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种田成帝,我在西域建天庭 > 第185章 火药战术再升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晶石碎裂的声响还在耳边,李文已经转身走向火药工坊。他没再看那使者一眼,也没下令追击或驱逐。那人站在通道边缘,像一块锈死的铁桩,最终被校场风沙卷来的尘土掩去轮廓。

工坊里,火药匠人正围着一堆黑灰粉末争论。一名老匠人用铜勺舀起一点,在掌心搓了搓,摇头:“燃速还是慢,打不穿三层铁甲。”

另一人指着桌上的图纸:“按你说的加了硫磺和硝石,比例也调了七回,可爆力就是上不去。秘银粉混不匀,全沉在底下。”

李文走到炉边,伸手摸了摸烧得发烫的坩埚外壁。他没说话,只让工匠把运输船残骸里的爆震记录仪抬出来。那是个扁平的金属匣,表面布满细密刻痕,内部嵌着几枚碎裂的晶片。

“打开它。”

工匠用小锤轻敲接缝,取出一片晶片。云姬不在,没人能感知空间波动,但李文不需要。他让阿史那取来一株桃树精灵,将晶片贴在根部。精灵的茎干微微震颤,叶片边缘泛起一层极淡的红光。

“它记得爆炸的节奏。”李文说,“把这频率记下来。”

老匠人凑近看,发现红光闪烁的间隔极短,且每次强度都在递增。“这不是一次爆,是层层推的。”

“对。”李文点头,“异界的武器不是靠猛炸,是让能量一波接一波撞上去。我们以前的火药,炸完就散了。”

他让工匠重新配药,按记录仪里的节奏分层装填:底层硝石多,起火快;中层加星辰液,提升燃速;顶层压秘银粉,封口用蜂蜡加固。

第一次试爆在校场东侧的沙坑。弹丸用铁壳包着,点火后轰然炸开,但威力集中在正上方,下方的铁板只被掀翻,没穿透。

“方向太死。”赤奴走过来,踢了踢铁板,“要是匈奴人从侧面冲,这玩意只能炸天。”

李文蹲下,看弹坑。泥土被掀得高,但四周几乎没有溅痕,秘银碎片大多卡在壳体残片里。

“能量没散开。”他说。

他让阿史那带一株藤蔓精灵来。藤蔓在沙地上自然伸展,分出五条主枝,每条又生出细藤,交织成网。李文盯着看了片刻,让人取来铁皮,照着藤网的结构打成中空球壳,内壁刻出放射状沟槽。

“这次,让炸力顺着槽走。”

新弹装好,推入试爆坑。点火后,轰声比之前沉,但震感更强。沙尘扬起后,工匠扒开坑底,从铁板背面抽出一片秘银碎片——它穿透了十层叠甲,末端还带着铁屑。

“穿了!”老匠人喊,“十层都破了!”

赤奴大笑,一把抓起那片碎片,在掌心划了道:“匈奴的重骑,胸口甲不过五层。这东西打出去,他们连人带马都得筛成渣。”

他转身就要下令:“立刻造一百枚!我要带它上阵,把呼衍枭的老窝炸成平地。”

李文却没动。

他走到坑边,蹲下,手指抹过沙地。那里有几道浅痕,是碎片斜飞时划出的。他顺着痕迹往前推,发现最远的一道,竟延伸到校场边缘的木栅栏——那里通常站着观训的轻骑兵。

“射界太宽。”他说。

赤奴愣住:“你说啥?”

“它不长眼睛。”李文站起身,“炸开后碎片往四面飞,十层铁板能穿,可要是己方骑兵离得近呢?三丈内,连盾都挡不住。”

赤奴张了张嘴,想反驳,但没出声。他想起上次火药阵误伤己方的事——那一次,三个新兵被气浪掀翻,一个再没醒。

“你是说……太狠了?”

“不是狠。”李文摇头,“是控制不住。战场上,骑兵冲锋、步阵推进,人挤人,要是这东西一炸,死的不全是敌人。”

他下令:“暂停量产。”

工匠们面面相觑。老匠人忍不住问:“那……不打了?”

