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尘洲,弟子居所“锋刃阁”。
林无锋盘膝坐在静室之内,周身暗金色的剑元缓缓流淌。与数日前刚从煞渊出来的躁动不稳相比,此刻他气息已然沉凝了许多。
回想起墨刑长老那番冰冷的训斥和师兄师姐的经验之谈,他心中再无半分侥幸。《庚金不灭剑体》,乙等传承,岂是那么容易驾驭的?自己之前确实太过依赖金煞剑意本身的锐利,而忽视了心法根基的打磨。
“庚金者,至锋至锐;不灭者,韧性不绝。初重之境,需引煞气淬炼经脉皮肉,使肉身初步具备庚金之坚与不灭之韧,并能在战斗中微控煞气,减轻侵蚀,小幅反哺……”
林无锋默诵心法口诀,摒弃杂念,开始真正沉下心修炼。他不再急于求成地去冲击更高境界,而是从最基础的引煞入体、淬炼第一条经脉开始。离尘洲浓郁的煞气环境,此刻成了最佳的修炼资源。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丝精纯的煞气,按照《庚金不灭剑体》的特定路线,在经脉中缓缓运行,每一次循环,都带来轻微的刺痛与酥麻,那是煞气在淬炼、强化经脉的过程。同时,他细心体悟着金煞剑元与这股外来煞气之间的微妙平衡,既要保证淬炼效果,又要防止煞气失控反噬。
进展缓慢,甚至可以说枯燥。但林无锋心志坚定,深知这是必经之路。石峰也在隔壁静室苦修《重岳剑诀》和《铁骨铜身法》,试图将力量与防御更好地结合。乌木则专注于《敛息遁影诀》,提升隐匿与感知能力。整个锋刃阁,乃至离尘洲所有新晋弟子居所,都弥漫着一股沉寂而专注的修炼氛围。
云梦洲,弟子居所“流云轩”。
李慕云白衣如雪,静坐于窗前,窗外云海翻腾,仙鹤翔集。他面前悬浮着一卷古朴的玉简,正是《太上忘情剑心诀》。与幻心林中急于破幻不同,此刻他正逐字逐句地揣摩心法真意。
“太上忘情,非是无情,乃忘私情而存至公……心如明镜,物来则照,物去则空,不滞于物,不碍于心……”
他回想起云逸长老的点评和那位师姐的指点,意识到自己之前过于追求剑心的“净”与“明”,却忽略了“化”与“融”的环节。他不再将幻境中的剑影视为需要斩灭的障碍,而是在心中反复模拟、推演,尝试去理解其剑意变化的根源,甚至尝试引导其精妙之处,与自身圆融剑意进行印证、融合。
这个过程比单纯破幻要困难得多,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悟性。有时一个细微的剑意变化,就需要枯坐整日去感悟。但李慕云乐在其中,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剑心在这种深层次的锤炼下,正变得更加通透、圆融,对剑道的理解也愈发深刻。孙皓则在净化肃杀剑意,寻求冰心与杀戮的平衡;张奎等人也在努力将身法、剑技与所选心法深度融合。
一个月时间,在闭关苦修中飞快流逝。
这期间,两洲并非完全平静。
在离尘洲,功勋减半的新晋弟子们资源紧缺,不得不尝试接取一些简单的宗门任务,如清扫特定区域的低阶煞兽、维护阵法节点等,以赚取微薄的功勋换取必备丹药。这也让他们初步接触到离尘洲残酷的生存法则,见识了老牌内门弟子强大的实力和高效的猎煞手段。偶尔有消息传来,某位师兄独自深入煞渊第三重,猎杀了剑尊中期煞兽;或是某个小队配合无间,完成了高难度剿灭任务,获得了海量功勋,令人羡慕不已。
在云梦洲,新晋弟子们则更多地参与到各种讲经堂、论剑会中。由高阶弟子或长老主持,讲解心法精要、剑道至理。他们也见识了云梦洲弟子之间那种看似平和、实则暗藏机锋的论道切磋。一位师兄于云梦幻境中连破三重心障,悟性评级飙升;一位师姐以一手出神入化的幻剑,于谈笑间败尽同阶,都让新晋弟子们大开眼界,意识到云梦洲修行之路的博大精深。
一个月期满。
这一日,离尘洲血煞台与云梦洲迎仙岛,再次聚集了两洲新晋弟子。
经过一个月的沉淀苦修,众人气息都与一月前截然不同。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沉稳;少了几分锐气,多了几分内敛。
林无锋感受到体内奔腾的金煞剑元更加凝练醇厚,《庚金不灭剑体》第一重虽未至圆满,但已初步稳固,对煞气的掌控力明显提升,经脉强度也今非昔比。他看向石峰和乌木,见他们眼神也更加坚定,显然收获不小。
李慕云则感觉剑心愈发明澈,对《太上忘情剑心诀》的领悟深了一层,举手投足间更显从容气度。
墨刑长老与云逸长老的身影再次出现。
没有多余的废话,墨刑长老直接开启煞渊入口,冰冷道:“再入煞渊,目标不变。此次,若再有人因心法不济被提前逐出,功勋清零,禁闭三月!”
云逸长老亦挥手打开幻心林通道,温和却不容置疑地说道:“再问剑心,标准如前。若悟性评级仍不合格,将调整修行资源配给。”
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两洲弟子再无一人敢掉以轻心。他们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慎重与决心。
“走!”
“入林!”
道道流光,再次投入那象征挑战与机遇的入口。
这一次,他们能否真正通过初试?内院的修行之路,才刚揭开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