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F1之飞驰人生 > 第186章 邀请聚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今天不参赛吗?” 圣彼得堡街道赛排位赛结束后,我们刚从赛车里出来,丹妮拉就问道。

显然,机场赛道是佛罗里达中部的 “潮流”,就连这条街道赛道,其最长直道和发车直道都建在一座市政机场的区域内。

这么看来,赛百灵赛道的测试确实在多方面帮我做了准备:同样颠簸的路面、沉重的车身、更费力的转向,还有赛场上紧咬不放的竞争节奏。

言归正传,这次排位赛我最终排在第十四位,先把车手们常用的那些借口放一边,这个成绩确实不算理想。

而排在我正前方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居然是罗伯特?德尚,他显然是想把全球所有开轮式赛车赛事都参个遍。

排在我后面的,则是丹妮拉?皮耶里本人;里约?安德雷蒂排在第十八位,田中春树则在第十九位。

单看我们这四辆车的成绩,很容易得出 “安德雷蒂格林车队在圣彼得堡街道赛上就是没速度” 的结论。

毕竟我已经是队友里成绩最好的了。但…… 事情并非全貌。

因为我们的队友阿方索?瓦格纳驾驶的 29 号伊泰帕瓦本田赛车,一路冲到了第三位。

阿方索确实是位优秀的车手,在印地赛车领域经验丰富,但仅凭这点,根本无法解释他为何能比成绩第二好的队友(也就是我)高出十一个名次。

排位赛结束后,我心里憋着股火,换完衣服就想找车队好好理论几句。

可没想到,丹妮拉却在更衣室里跟我闲聊起来,打断了我的思绪。

“不参赛,标致只参加那些顶级赛事。今天赛道上只有讴歌和 Lola赛车的车队在跑。” 我一边回答,一边把卡巴斯基实验室的赛车服换成牛仔裤、黑色匡威鞋和一件黑色队服 polo 衫,头上还戴了顶必备的黑白配色棒球帽,帽檐正面印着薄荷绿与红色的卡巴斯基实验室 logo。

丹妮拉问的是美国勒芒系列赛(ALmS)的情况。

当时印地赛车排位赛刚结束,美国勒芒系列赛的车队已经开始预热赛车、准备比赛了。

和 F1 不同:F1 车队的专属车库就紧挨着维修区,而印地赛车的维修区更侧重 “实用”,车库都设在围场方向而非维修区旁。

这意味着,辅助赛事(这次是美国勒芒系列赛)的车队和我们在同一区域,所以我能听到原型车里讴歌 V8 引擎启动的声音。

“那你今晚打算干什么?” 丹妮拉又问。

她已经换好了衣服,穿着黑蓝配色的摩托罗拉 polo 衫。这位个子稍矮的车手明明可以直接离开,却还在更衣室里等着。

“不知道。可能在这儿忙完,就回公寓休息,大概会给女朋友打个电话吧。怎么了?” 我回答道。

话一出口,我心里瞬间掠过一丝恐慌,害怕自己就这么轻易地把这件事说漏了嘴。

但很快,我又放松下来。

毕竟,就算美国这边的小报没报道过,他们也肯定听说了我被威廉姆斯车队放弃的原因。

我的恋情向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说到底,我现在在这里,而不是代表威廉姆斯参加马来西亚大奖赛,本身就相当于坐实了这件事。

不过,我的这点恐慌似乎根本没必要。

因为当我转过身面对丹妮拉时,她脸上没有丝毫异样,连眼都没眨一下。

是因为她和其他人一样早就知道了,还是因为她根本不在意?

我没法确定,但仔细想想,其实也不重要。如果这件事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相处,那它就无关紧要;就算她真的介意,我也不需要她的认可。

“我是想问问你要不要一起做点什么。” 丹妮拉解释道,“你到美国差不多一个月了,好像也没怎么出去逛逛。我想着或许可以带你四处看看,让你感受下我们国家有什么好玩的。”

这么看来,她是想和我交朋友。

我提醒自己,没必要对她抱有敌意 —— 她不是我的威胁。而且她也明确说过,自己主要擅长椭圆形赛道,而且显然对印地赛车的生活很满足。

这不是什么竞争对手的阴谋,只是一位队友想表达友好,她之前就公开支持过我,还在赛百灵印地赛车测试时让我用她的房车洗澡。

现在,她又主动提出带我逛逛这个我至少要待上几周的国家。

“坦帕有什么可玩的?” 我问道。

在圣彼得堡,或是更广义的坦帕湾地区,我还没发现任何能让我觉得 “这里不只是个普通美国城市” 的地方。

当然,我也算不上 “专家”—— 我来这儿才没多久,而且就像丹妮拉说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待在公寓,就是在东边内陆的赛百灵赛道。

“首先,车队每次赛前都会去一个地方聚餐,算是为比赛做准备。我觉得你或许会想一起去。” 丹妮拉说道,向我发出了加入安德雷蒂格林车队 “临时传统” 的邀请。

我是个外国人,算是个 “局外人”,而且本来也只是临时加入车队参赛,所以一开始我并不确定自己能融入多少。

但至少丹妮拉愿意把我当成普通队友对待,这让我心里舒服了些。

“我需要穿得正式点吗?” 我问道。

身上这件印满赞助商标志的队服,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去 “好好吃一顿” 的装扮。

“不用,那儿一半的人都是刚从赛道过来的。我们这伙人本来就不是穿西装、连衣裙的类型。”

我本来想反驳,说印地赛车也有不少正式场合和仪式流程,但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因为说到底,这里的氛围确实很像几十年前的欧洲初级赛事,或是 F1 还没被 “精英化” 包装前的样子:相对简陋的车库、翻越护栏的维修团队,还有对观众更开放的观赛体验。

当然,印地赛车也有盛装出席的大型活动,但总体来说,这个赛事绝不会让人觉得 “奢华” 或 “精英化”。

很多团队成员要是去那种需要预约的高档餐厅,恐怕都会觉得不自在。

我还注意到,因为印地赛车更重,驾驶需要更强的肌肉力量,车手的饮食也不像 F1 那样严格到苛刻。

所以赛前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在这儿完全可行。

我不是说印地赛车车手吃得邋遢,只是他们不会为了减轻体重、争取千分之一秒的优势,让所有身高超过一米八的车手在整个比赛周末几乎处于 “禁食” 状态。

总之,最后我还是被这位意裔美国深棕发车手拉去参加了这场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