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末世:空间造物主 > 第154章 钢铁壁垒的心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五点半,钢铁避风港的警报器准时发出三短一长的鸣响。这道声波像把锋利的刀,精准地剖开笼罩基地的薄雾,惊飞了通信塔上栖息的变异信鸽。它们扑棱着泛着金属光泽的翅膀掠过天际,翅膀尖端划破气流带起的细碎光斑,恰好落在万昀睁开的眼睛里。

他猛地坐起身,右手条件反射般摸向枕边的工兵铲——这是苟王车队在废墟里摸爬滚打三年养成的本能,武器永远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直到鼻尖萦绕的消毒水气息混着淡淡的麦香涌入肺叶,他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正躺在医疗站二楼的临时宿舍里。身下是铺着粗布褥子的铁架床,床板虽然硌人,却比废墟里的水泥地柔软百倍;窗外传来的不是丧尸嘶哑的嘶吼,而是孩子们晨跑时清脆的喧闹声,带着一种久违的、属于和平年代的鲜活气。

万队,醒了?隔壁床铺的潘粤正用细棉布擦拭着明光铠的护心镜,甲片上倒映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石大厨的伙房三点就冒烟了,刚才闻着味儿,是煮玉米的甜香。这位前博物馆修复师此刻褪去了战场上的凌厉,眼神里带着对烟火气的贪恋,指尖拂过肩甲兽首纹时,动作轻得像在抚摸易碎的青瓷。护心镜边缘还沾着昨晚没擦净的油渍,那是石维天给他们盛卤牛肉时不小心溅上的,此刻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

万昀揉了揉发胀的眉心,掀开薄被下床。宿舍是打通的大房间,二十多张铁架床整齐排列,床脚都用白漆标着编号。苟王车队的队员们大多还在酣睡,此起彼伏的鼾声里,周志郎带来的双刀少年正抱着枕头磨牙,嘴里含混地嘟囔着砍三阶变异体的膝盖;靠门的铺位上,吴星海打着赤膊,古铜色的胳膊上肌肉贲张,即使在梦里,手指还保持着握刀的姿势;靠墙的角落里,徐子尧趴在折叠桌上睡得正沉,笔记本电脑屏幕还亮着,上面是豆斌昨晚给他画的声呐滤波模块改装图,铅笔标注的线条密密麻麻,像张精密的蛛网,其中几处修改痕迹显然是两人争论时留下的。

轻点儿走,潘粤压低声音,往万昀手里塞了块温热的杂粮饼,林墨说基地的孩子六点要在楼下做早操,别吵醒他们。他侧头指了指窗外,晨光里果然出现了一串小小的身影。周念念扎着羊角辫跑在最前面,手里举着面褪色的小红旗,像株迎着风生长的向日葵;她身后跟着十几个孩子,最小的看起来才四五岁,被大孩子牵着小手,迈着蹒跚的步子,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歌谣。

万昀咬了口杂粮饼,粗糙的麦麸混着南瓜的清甜在舌尖散开。这味道让他想起之前逃亡的日子,那时国企的同事们都还在世,会用费劲心力搜集到的粮食给他做这种饼子。他望着窗外孩子们蹦蹦跳跳的身影,突然注意到队伍末尾跟着个毛茸茸的金黄色小毛球,四条小短腿倒腾得飞快,时不时扑向路边飞舞的白蝴蝶,却总被脖子上那根红色牵引绳拽回来,急得直叫,蓬松的尾巴甩出残影。

那是元宝,潘粤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嘴角扬起笑意,三阶变异金毛,林墨说它的嗅觉能顶三个侦察兵。昨天下午我在武器库擦槊,它闻着我护腕里藏的牛肉干,硬是扒着我裤腿转了三圈,最后把巧克力都招来了。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赞叹,这小家伙看着憨,追踪变异体时比军犬还灵,上次我们清理罐头厂,就是它从通风管道里找出了躲着的五只速度型丧尸。

话音刚落,就见那只叫元宝的金毛突然原地蹦了个高,金黄色的尾巴几乎要摇断,朝着医疗站门口猛冲。万昀下意识地绷紧身体,直到看清来人是谁才放松下来——林墨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快步走来,军绿色作战服的袖口卷到手肘,露出小臂上蜿蜒的旧疤,那是去年在城东清剿尸群时被三阶变异体的骨刺划的。元宝像颗小炮弹似的撞进他怀里,湿漉漉的黑葡萄眼睛里满是兴奋,舌头在他手背上舔个不停,把口水蹭得到处都是。

