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光年低语 > 第1章 地球同步轨道的焊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那来自深空的、冰冷的1.618hz回响,如同宇宙学意义上的丧钟,其余韵并未随时间消散,反而更深地渗入了广寒宫基地的每一寸钢铁骨架和每一个人的神经末梢。星尘的低语不再是理论上的恐惧,它化作了内部叛徒手中那枚诡异的发生器,化作了量子核心监控屏上那抹顽固脉动的猩红,化作了艾莉丝意识深处无法磨灭的、关于“测试”与“容器”的冰冷碎片。

陈锋“钢铁脊梁”的命令,并非一句鼓舞士气的口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需要即刻用行动和牺牲来填充的契约。基地迅速而沉默地转变了形态。“铁幕”协议不再是临时状态,而是成为了新的常态。权限被进一步收紧,监控无处不在,内部通讯中多了几分谨慎和保留。一种战时堡垒的肃杀气氛,取代了往日开拓前沿那种混合着危险与兴奋的探索感。

然而,生存与发展,是刻在基因里的命令,不会因恐惧而止步。尤其是当地月物资大动脉被马库斯的袭击暂时切断后,恢复运输、并使其变得更加坚韧,就成了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月球基地无法长期承受孤立。

焦点,再次汇聚到那条连接天地的纤细脐带——“天梯一号”上。地球同步轨道,距离地表三万六千公里的虚空。这里,是“天梯”的锚点,也是其最脆弱的中枢神经节点。同步轨道站“望舒”如同一个精致的、不断缓慢自旋的金属纺锤,悬浮在永恒的黑夜与绝对零度的背景之中。其外部,延伸出如同神经网络般复杂的对接港口、能源接收阵列、以及维护通道。

此刻,最核心、也是最危险的修复工作正在这里进行。电磁弹射轨道的部分关键承力结构在袭击产生的剧烈扭振中出现了微小的、却足以致命的疲劳裂纹和形变。必须进行舱外焊接作业。

赵岩,叶薇在K-7区勘探时的副手,那位经验丰富的老兵,此刻正包裹在厚重的“堡垒”型舱外作业服中,如同一个笨拙的钢铁巨人,被机械臂固定在“望舒”站外壁的作业平台上。他的面前,是那条被撕裂的、边缘狰狞的合金梁结构,其断裂面在头盔灯照射下,反射着冰冷的、新金属的光泽。

真空不传声,但他的整个世界却充斥着另一种噪音:生命维持系统沉闷的循环声、自己粗重的呼吸声、以及透过骨骼传导而来的、等离子焊枪发出的持续而尖锐的嘶鸣——一种被极度压抑后、更显狂暴的能量释放之声。

焊枪喷口喷出幽蓝色的、温度高达数万度的等离子弧光,如同一柄闪耀的光剑,精准地舔舐着断裂的金属边缘。瞬间,金属熔化、汽化,又在冰冷的真空中急速凝固,形成新的、蜿蜒的焊缝。每一次电弧的亮起,都会在赵岩的面罩上投下跳动闪烁的蓝光,映亮他紧抿的嘴唇和专注到极致的眼神。

作业指令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冷静而简洁:“赵岩,b7焊点完成。移动至c4区,注意残余应力,控制热输入,避免基材二次损伤。”

“收到。”赵岩的回答短促而沙哑。他操控着微型姿态调整推进器,笨重却稳定地移动到下一个作业点。每一次移动,都需要对抗微重力环境下惯性带来的飘忽感,每一次焊接,都需要对抗等离子弧本身产生的微弱却持续的反冲力。他的面罩内部已经结了一层细密的冰霜,又被除雾系统瞬间消除,周而复始。汗水从额角渗出,沿着皮肤滑落,带来冰冷的痒意,他却连抬手擦一下都做不到。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考验,更是意志的煎熬。他的视野之外,是深邃无垠、吞噬一切光的宇宙深渊。没有大气层的庇护,星辰不再闪烁,而是像无数冰冷的、充满敌意的眼睛,漠然地注视着这微不足道的人类造物和其上更微不足道的修补工。孤独感和渺小感如同实质的压力,挤压着他的胸腔。他甚至能感觉到宇宙射线穿透层层防护,带来的那种细微却持续的、仿佛被无形之针刺探的错觉。

