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F1之飞驰人生 > 第128章 英国大奖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本田车队正在双重进站,准备换全雨胎,你要进站吗?” 马尔梅迪通过无线电问道。

话音刚落,我在贝科茨弯就遭遇了一次 “tank slapper”(车尾剧烈摆动),只能拼命救车才避免了打滑。

虽然成功稳住了赛车,但这也影响了我在查佩尔弯的出弯速度,进入机库直道后,我只能把赛车保持在赛道中间,试图挡住身后的丰田车手特里波利,可最终还是没能成功 —— 他在斯托维弯完成超越,夺走了我的位置。

“要!进站,快进站!我们需要全雨胎!” 我对着无线电几乎是喊了出来,同时稳住赛车进入维尔弯。

我顺利通过减速弯,尽管雨势很大,还是在克拉布弯成功给油,沿着法姆直道第一段短暂调整了一下。驶过阿比弯时,我因 “aquaplaning”(水滑现象)走线过深,超出了预期,但还是及时救车,把赛车控制在白线之内,过弯后进入法姆直道第二段。

又一次短暂调整后,我在进入布里奇弯时大幅收油 —— 幅度可能比预想中还大 —— 眼看着特里波利在我前方越走越远,但在当前赛车状态下,这样做是必要的。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我继续驶过普里奥里弯、布鲁克兰兹弯和拉夫菲尔德弯,最终把赛车开到右侧,驶入维修区,随后通过伍德科特弯。

在维修区限速范围内,我终于松了口气 —— 我知道出站后,自己会换上适合当前条件的轮胎,接下来的比赛至少能轻松些(在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雨战中,“轻松” 也只是相对而言)。

我换上全雨胎,在第三十八圈刚开始时出站。

在遥远的前方,迈凯伦哈里森也已进站换胎,而法拉利这边哈马莱宁在同一圈发生了一次无大碍的打滑。

很快我发现,哈里森和第二位的哈特曼都换上了新的半雨胎 —— 他们车队的雷达显示雨势会减弱(我们的雷达数据并不完全支持这一点),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策略是否正确。

但第三十九圈时,哈马莱宁连续两圈打滑,而本田车手鲁道夫?贡萨尔维斯则在赛道上势如破竹,单圈速度比其他所有人快了九秒。

鲁道夫先后超越迈凯伦卡萨莱宁和雷诺的阿尔瓦雷斯,升至第四位 —— 看来这套轮胎的选择肯定是对的,或许我们的策略终究没错。

比赛进入最后二十圈时,又一场意外发生:我的队友汤米?科斯基宁追尾了法比安?施密特德丰田赛车,前翼受损,不得不再次进站,彻底退出了积分争夺。

倒霉的不止这一辆蓝白涂装的赛车(威廉姆斯):宝马索伯的彼得?卡明斯基也发生了打滑,赛车陷进碎石堆 —— 与几周前他在加拿大站的精彩表现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雨势在减弱,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当我收到蓝旗(示意让车),在法姆直道给哈里森让圈时,马尔梅迪问道。

这位美国车手此刻正以绝对优势领跑,每一圈都在拉大与第二位哈特曼的差距。

唯一可能对他构成威胁的是鲁道夫?贡萨尔维斯,但这位巴西车手还需要追赶很长一段距离 —— 而且我们猜测,他之所以速度飞快,可能是因为燃油负载低,需要尽早进站补油。

“赛道还是全湿的,这套轮胎目前用着没问题。” 我回复道,对全雨胎的表现很满意。

鲁道夫?贡萨尔维斯显然也有同感:不管是否需要再次进站,这位老将都在全力冲刺 —— 他超越宝马索伯车手哈特曼后,立刻拉开了差距。

在比赛还剩十多圈时鲁道夫进站前,他已领先这位德国宝马索伯车手二十秒。

尽管进站后他丢掉了第二位,但这样的表现依旧极具统治力 —— 如果本田能稳定发挥出这样的速度,我们未来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赛道其他区域,卡萨莱宁和阿尔瓦雷斯正在争夺第四位,而法拉利车手恩里克?德?马泰奥在伍德科特弯又一次打滑。

这位巴西车手在马格尼库斯赛道(同样是雨战)后登上了积分榜榜首,但今天?

