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种田成帝,我在西域建天庭 > 第794章 选拔结束定人选,济世堂初具规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94章 选拔结束定人选,济世堂初具规模

尘土在驿道上翻卷,那人影终于停在赛场外。他背着药箱,衣角撕裂,脸上沾着干泥,喘得像是跑了上百里路。

李文望着他,没有立刻回应。赤奴站在一旁,手按在腰侧,目光扫过人群。不少落选者还未散去,有人低声议论:“比试都完了才来,算哪门子规矩?”

“补试一道。”李文开口,声音不高不低,“以‘腐根渗毒’为题,口述救治与预防之法。”

陈十三抹了把脸,点了点头。他没多问,直接说道:“上游烂草堆埋了雷公藤,雨水冲刷后毒素入水脉。当务之急是断源,挖出残根焚烧;其次设引流渠,避免积水滞留;再者,在各村打深井,分饮洁净水源。若已有中毒者,可用山碱草煎汤送服,辅以艾灸逼毒。”

监考老医官互看一眼,其中一人微微颔首。赤奴低声对李文说:“和他在水池边说的差不多,条理更清。”

李文不再犹豫,转身对身后文书道:“取空白卷来,记下答案。”

片刻后,文书点头确认无误。李文拿起朱笔,在名册边缘写下“陈十三”三字,圈了一圈。

人群安静了些,但仍有人不服气。一个年长郎中上前一步:“三轮比试,人人如此,为何他可例外?”

李文没看他,只将名册合上,抬眼扫过全场。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说,“你们之中,有人认得出鬼面兰与幻心藤的区别,却看不出毒从何来;有人能开方治病,却不知病根在水土。而这个人——”他指向陈十三,“他还没进堂,就已经查出了南疆最危险的隐患。”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济世堂要的不是只会背书的人,是要能在灾祸未起时就把它掐灭的人。”

那郎中张了张嘴,终究没再说话。

李文不再多言,命人取出最终名单。四十六名通过初试者中,经复核与面谈,留下二十一人进入候选;再从中选出九位,正式录用。

柳氏也在其中。她一直站在角落,抱着药囊,听到名字时只是轻轻点头,没有多余反应。

李文当众宣读录用标准:“医术为基,仁心为本,创新为用。”

他特意提到柳氏用药籽推演配伍之法,称其“善察自然之变,通药性于无形”;又讲到陈十三自制试纸检测毒素,赞其“务实重效,不拘成法”。

“有些人觉得,医者必须穿长袍、挂药葫芦,说话慢条斯理才算正统。”李文看着众人,“可我见过饿极的人啃树皮,也见过中毒的孩子在地上抽搐。那时候,没人管你是谁,只看你能不能救。”

他话音落下,不少人低头不语。

名单定下后,真正的难题才开始。

九人站成一排,彼此陌生。有两人曾是竞争对手,眼神交汇时仍带着防备。一名老医官皱眉道:“柳姑娘年纪轻,又是女子,让她负责药材辨识,怕压不住阵。”

另一人附和:“陈十三连正规医塾都没进过,让他勘察疫病,万一判断失误,岂非误事?”

质疑声渐起。

李文没反驳,也没解释。他抬手召来三名植物精灵。它们身形微小,通体泛着淡青色光晕,飞至半空后缓缓盘旋。

精灵依次落在柳氏、陈十三和那位资深老医头顶,轻轻鸣叫一声,洒下细碎光点。光点如雨落下,映照出三人身体内部的景象——柳氏经脉清晰,药气流转绵长,显是常年亲尝百草所致;陈十三双手布满旧伤,指尖有明显毒素沉积痕迹,显然是多次以身试毒所留;而那老医官体内虽元气尚存,但几处经络已现淤堵,显是久坐少动、疏于实践。

全场寂静。

那些质疑的人不再开口。

李文收回精灵,淡淡道:“你们信不过他们,是因为不了解。但从今往后,他们做的事,会比你们说得每一句话都有分量。”

他转身走向临时搭建的沙盘台,上面已标出济世堂初步布局。

“现在,分派职责。”

他指向柳氏:“你主理药材档案。南疆毒草杂多,过往记录残缺。你要做的,是把每一种药性、毒性、生长环境都记清楚,编成《南疆毒草图谱》。日后新进医者,第一课就是学这个。”

柳氏接过一块刻有“辨药使”三字的木牌,低头看了看,收入怀中。

接着是陈十三。

“你擅长查毒源,也懂预防。”李文说,“今后南疆各村若有异常病症,第一个通知你。你要走遍每一处水源、田地、村落,找出隐患,提前预警。职位暂定‘侦毒使’。”

陈十三接过木牌,手指摩挲了一下“侦毒使”三个字,什么也没说,转身走向水池边,蹲下查看自己泡在水里的试纸。

其余七人依专长分配:三人入内科,两人管外伤,一人负责小儿病症,最后一人统筹药材晾晒与储存。

“后勤调度由赤奴暂管。”李文补充,“所需物资列单上报,不得拖延。”

赤奴应了一声,接过名单,开始安排守夜轮值,确保明日运来的药材与建材安全。

天色渐暗,夕阳落在未立柱的主殿基座上。李文站在那里,手中握着名册,看着新人们各自领取任务离去。

柳氏抱着一包药籽回到棚屋,借着余光开始整理分类。她从布袋里取出一枚黑色种子,放在掌心看了很久,又对照纸上画的轮廓,一笔一划描摹起来。

陈十三仍在水池边。他收起试纸,从药囊里拿出一块粗布,蘸水擦拭纸面。然后翻开随身携带的小册子,写下一行字:“水质好转,但上游土壤仍带余毒,需持续监测。”

李文走下基座,路过一处堆放建材的空地。几名工匠正在清点明日要用的梁木与瓦片。他停下脚步,伸手摸了摸一根横梁的切口。

木材干燥,纹理紧密。

他点点头,正要离开,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回头一看,是陈十三。

“还有一件事。”陈十三站在两步之外,手里拿着那张试纸,“我刚才又试了一次。下游水样颜色变了。”

李文皱眉:“变什么颜色?”

“黄中带灰。”

“说明什么?”

“说明有人往水里加了新的东西。”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天下午。”

李文盯着他。

陈十三把试纸递过来。

纸面上,一道模糊的痕迹正缓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