异常报告被迅速呈递到雷震面前。他刚刚结束了对资源部官员张澈的初步“关注”部署,正为“拔根”行动缺乏决定性突破口而焦躁。这份来自“方舟之心”的报告,立刻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

“基因组解构?最高加密?”雷震盯着报告,手指习惯性地敲击着桌面。在月球独立思潮暗流涌动的敏感时期,任何高度保密且可能产生颠覆性成果的研究,都可能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他想到了《星尘宣言》中关于“月球人身份独特性”的模糊表述。如果……如果这项研究真的发现了人类基因组中存在某种“地域性”或“群体性”的显着差异,甚至证明月球环境导致了某种“基因进化”,那无疑会为独立运动提供极其危险的“科学依据”。

“必须掌握这项研究的核心内容。”雷震下定决心。他不能允许任何超出掌控的、可能被用作分裂借口的信息流传出去。

他召来了负责技术渗透的负责人。“针对‘普罗米修斯计划’数据流,启用‘暗影’协议。我需要知道他们在基因里到底发现了什么。”

“将军,‘方舟之心’的量子加密级别极高,尤其是艾莉丝博士亲自部署的神经算法加密,强行破解可能会触发系统反制……”

“那就从外围入手!”雷震打断道,“参与项目的研究员,他们的个人终端、通讯记录、甚至他们在食堂的闲聊!艾莉丝博士那里的压力,我来施加。”

几乎同时,陈锋也收到了“方舟之心”计算资源异常使用的报告。与雷震的警惕不同,他看到的更多是机遇。

“解构基因组……寻找深空环境适应性钥匙……”陈锋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看着萨米尔刚刚送来的、关于月壤微生物对辐射表现出异常耐受性的初步报告,若有所思。如果“普罗米修斯计划”真能发现增强人类抗辐射能力、或在低重力环境下维持骨骼健康的基因秘密,无论是通过基因疗法、药物设计还是筛选标准,都将极大提升月球基地的长期生存能力,减少对地球医疗支持的依赖。这对他推动月球自主性的努力,将是巨大的助力。

但他也清楚雷震的担忧。任何关于“人”本身的研究,都牵动着最敏感的神经。他必须确保这项研究的方向,是服务于整体人类文明的生存,而非任何形式的种族或地域优越论。

陈锋接通了艾莉丝的加密通讯。

“艾莉丝博士,我了解到‘普罗米修斯计划’取得了显着进展。”陈锋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基地的未来,或许正系于你们对生命密码的解读。请务必谨慎,确保研究数据的安全和……应用的普适性。”

艾莉丝听出了陈锋的弦外之音。她看着光幕上那依然在与深空信号频谱隐隐共鸣的“回声”序列,感到肩上的压力又沉重了几分。“我明白,陈总工。我们在探索的,是生命的底层逻辑,它应该属于全体人类。”

结束通讯后,艾莉丝重新将注意力投向那浩瀚的基因星海。量子计算机的解构能力,正在将她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她开始尝试模拟更极端的条件——高强度辐射、未知宇宙粒子流、甚至模拟林海理论中提及的特定时空弯曲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在一次次量子叠加与坍缩中,更多的“沉默”区域被激活,展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潜力。一些序列似乎编码着修复极端dNA损伤的潜在机制;另一些则可能与细胞在近乎绝对零度下的休眠与复苏有关;甚至有一些古老的基因开关,在模拟的“异星”重力环境下,呈现出表达倾向……

这些发现任何一项公之于众,都足以引发生物学界的地震。但那个与深空信号共鸣的“回声”序列,依然是最深的谜团。它像一个幽灵,徘徊在人类遗传密码的最深处,沉默地注视着,或者……等待着什么。

艾莉丝不知道,在她沉浸于量子世界与基因奥秘的同时,雷将军的“暗影”已经悄无声息地渗透进项目的外围数据网络,试图撬开这潘多拉魔盒的一角。而陈锋,则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潜在的基因技术突破,纳入他规划中的月球长远发展蓝图。

量子计算机对人类基因组的解构,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剖开了生命最核心的密码,却也同时划开了广寒宫内部关于未来、身份与控制权的又一道深深裂痕。科技的曙光,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照见了“人”本身的奥秘,但这光芒之下,是希望之路,还是深渊之径,无人能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