今天他在雨战中的表现糟透了。

或许是在复刻比赛开局的场景:先是韦弗打滑,接着是德?马泰奥打滑;而在马泰奥这次打滑后不久,马丁?韦弗也再次打滑。

更戏剧性的是,尤里?卡萨莱宁在下一圈也发生了打滑,这让雷诺车手费利佩?阿尔瓦雷斯升至第四位,法拉利车手马蒂?哈马莱宁升至第五位。这位年轻的芬兰车手虽然顺利救车,但对自己在一个弯道内丢掉两个位置感到十分不满,立刻开始全力追赶,试图夺回失地。

而哈马莱宁则很高兴能在比赛最后几圈重新回到争冠行列。

很快,马蒂?哈马莱宁驾驶法拉利赛车又超越阿尔瓦雷斯,升至第四位;尤里?卡萨莱宁则把 “痛苦” 转移给了这位西班牙车手 —— 他超越了阿尔瓦雷斯,来到第五位。

在这一连串变故中,卡萨莱宁一开始丢了两个位置,而雷诺车手阿尔瓦雷斯则在最后丢了两个位置。

赛道其他地方,法拉利另一车手恩里克?德?马泰奥第五次打滑;安东尼?哈里森冲过终点线,以六十八秒的巨大优势夺得英国大奖赛冠军;而我则以不显眼的第八名完赛,全程都在用之前换上的全雨胎。

有趣的是,随着赛道逐渐变干,全雨胎的胎面磨损严重,几乎快变成光胎(干地胎)了。

2008 年英国大奖赛积分赛果如下:

1.安东尼?哈里森(美国)——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10 分

2.维克多?哈特曼(德国)—— 宝马索伯车队,8 分

3.鲁道夫?贡萨尔维斯(巴西)—— 本田车队,6 分

4.马蒂亚斯?哈马莱宁(芬兰)—— 法拉利车队,5 分

5.尤里?卡萨莱宁(芬兰)—— 迈凯伦 - 梅赛德斯车队,4 分

6.费利佩?阿尔瓦雷斯(西班牙)—— 雷诺车队,3 分

7.伊万?特里波利(意大利)—— 丰田车队,2 分

8.张骋(中国)—— 威廉姆斯 - 丰田车队,1 分

这场比赛几乎像上世纪 60 年代的经典战役:冠军领先超过一分钟,仅有三辆赛车在领先圈完赛。

尽管遭遇诸多不顺,汤米?科斯基宁(威廉姆斯)仍以第九名完赛;马丁?韦弗(红牛)在首圈严重打滑后,最终获得第十名;马克西米利安?勒克罗瓦(红牛二队)排在第十一位;法比安?施密特(丰田)落到了第十二位;恩里克?德?马泰奥(法拉利)则以第十三位完赛 —— 他是最后一位完赛的车手,落后两圈,或许他早就盼着比赛结束了。

本站比赛过后,积分榜迎来了戏剧性变化:安东尼?哈里森(迈凯伦)、恩里克?德?马泰奥(法拉利)和马蒂亚斯?哈马莱宁(法拉利)同积 48 分,并列积分榜榜首;彼得?卡明斯基(宝马索伯)以 46 分紧随其后,仅差 2 分。

这意味着总冠军之争依旧充满悬念。

虽说悬念尚存,但这位美国车手哈里森在自己本赛季最接近 “主场” 的赛事中展现出了绝对统治力,无疑掌握了后续比赛的主动权。

至于威廉姆斯车队…… 信不信由你,我们今天反而比红牛多拿了 1 分。

目前积分榜上,我们以 25 分位列第四,红牛 23 分,丰田 20 分,雷诺和本田均为 13 分,红牛二队 7 分,印度力量仍未开张。

由于法拉利(96 分)、宝马索伯(81 分)和迈凯伦(72 分)遥遥领先,其余车队最高的目标就是争夺第四名 —— 从本赛季的整体走势来看,几乎所有中游车队都有机会。

威廉姆斯目前暂时处于有利位置,但最近几站的积分获取效率明显下降,即便我在过去两站拿到了 2 分。

红牛虽紧追不舍,但在英国大奖赛表现不佳;丰田则缩小了差距,跻身第四名之争;而雷诺和本田仅比丰田少 7 分 —— 只要后续几站发挥出色,它们随时可能重返竞争行列,尤其是如果鲁道夫?贡萨尔维斯能再次出人意料地登上领奖台,局势会更加复杂。

所以目前的情况就是:本赛季已完成 9 场比赛,还剩 9 场。

传统上,夏休期被视作赛季中点,这一说法合情合理 —— 它能让车队在赛季常规阶段与后半程 “冠军争夺战白热化阶段” 之间,获得一个月的休整时间。

不过今年 8 月的休赛期偏向后半程,因此本赛季真正的中点其实就是本站英国大奖赛。

尽管在夏休期前,我们还要参加霍根海姆(德国大奖赛)和布达佩斯(匈牙利大奖赛)两站赛事,之后会有 21 天的休赛期,随后赛季将重启 —— 首战是在瓦伦西亚街道赛道举办的全新欧洲大奖赛。

接下来便是传统的斯帕(比利时大奖赛)与蒙扎(意大利大奖赛)背靠背赛事,之后便进入赛季最后阶段:亚洲的三场比赛(包括全新的新加坡大奖赛),最后以在巴西圣保罗英特拉格斯赛道举办的 2008 年一级方程式世界锦标赛收官战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