“辐射水平持续黄色警戒。赵岩,你的累积剂量接近安全阈值,是否需要轮换?”频道里传来监控员的询问。

“不用。我能搞定。”赵岩毫不犹豫地回答,将焊枪再次对准裂缝。他知道基地人手紧张,尤其是拥有复杂舱外作业经验的人。每一次轮换都意味着时间损失和风险增加。他必须顶住。

焊花(实际上是飞溅的金属熔滴和离子体)在真空中无声地飞溅、凝固,如同微型流星雨,一部分吸附在他的防护服上,增添着斑驳的痕迹。他的面罩左上角,一个小分屏显示着来自月球的加密信息流——关于“破壁”小组的初步进展(林海和艾莉丝正在疯狂解析那个“多维地址”)、关于萨米尔实验室的重建和更严格安全协议的制定、以及…雷天宇安保部门对基地内部进行的、更加不留情面的忠诚度复审通报。

内忧外患。他在这绝对的寂静和孤独中,却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那个遥远基地里紧绷的神经和无声的硝烟。

突然! 啪! 一声极其轻微、却通过固体传导清晰传入他耳中的脆响! 紧接着,他感到固定身体的机械臂传来一阵不正常的高频震颤!

“报告!右侧固定锚点III号液压杆爆裂!失去百分之四十抓力!”他立刻冷静报告,同时身体因为失去部分约束而开始缓慢旋转。

“稳住!姿态调整推进器,反向输出!补偿平衡!”地面指挥的声音瞬间拔高。

赵岩立刻操作。但祸不单行,几乎在同一时间,他手中那支高负荷运转了数小时的等离子焊枪,也因某个精密调节阀的金属疲劳而突然失控!喷出的等离子弧光瞬间变得不稳定,亮度陡增,如同一条发狂的蓝色电蛇,猛地向外甩动!

“焊枪失控!”赵岩试图关闭能源,但失控的弧光已经扫向旁边一组至关重要的、包裹着超导线的数据光缆束!

滋——! 刺眼的电火花爆闪!即使是在真空中,也能看到那组光缆外部护套瞬间被高温熔蚀、碳化!内部纤细的光纤和超导线路暴露出来,在残余电流作用下发出短暂的、致命的蓝光,随即彻底暗淡下去。

“该死!”地面指挥传来一声压抑的咒骂。数据光缆被毁,意味着同步轨道站部分关键传感器和数据传输将中断!

就在这混乱的瞬间,赵岩在努力控制自身旋转和躲避失控焊枪时,头盔的辅助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异常、转瞬即逝的信号波动——来自远方深空背景辐射的方向,其频率特征…与他出发前简报中被重点强调、要求高度警惕的某个模式(1.618hz的某种谐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它微弱到几乎被设备噪声淹没,却像一根冰冷的针,刺了他一下。

是错觉?还是…

“赵岩!优先确保自身安全!放弃焊枪!机械臂全力回收!”命令传来。

没有时间深思。赵岩果断切断了焊枪的能源供应,那失控的蓝色电蛇瞬间消失。他依靠单侧机械臂和姿态推进器,艰难地稳定住身体,被缓缓拉回安全港。

作业平台上,只留下那处尚未完全焊合的裂缝、被损毁的光缆束、以及漂浮在附近的、已经报废的焊枪残骸。无声的失败,如同一个冰冷的注脚,镌刻在这宏伟的工程之上。

同步轨道的焊火熄灭了。 带来的不是坚固的连接,而是新的损伤和一个令人不安的、无法证实的深空信号疑云。

维修舱内,赵岩脱下厚重的防护服,疲惫地靠在舱壁上,接过同伴递来的营养液。他的手指因为长时间紧握工具而微微颤抖。

通讯频道里传来陈锋的声音,没有责备,只有沉重的平静:“情况已知。人没事就好。损伤评估报告发我。准备进行第二套维修方案。”

赵岩抬起头,透过舷窗,望向外面那颗美丽的、蓝白相间的星球。修复“天梯”的道路,比想象中更加艰难。不仅有意料之中的技术极限和太空环境的残酷,还有来自内部的暗箭,以及…那来自深空、仿佛无处不在的冰冷窥伺。

地球同步轨道的这次挫败,如同一个缩影,预示着第二卷《钢铁脊梁》的道路,注定将由无数的困难、牺牲和未解的谜团铺就。人类的脊梁,能否在这多重压力下真正挺直,直至深空,依然是一个需要用鲜血、汗水与智慧去回答的问题。

焊火虽熄,但更深远的锻造,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