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执念事物所 > 第296章 名声远扬·新的访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6章 名声远扬·新的访客

阳光漫过桌面,将陶灯边缘染成淡金色。林小满的手还压在笔记本上,指尖下的字迹清晰——“共振阈值归零=使命完成”。她没再看第二眼,只是缓缓收回手,掌心留下一道浅浅的折痕。

屋外的声音渐渐密集起来。

起初是零星的脚步,像是谁路过时多停了一秒。接着是低语,断断续续地贴着门缝钻进来。她没动,以为又是哪个迷路的生者误撞到了这间不起眼的小书店门口。可那声音不散,反而越来越多,脚步声重叠着,停在门外,像等待什么。

她起身,走到门边,手指搭上门把,却没有拧动。窗帘缝隙很窄,她侧身凑近,目光穿过布料的褶皱向外望去。

街面排起了长队。

有人影虚浮地立着,衣角垂地却不沾尘,脸色苍白却眼神清明;也有生者搀扶着亲属,手里攥着相片或旧物,低声说着话。一个老人跪在地上,怀里抱着一只褪色的布偶,嘴里反复念着:“孩子,听话,咱们找人问问……”旁边一个年轻女人魂体半透明,手里紧握一封信,嘴唇微动,似乎在练习要说的话。

林小满静静看着。

这些人里,她认得出几道气息。不是恶意,也不是混乱的怨念,而是那种熟悉的、沉甸甸的执念残响——像夜风里未熄的火苗,微弱却执着。

她退后一步,转身走向柜台。

抽屉拉开,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她从最上面取出一本登记簿,封皮已经磨损,边角卷起。她用袖口轻轻擦了擦,吹去一层薄灰,然后稳稳放在柜台上,翻开第一页。

空白的纸页安静地摊开着。

她又打开另一个抽屉,里面静静躺着一枚铜铃。铃身不大,黄铜质地,表面有些氧化发黑,但握柄处被磨得发亮,显然是常被人拿起。这是她早年定下的规矩:铃响一次,今日接案。

她伸手握住铃柄,稍一用力,轻晃了一下。

“叮——”

铃声清越,不刺耳,也不张扬,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仿佛就在耳边响起。那声音扩散开去,门外的低语忽然静了一瞬。

她放下铜铃,走回书架前。

《市井百物志》还插在中间的位置,她伸手取下,吹了吹书脊上的灰,重新推回去。动作很慢,但她没有停下。一本本整理过去,把歪斜的书扶正,把掉落的标签捡起贴好。她的手指掠过书背,像是在确认它们还在原位,也像是在告诉自己——这里一切如常。

柜台后的椅子发出一声轻响,她坐下。

倒了杯温水,放在右手边。杯子是粗瓷的,有点烫手,但她没换。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目光落在门上。

门外依旧安静了一会儿。

然后,风动了一下。

一道身影出现在门槛外,是个年轻女子的魂魄,穿着旧式连衣裙,脚上是一双洗得发白的布鞋。她手里紧紧攥着一封信,指节泛白,嘴唇微微颤抖,像是想说什么,又不敢开口。

林小满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上去。

那魂魄怔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屋里已经有人在等她。她迟疑着,往前迈了半步,又缩回。风吹起她的发丝,扫过门框,却没有带起任何尘埃。

林小满没说话,只是朝她点了点头。

动作很轻,但足够明确。

那魂魄咬了咬下唇,终于抬起脚,缓缓跨过门槛。

木门在她身后轻轻合拢,发出“咔”的一声轻响。铜铃挂在门框上方,随着关门的动作微微晃动,余音缭绕,在空荡的屋子里回旋不去。

林小满看着她,声音平稳:“你是第一个。”

女子魂魄站在原地,手里的信攥得更紧了些,指尖微微发抖。她张了张嘴,声音细得几乎听不见:“我……我能不能……把这封信交给他还活着的时候?”

林小满没立刻回答。

她看着对方的眼睛,那里面盛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希望,熟悉得让她胸口微闷。她曾见过太多这样的目光——不是为了报复,不是为了纠缠,只是想说一句话,交出一样东西,哪怕对方再也看不见。

她伸手拿起登记簿旁的笔,轻轻点了点纸面:“先坐下。我们慢慢说。”

女子犹豫了一下,在靠墙的椅子上坐下。椅子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像是很久没人坐过了。

林小满翻开登记簿,写下第一行字:姓名未知,执念内容:递信至生前恋人手中,时间锚点模糊。

写完,她抬眼:“你记得最后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吗?”

女子摇头,声音带着哽咽:“我不敢靠近他家……怕打扰他现在的生活。我只是每天晚上都来这儿转一圈,听说有个地方能帮鬼魂了心愿……我试了好多天,今天才敢进来。”

林小满点头:“你能来,就已经迈出了最难的一步。”

女子抬起头,眼里有泪光闪动,却没有落下。她看着林小满,忽然问:“你……是不是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引魂人?他们说,你能让两个世界的人都听见彼此的心事。”

林小满顿了一下。

外面不知何时又聚集了更多人影,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没人喧哗。生者与死者混杂在一起,却奇异地保持着一种沉默的秩序。

她轻轻合上登记簿,说:“我不是什么传说。我只是个守店的人,刚好听得见你们的声音。”

女子怔住,随即低下头,手指摩挲着信封的边缘。

林小满站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薄册子,封面上写着《常见执念类型及沟通路径参考》。她走回来,把书放在桌上。

“你的信,我可以帮你送。”她说,“但你要明白,真正的传递,不在于信有没有到他手上,而在于你有没有真正放下。”

女子猛地抬头:“可我还没告诉他我喜欢他!如果他不知道,那我的存在……是不是就一点意义都没有?”

林小满看着她,眼神没有闪躲。

“你知道周予安吗?”她忽然问。

女子一愣:“谁?”

“一个和你一样的少年鬼魂。他也喜欢一个人,喜欢了很多年,直到死后都不敢说出口。”林小满的声音很平,没有渲染,也没有悲悯,“后来他说了。不是为了改变什么,只是为了对自己诚实。”

女子怔住了,手里的信慢慢松了一些。

“他最后走了。”林小满继续说,“不是因为那个人回应了他,而是因为他终于不再害怕‘没说出口’这件事本身。”

屋子里很静。

门外的风偶尔拂过铜铃,发出细微的颤音。

女子低头看着信封,许久,轻声说:“我也……只想让他知道。”

林小满点点头:“那就从告诉他开始。”

她伸手拿起笔,在登记簿上写下第二行:案件编号296-01,受理中。

然后她转向女子:“告诉我他的名字,还有你最后一次见到他的地点。我们需要找到情感锚点。”

女子深吸一口气,嘴唇仍在颤抖,但声音清楚了些:“他叫陈默,在城南中学当物理老师。去年冬天,我在校门口看过他一次……那天他撑着伞,送一个学生回家。”

林小满记下信息,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她刚要开口,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不是喧哗,而是一种集体性的移动——人群似乎自动分开了一条路。紧接着,一个新的身影缓缓走近门前。

那是个穿中山装的老者魂魄,拄着拐杖,面容清瘦,眼神锐利。他手里捧着一本线装书,封面已经破损,但依稀可见几个古字。

他站在门口,没有推门,只是隔着门板望向屋内。

林小满抬起头。

两人的视线在空气中相遇。

老者微微颔首,动作庄重得像某种仪式。

林小满没有起身,也没有说话。

她只是将手中的笔轻轻放下,笔杆与桌面接触时发出一声轻响。

门把手开始缓缓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