林墨笑着揉了揉元宝的脑袋,指尖陷进蓬松的金毛里:慢点跑,别撞到孩子们。他从帆布包里掏出根风干的牛骨扔给元宝,小家伙立刻叼着骨头跑到墙角,用前爪抱着啃得不亦乐乎。林墨抬头时恰好对上窗口的万昀,抬手挥了挥:下来吃早饭,沈参谋长说今天带你们熟悉基地布防。他七点有个合成营战术推演会,咱们得赶在那之前过去。

万昀和潘粤下楼时,食堂已经飘起了蒸腾的热气。石维天系着油渍斑斑的帆布围裙站在灶台后,铁铲翻炒铁锅的声音震得房梁都在颤,锅里的玉米碴粥咕嘟冒泡,黄澄澄的粥面上浮着层厚厚的米油。旁边的蒸笼摞得像座小山,揭开笼盖的瞬间,白花花的蒸汽裹挟着麦香扑面而来,呛得人直打喷嚏。刘瀚林正用巨大的竹篾簸箕端出白面馒头,圆滚滚的身形像座移动的小山,看到苟王车队的人就咧开嘴笑:随便吃,管够!今天的馒头加了新磨的变异麦粉,比昨天的更筋道。

夏晚星端着碗粥坐在角落,辫子上的红丝带随着低头的动作轻轻晃动。她面前的小桌上摆着个铁皮饭盒,里面是切成小块的卤牛肉,旁边蹲着只蓝白相间的小猫,正小心翼翼地用爪子勾她的裤脚。那猫体型娇小,雪白的毛发上点缀着蓝灰色的斑块,背部那片蓝灰毛边缘规整得像用圆规画的,琥珀色的眼睛怯生生的,正是七薯。它的耳朵尖微微耷拉着,显然还没完全适应新环境。

它怕生,夏晚星察觉到万昀的目光,轻声解释道,昨天陈医生给它检查身体,它缩在巧克力怀里发抖,爪子把巧克力的毛都抓皱了。还是元宝把自己藏的肉干让给它,才肯从巧克力怀里出来见人。她用小勺舀起块牛肉放在掌心,七薯犹豫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凑过来,小口小口地舔食,蓬松的尾巴尖微微颤抖,像是在害怕这突如其来的美味会消失。

这时元宝叼着个牛皮纸包冲了过来,把纸包往夏晚星脚边一放,然后得意地摇起尾巴,喉咙里发出的邀功声。纸包里是几块烤得金黄的小鱼干,油香混着鱼鲜飘进鼻腔。七薯闻到香味,耳朵瞬间竖了起来,却还是怯生生地看了看元宝,直到对方用鼻子把纸包往它面前拱了拱,才敢叼起最小的一块小鱼干躲到桌底,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确认安全后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三阶觉醒的异能很厉害,林墨不知何时走到旁边,手里拿着块黄澄澄的玉米啃得正香,玉米粒的碎屑粘在嘴角,元宝能追踪三公里外的气味,哪怕是被雨水冲刷过的痕迹也能分辨出来。上次二营在城西迷路,就是它顺着他们丢的压缩饼干包装找过去的。他指了指桌底的七薯,七薯的精神冲击更厉害,能让二阶变异体原地瘫痪。上个月北边尸群冲击防线,它躲在了望塔里发动异能,硬是让三十多只丧尸互相撕咬起来,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布防时间。

他话音刚落,就见巧克力从门外跃了进来。这只银虎斑加白的变异猫体型已近半大的豹子,肩高差不多到成年人的膝盖,琥珀色的眼睛扫过全场,带着与生俱来的威严。它的目光最后停在七薯藏身的桌底,发出声低沉的呼噜声,像是在召唤。七薯立刻从桌底钻出来,轻巧地跳上巧克力宽厚的后背,像块精致的蓝宝石镶嵌在银灰色的皮毛里,两只前爪紧紧扒着巧克力的脖颈,一副安心的模样。

沈参谋长在指挥中心等我们,林墨看了眼手腕上的军用手表,表盘边缘磕出了好几道凹痕,表带也磨得发亮,吃完早饭我带你们过去,顺便看看基地的防御体系。指挥中心的沙盘是庄士凡用三维建模做的,连地下管网都标得清清楚楚,比纸质地图直观多了。

指挥中心设在基地中枢的三层小楼里,楼体是用加固混凝土浇筑的,墙面上还留着弹孔的痕迹,那是去年尸潮冲击时留下的勋章。门口站岗的哨兵穿着统一的迷彩作训服,胸前的徽章是交叉的步枪和铁锹图案——这是钢铁避风港的标志,象征着战斗与建设并重。哨兵的站姿笔挺如松,眼神锐利如鹰,看到林墨时才微微颔首,动作标准得像是教科书里的范例。

