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执念事物所 > 第93章 书店再添故事新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血从她指尖滴落,在门槛上洇开一小片暗红。林小满没低头看,只是用袖口缠紧左手,借着门框的支撑缓缓直起身。她转身,弯腰,将躺在地上的男人背起。他很轻,呼吸微弱却平稳,体温偏低,像一截刚从井底捞上来的湿木。

她一步步往巷口走。

小巷狭窄,两旁墙壁斑驳,雨水泡过的墙皮卷着边。她走得慢,每一步都压着脚跟先落地,尽量不让肩上的人晃动。走到第三条岔口时,背上的人喉咙里滚出一声轻哼,像是梦里被人叫醒的反应。

“到了。”她低声说,“别怕。”

那人没回应,也没动,只是呼吸稍稍深了些。

书店后门在巷子尽头,铁锁挂着,门缝里透出一点旧木头的气味。她用肘推开,门轴吱呀响了一声。屋内昏暗,只有高处一扇小窗漏进些天光,照在书架中段。她没开灯,径直走向角落那张旧沙发,小心地把人放下去,盖上搭在一旁的毛毯。

做完这些,她才靠着书架滑坐到地上。

掌心的伤口又被撕开,血从布条缝隙里渗出来。她靠着墙,闭眼喘了几口气,然后抬起手腕,把引魂铃轻轻磕在地板上,三下。

“此地安宁,无邪可侵。”

铃声不高,却像水波一样荡开。屋里的空气似乎松动了一下,灯光原本忽明忽暗,此刻渐渐稳住,从天花板垂下的灯泡不再闪烁,暖黄的光铺在书页上。

她睁开眼,抬头看向中央书架。

最上层,一本深蓝色封皮的书正缓缓浮现。它没有从别处移来,也不是被人放上去的——它就是在那里出现了,像雨后屋檐下突然结出的露珠,自然而然。

书脊上烫着几个小字:《归途:兄弟七十年》。

书落下的时候,没有声音。可整间书店像是呼出一口气,书页微微翻动,尘埃在光里浮了一瞬,又落定。

林小满盯着那本书,没动。

她知道这不是普通的书。书店不会无缘无故多出一本从未进货、从未登记的书。它只在一种时候出现——当某个执念彻底了结,当一段灵魂终于安息,当故事本身需要被讲述。

这本书,是老兵留下的。

她慢慢站起来,走到书架前,伸手取下它。封面冰凉,却带着一丝极淡的暖意,像晒过太阳的旧棉布。她翻开第一页,纸张泛黄,字迹清晰,开头写着:“一九五三年冬,我弟弟发烧到说胡话,我背着他在雪地里走了七里路……”

她合上书,轻轻放在沙发旁的小桌上。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不是风刮动的,是有人推门。王姨提着布包进来,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外套,头发用发卡别着。“小林啊,我来拿那本讲高血压的书,医生说要配合饮食……”她话说到一半,目光扫到桌上的深蓝封皮,顿住了。

“这书……是新上的?”

林小满站在书架旁,没应声。

王姨走过去,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翻开。一页,两页,她越看越慢,手指在纸边轻轻摩挲。忽然,她鼻子一酸,眼眶红了。

“这不就像老李家那对兄弟么?”她喃喃,“哥哥参军走前,给弟弟缝了整整一夜的棉鞋,针脚歪歪扭扭的……后来战死了,弟弟每年冬天都把那双鞋摆出来,说哥哥的手艺不好,可暖和。”

她说完,抬手抹了下眼角,又低头继续看。

林小满看着她。

她本该阻止的。书店的规矩,未登记的书不能随意翻阅,尤其是这种凭空出现的。可她没动。她看见王姨读着读着,嘴角微微翘了一下,又抿住,像是想起了什么不敢笑出来的事。

她转身走进里间,烧了壶水,泡了一壶桂花茶。

茶香慢慢散开时,她把茶杯放在书旁,轻声说:“想看就看吧,这是他们该被听见的路。”

王姨抬起头,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没说话,只是把书往自己这边挪了挪,像是怕别人抢走。

下午阳光斜进来,照在书页上。陆陆续续又有几个人进店,有人买书,有人只是躲雨,可几乎所有人都被那本书吸引。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站在桌边读了十分钟,走时留下十块钱压在茶杯下。一个老太太坐下来看了半本,临走前对林小满说:“这书,该出个续集。”

没人问是谁写的。

也没人问从哪来的。

它就在这儿,像一棵树长在院子里,没人追究种子是怎么来的。

傍晚,人走空了。

林小满收拾完桌子,走回书架前,准备把书收回。她翻开最后一页,原本空白的地方,此刻浮出几行小字:

“他还记得你扶他上床的样子。”

她盯着那句话,很久。

笔在桌上,她拿起来,在页脚空白处写下:“我也会记得他醒来的那天。”

合上书,她将它放回中央书架最上层。就在书脊触到木架的瞬间,整排书脊微微一震,像是无数页纸同时翻动了一下,又静止。

她关灯,锁门,转身走出书店。

夜风从巷口吹来,带着一点凉意。她走了几步,忽然停下,回头望了一眼。

书店的玻璃窗里,什么也看不见。可她知道,那本书还在那儿。

风穿过门缝,书页又翻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