“打。”李文说,“但得改。”

他让工匠在弹体底部加装一段陶管,内填缓燃药,外面刻上刻度。点火后,陶管先烧,烧到指定位置才引爆炸药。这样一来,投弹的人能自己定炸的时间。

“比如,扔出去三息后炸,就能算好落地位置。”

接着,他又让在弹壳一侧加厚铁壁,另一侧削薄。试验时,薄的一侧先裂,碎片主要朝一个方向喷射。

“这就叫定向。”他说,“你想炸哪边,就让薄口对准哪边。”

赤奴看得眼睛发亮:“那不就能专打敌阵?”

“对。”李文点头,“但还得加一道保险。我要求,所有碎片弹必须配双引信——一个定时,一个拉发。拉发的连着绳子,要是扔出去发现不对,能当场拽断引信,不让它炸。”

老匠人皱眉:“这么复杂,战时哪来得及?”

“复杂是为了少死人。”李文看着他,“你儿子在火药队,你愿意他死在自己人炸的弹下吗?”

老匠人闭了嘴。

当天下午,李文召集火药部队所有队长和工坊主匠,在校场立了三块铁牌,上面写着:

**一、精准——定向爆破,只击敌阵;**

**二、可控——延时引信,随时中止;**

**三、最小附损——不伤俘,不误己,不毁降卒之路。**

“火药不是用来杀人的。”他说,“是用来结束战争的。谁要拿它当屠刀,我就先砍了他的手。”

赤奴站在一旁,没再说话。他盯着那三块铁牌,忽然想起天山脚下,李文用一株桃树精灵救活整个羌族粮仓的那天。那时他以为这人只是会种地的书生,后来才明白,这人连杀人都要讲规矩。

测试结束后的第三天,李文在工坊外见到了呼衍铁。

“听说你在做新火器。”呼衍铁说,“我能看看吗?”

李文点头,带他去了校场。一枚刚做好的碎片弹放在沙坑边,外壳刻着蜂窝纹,底部连着陶管,侧面有厚薄之分。

呼衍铁蹲下,仔细看,手指摸过引信槽。他忽然问:“要是敌人抢到这东西呢?”

“陶管里的药是特制的。”李文说,“烧速只有我们掌握。外人拆开,要么早炸,要么哑火。”

呼衍铁点头,又问:“那……万一己方溃退,来不及拽引信呢?”

李文从腰间取下一块小铁牌,上面有个卡扣。“每个投弹手都要配这个。绳子一头系引信,一头卡在铁牌上。只要人跑起来,绳子被拉直,卡扣就会自动断开,引信失效。”

呼衍铁沉默片刻,终于说:“你不是在造武器。”

“嗯?”

“你是在造……刹车。”

李文没笑,也没否认。他让工匠做最后一次测试。这次,他们在弹体周围摆了十具草人,其中三个穿着玉门守军的制式皮甲。

点火后,轰声响起,沙尘散去。检查结果:薄口方向的五个草人全被穿透,背面铁板留下深坑;厚口一侧的两个草人只被气浪掀倒,无碎片伤;穿皮甲的三人中,一人肩部擦伤,其余毫发无损。

“达标。”李文说。

他正要下令记录数据,赤奴忽然从外面冲进来,手里攥着一张战报。

“斥候刚送来的!”他声音发紧,“北线三座哨塔同时起火,烟柱冲天。探子说,是匈奴残部在试新阵——用牛车围成圈,车上堆干草和油罐,点着了往关墙冲!”

李文接过战报,扫了一眼。火势描述、风向、敌军动向,全都清楚。

他抬头,问:“现在校场还有多少成品弹?”

“二十枚。”

“全装上定向引信,薄口朝下。”

“你要炸牛车阵?”

“不。”李文摇头,“我要炸他们的胆。”

他转身走向校场中央的投石机,手指敲了敲支架。

“把弹装在抛石兜里,角度调低,射程压到两百步。等牛车点火冲锋时,第一枚打在他们阵前十步炸开——不用伤人,只要让碎片飞到他们脸上。”

赤奴明白了:“让他们知道,我们连火都敢炸。”

李文点头。

他让工匠把剩下的弹全部加上延时卡扣,又亲自检查了每一根引信的刻度。

傍晚,校场空了。

最后一枚碎片弹静静躺在石台上,外壳泛着冷铁光,陶管里的缓燃药已经装好,只等明日点火。

李文伸手,轻轻抚过弹体上的蜂窝纹。

他的手指在引信卡扣处停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