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F1之飞驰人生 > 第12章 返程中的烦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清晨,当我踏出酒店时,迎面走来的两位法拉利工程师热情地打着招呼:“张骋!”

一夜好眠后,我精神抖擞,身着舒适的棉质长裤,搭配一件轻便的连帽拉链外套,既抵御得了机舱的冷气,又不惧吉隆坡湿热的晨风。

为了减少在机场被认出的几率,我特意没穿戴任何与车队相关的服饰,只戴了副墨镜和一顶简约的棒球帽,匆匆向法拉利工程师挥手回应后,便快步钻进了车队派来的接送车。

返程的选择摆在眼前:大部分车队成员昨日已搭乘包机返回英国,但那航线会绕远;我本也可以和汤米一起,乘坐他父亲约翰内斯?科斯金宁的私人飞机,可与汤米并不熟稔的我,总觉得贸然开口会显得唐突,除非他主动邀请;思来想去,我还是选择了最熟悉的方式——搭乘商业航班的头等舱。

这和我在Gp2赛事时的出行习惯一样,不仅能多睡会儿懒觉,而且F1车手在海外赛事后选择商业航班也并非罕见,毕竟从马来西亚直飞欧洲的私人飞机费用高昂。

此刻坐在车上,我开始盘算即将到来的22小时飞行。或许在飞机上补觉是个不错的主意,但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回想起从澳大利亚返程的航班,航程甚至比这次更长,这大概就是征战全球赛事的代价——没有哪个赛场离摩纳哥的家近在咫尺。

不过好在,接下来的巴林站距离就近了许多,之后还会有几场欧洲赛事,中间穿插北美之旅,赛季后半段又回到欧洲,最后以日本富士、中国上海和巴西圣保罗的海外分站赛收官。

F1赛事正变得愈发国际化,未来还有计划在亚洲新增分站,时不时也会传出其他国家渴望首次举办F1的消息。

在我看来,F1赛程表上还缺两场至关重要的比赛:南非大奖赛和阿根廷大奖赛。南非的基拉尼赛道曾与F1有着深厚渊源,可自1993年后,这片大陆再未举办过 F1赛事,实在令人惋惜。

而阿根廷作为五届世界冠军胡安?曼纽尔?方吉奥的故乡,其大奖赛也在1998 年画上句点。

既然北美有两场大奖赛,南美也理应拥有两个席位。当然,这只是我认为最有希望实现的例子,实际上,我支持任何在非洲新增赛事,或是在南美增加第二场大奖赛的提议。

F1身为世界锦标赛,目前在欧洲、北美、亚洲、澳洲都有分站,却只在南美设一场赛事,本应做得更好。

虽说这意味着我和其他F1从业者要面临更多长途飞行,但只要能让这项运动被更多人知晓,这些付出也值得。

眼下,我只能关注F1在亚洲的扩张计划:新加坡最早明年就将迎来新赛事;韩国也在规划围绕赛道建造一座大奖赛之城,计划2010赛季投入使用;印度同样在筹备大奖赛,最快或于2009年举办,不过目前连赛道选址是街道还是永久场地都尚未确定。

欧洲方面,俄罗斯大奖赛的传闻也由来已久,自2001年起,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多个场地就被提及,却始终未能成真。

谁知道呢,也许印度和俄罗斯的大奖赛计划都能顺利推进。

但是,我最期待的还是中国上海站。

虽然我几乎从未在祖国生活过,那些关于故土的记忆,仅存于儿时模糊的光影与父辈的讲述中。

可当 “中国”二字从唇齿间溢出的刹那,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便在胸腔中翻涌——那是融于血脉、刻入骨髓的羁绊,像根系在黑暗中执着生长,跨越山海与岁月,牢牢缠绕住我的心魂。

想象着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的赛道上风驰电掣,轮胎与地面摩擦出的火花,仿佛能点燃我与这片土地之间隐秘的联结,让漂泊许久的灵魂,在引擎的轰鸣声中寻得片刻的归处 。

虽然中国贝耐公司的赞助让我曾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中,觉得自己能够进入F1全是因为赞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让我倍感焦虑。

但话又说回来,毕竟我的F1席位确实很大程度上靠这笔资金。从五岁第一次驾驶卡丁车开始,我就将进入F1作为毕生追求。

一路走来,我遭遇过无数逆境,赛道上我几乎是唯一的中国车手,从F3一直到F1,几乎每张成绩表上我的名字都会被拼错,不是漏个 “G”,就是少个 “h”,有时名字甚至面目全非。

每次这种情况都会招来嘲笑,我只能付出双倍努力,才能获得认可,让欧洲知道,让白种人知道,中国是有F1赛车手的,这个中国的赛车手叫张骋!

但最终,我成功从卡丁车赛事脱颖而出,进入法国雷诺方程式2.0系列赛,并在首秀中夺冠。

之后不断拼搏,驾驶着性能更优的赛车,16岁那年便征战欧洲F3锦标赛。

2005 年,我首次走出欧洲,参加澳门大奖赛,那是我的首秀,也是我在祖国的赛场上的第一次比赛,便斩获第四名。

本以为2006年还得继续在F3赛事打拼,却没想到,贝耐公司向我抛出橄榄枝,承诺提供巨额资金,前提是我代表祖国参加高级别赛事。

紧接着,dAmS车队接受了贝耐公司的赞助,选我作为Gp2亚洲系列赛的车手。

正是这次机会,让我得以在高性能赛车上崭露头角,也吸引了威廉姆斯车队的目光。

经过三次2006款赛车的测试,我成功成为威廉姆斯车队2007赛季的二号车手。

如今,我终于实现了十四年来的梦想,而贝耐公司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并不引以为傲,相反,更多的是羞耻,毕竟这是变相的等于接受祖国的资金支持才让我的得以在F1赛场上崭露头角。

但F1本就是充斥着各种争议资金的圈子。每个车手为了站上最高领奖台,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即便这可能存在道德争议。

当然,这些想法我永远不会公之于众。

相反,在公开场合,我还得为贝耐公司宣传,这让我心里更加难受,似乎,背离了我的初衷——为祖国争荣。

每宣传一次,似乎都是在印证着媒体和大众的猜测——中国选手张骋是靠中国贝耐公司的赞助得以在F1上位。

据说,公司计划让我驾驶一辆威廉姆斯F1赛车,在阿斯塔纳进行一场展示活动,车型初步定为1999年的威廉姆斯Fw21,因为2000年至2005年的威廉姆斯赛车均搭载宝马引擎,而宝马如今全力支持索伯车队;2006款赛车使用考斯沃斯引擎,虽不像宝马那样受限,但作为新款赛车,与现行车型太过相似,国际汽联对展示活动用车有严格规定。

届时,我将作为贝耐公司的代言人,在公司“后院”展示F1的魅力。

想到祖国同胞大多数或许第一次近距离接触F1赛车的机会,我内心还是有些期待。

但一想到那些无良媒体,甚至有某些国内的无道德底线的媒体,又不免心生抵触。

不过这些都暂且抛诸脑后吧,展示活动总会到来,到时候再去面对。

此刻在旅途中,我可不想被这些困扰,长达22小时的飞行,我可不想一直沉浸在对F1职业生涯的消极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