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233章 我这有一份经济发展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3章 我这有一份经济发展计划

听闻徐庶来投,张远猛地起身。心头那块压了许久的巨石竟豁然松动,他暗自忖度:果然,救回刘辩这步棋,立竿见影!

“快,随我出迎!”张远话音未落,已大步朝门外走去。

人民军创建这么久,主动来投的贤才屈指可数,众人见状也格外重视,纷纷起身跟上。

堂外,一道清瘦身影负手而立,身旁还伴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妇。

徐庶见张远亲来,当即拱手行礼:“首席别来无恙。”

“元直,我们又见面了!”张远快步上前,目光转向徐母,恭敬行礼,“大娘,一路风尘仆仆,辛苦了。”

徐母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四周整洁的街道、井然的秩序,眼中满是赞许:“早听说张首席管事儿的地界儿,风气正、老百姓日子过得踏实!今儿个亲眼一看,可比传言里说得还好呢,真是名不虚传!”

“大娘过奖了。”张远心头暖意涌动,却难掩焦灼,“此处不是说话之地,府内已备下薄茶,眼下局势紧迫,还请元直先随我议事,大娘这边另有招待。”

徐庶了然颔首,随众人步入议事堂。

刚落座,不等张远开口,他便从怀中取出书卷,轻轻放在案上,笑道:“久闻人民军行事务实,重民生、兴实业,我来时按贵军风格,拟了一份‘经济发展计划’,权当是我的入职试卷,还请各位领导阅卷品鉴。”

张远急道:“元直,发展之事固然重要,但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讨论。”

徐庶端起茶杯浅酌一口,笑道:“首席忘了?‘发展就是硬道理’,这可是人民军传遍并州的标语。如今乱世,粮草足则兵强,民生稳则心齐,发展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张远眉头微蹙:“元直怕是一路赶路,还不清楚眼下的危局。

如今天下诸侯已然联手,数万大军正从四面八方向并州杀来,再不商议御敌之策,怕是要被动挨打!”

“天下诸侯?”徐庶笑道,“首席不妨说得具体些:究竟是哪几路诸侯,各自从哪个方向进军?”

这话一出,孙轻、徐晃等人对视一眼,暗自嘀咕这徐庶怕不是徒有虚名,竟对迫在眉睫的兵戈毫无察觉。令狐娇忍不住蹙眉,嘀咕了几句。

张远没注意到众人的神色,对刘兰道:“摆地图。”

刘兰当即展开巨大的舆图,平铺在案上,各州郡、关隘、兵力部署标注得一清二楚。众人围了上来,目光齐刷刷集中在徐庶身上。

“元直你看,”张远指尖点向凉州方向,“西凉马腾、韩遂,已在边境异动,虽称只是‘表面动作’,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徐庶目光扫过凉州,轻轻摇头:“此二人立场漂浮,目光短浅,何况现在被董卓打得上气不接下气,早已无力自保,早晚必灭亡,绝不敢真正与贵军死战,不足为虑。”

张远又指向虎牢关:“曹、孙、刘三家联名发檄,扬言组建十万盟军,要北上讨我。”

“曹孟德雄才大略,孙文台勇冠三军,刘玄德仁义闻名,皆是真英雄。”徐庶语气稍顿,话锋一转,“但他们此刻被吕布牵制在虎牢关,敢轻易撤军吗?

一旦撤军,吕布铁骑东出,他们的后方根据地便岌岌可危。英雄被束缚手脚,自顾不暇,何来精力北上?同样不足为虑。”

众人闻言,神色微动,连令狐娇都暂时收了质疑,静静听着。

张远指尖最终落在幽州、冀州一带,语气凝重:“最危险的是公孙瓒。他坐拥幽、冀二州,幽州铁骑战力无双,就在我军东面,兵锋已隐隐指向并州,是眼下最强的敌人。”

徐庶的目光终于沉了下来,凝视着舆图上的幽、并边境,缓缓道:“首席所言极是,公孙瓒确是最强大、最危险的对手。但正因他最强,才不敢轻易动手。”

他抬眼看向众人,条理清晰地分析:“公孙瓒若敢率先出兵攻伐并州,结果无非两种:战败,则实力大损,其他诸侯必定一拥而上分食其地;

战胜,则暴露真实战力,天下诸侯本就忌惮他坐大,届时定会再度联手将他列为新目标。

他深谙乱世生存之道,不完全整合冀州地盘,不到合适的时机,绝不会对外扩张。”

徐庶指尖扫过舆图上其他州郡:“能数得上号的,便是这几路诸侯。

其余势力要么与并州不接壤,要么是碌碌无为之辈,平日里喊喊讨逆口号尚可,真要出兵出粮、派遣大军,他们谁当盟主?谁肯听人调遣?谁不过是一盘散沙罢了。”

“所以,”徐庶合上茶杯,语气笃定,“外面的风波看似汹涌,实则雷声大、雨点小。

与其耗费心力应对这些虚张声势的威胁,不如沉下心来发展生产、积蓄实力。

另外,军队主力要放在北面——这几年冬天来得早,草原上怕是更难熬,得提前预防鲜卑、匈奴入侵。”

“你敢打包票?”令狐娇仍有顾虑,追问一句。

徐庶微微一笑,目光坦然:“诸位若觉得我这‘面试’尚可,肯正式接纳我加入人民军,我便立下军令状——半年之内,若因诸侯来犯导致并州根基动摇,我愿以死谢罪!”

张远本就暗合徐庶的判断,只是未敢贸然定论。

众人经一番议论,也觉其分析鞭辟入里,虽仍不敢全然冒险,最终议定主力留守上艾,以便各处有事能迅速驰援。

令狐娇语气带着几分懊恼又直白的不好意思:“元直先生,不瞒你说,刚开始你张口闭口谈发展,我心里还偷偷嘀咕呢——这人怕不是没真才实学,就只会空谈大道理!现在才知道是我眼拙,你可别往心里去啊!”

徐庶闻言朗然一笑,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了几分轻快:“这么说来,我这是通过考核了?”

“那是自然!”张远率先颔首,语气热切不已,“欢迎先生加入人民军!”其余人纷纷附和,眼底满是真切的认可与敬佩。

徐庶抬手拱手回礼,神色骤然郑重:“既已入了人民军,往后便莫要再称‘先生’,直呼我同志便是。”

张远颔首应下,当即开口:“我构想的军队里,指战员主掌军事,教导员统管思想,另有参谋长专司谋略。徐庶同志,我恳请你就任参谋长一职。”

徐庶闻言略一沉吟,坦诚道:“军事方面,我不过略懂皮毛。近来潜心钻研的,多是经济相关的议题。不如这样,我这份草拟的经济发展计划,诸位且过目一二?”

众人正要看徐庶的经济发展计划,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通报声,脚步声踏碎了室内的轻松氛围:“首席!南面有贵客来投!不仅拖家带口,还带来了大批粮草、布匹等物资,说是要全捐给人民军!看样子要长期定居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