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幅巨大的沙盘,占了差不多半个房间。立体地形上插着密密麻麻的小红旗,代表着变异体聚集点,蓝旗则是安全区,绿色的小旗子标注着资源点。沙盘旁边立着块电子屏,上面实时显示着各区域的人数、物资储备和防御力量,数据每五分钟更新一次。

沙盘前站着个身形匀称的男人,正用细长的指挥杆拨弄着棋子。他穿着笔挺的迷彩作训服,肩章处隐约可见褪色的陆战队徽章,那是他曾经身份的印记;小麦色的皮肤在顶灯照射下泛着健康的光泽,额前那道浅疤是训练时留下的,此刻在灯光下格外清晰。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眼神锐利如鹰,却在扫过万昀和潘粤时微微放缓了力度,正是参谋长沈磊。

万队长,潘先生,沈磊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军人特有的干练,他伸出手与两人相握,掌心的老茧硌得人有些发疼,那是常年握枪和握指挥杆磨出来的,我是沈磊,负责基地的军事布防。他指了指沙盘,先给你们介绍下基本情况:钢铁避风港总面积12.7平方公里,常驻人口三万五千人,分为居住区、生产区、军事区和警戒区四个部分,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防御系统,同时又能互相支援。

指挥杆落在沙盘西侧:这里是居住区,采用模块化建筑,每栋楼配备独立的净水系统和应急通道。目前入住率89%,还剩三百多套空房。苟王车队的三十一人将被分配到3号街区,那里有刚完工的新楼,家电家具齐全,楼下就是小广场,孩子们平时都在那儿玩。他顿了顿,补充道,3号街区的管理员是位姓马的大姐,以前是社区主任,人很热心,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找她。

万昀注意到沙盘上每个居住区旁边都插着绿色的小旗,沈磊解释道:绿色代表医疗点,步行距离不超过五百米。陈医生的医疗站是中心枢纽,配备了从市医院抢运回来的ct机和手术设备,能做简单的开颅和腹腔手术。陈医生的急救小队三分钟内能到达任何居住区,他们的摩托车都经过改装,比普通越野车还快。

军事力量方面,沈磊的指挥杆移向东南方向,金属杆在沙盘上划出轻微的划痕,三个合成营分别驻守东、南、北三个方向,每营1200人,全部按照末世爆发前我军加强合成营的标准配置。一营擅长城市巷战;二营专精旷野防御;三营是机动部队,能在一小时内支援任何防线,营长以前是装甲兵出身。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自豪,之前南边的尸潮冲击,二营在开阔地带打出反冲锋,零伤亡歼灭三阶变异体七只,缴获的骨刺现在还挂在他们营部当装饰品。

潘粤指着沙盘边缘的红色标记,那些标记比普通小红旗大一圈,旁边还标着数字:这些是?

变异体巢穴,沈磊的表情严肃起来,指挥杆在其中一个标记上点了点,最近的在西北方向五公里处,盘踞着只四阶腐蚀型变异体,能喷射强酸,我们的装甲车钢板都扛不住它的腐蚀。情报显示它身边有二十多只二阶变异体护卫,我们正在制定清剿方案,打算用火力连的卡车炮先进行远程打击,再派合成营清场。他抬手指向沙盘角落的小模型,那是按比例缩小的自行高炮和卡车炮,防空连的8门自行高炮平时部署在四个制高点,配备红外制导系统,能自动锁定空中目标,上个月击落过三只变异飞禽,都是翼展超过五米的大家伙。火力连的12门155mm卡车炮是远程打击主力,最大射程30公里,采用模块化装药,能根据目标距离调整射程,精度误差不超过五十米,能覆盖周边所有已知的尸群聚集区。

徐子尧突然指着沙盘上的蓝色线条,那些线条像血管一样遍布整个基地:这些是地下通道?

没错,沈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显然对这个观察力敏锐的年轻人很欣赏,工兵中队的庄士凡带人挖了12公里地下管网,主通道宽三米,能过越野车;支通道宽一米五,供人员通行。既能输送物资,又能作为应急掩体。他是爆破专家,通道入口都装了定向炸药,一旦失守可以立刻封闭,防止变异体渗透。他转向万昀,语气诚恳,你们车队擅长城市作战,这正是我们目前需要的。接下来可能会配合侦察中队执行周边废墟的清剿任务,大伟和袁鹰对那片地形很熟悉,你们可以互相学习。

正说着,大伟掀开门帘走了进来,胳膊上还缠着绷带,那是昨天被酸液灼伤的,此刻却毫不在意地甩着胳膊,脸上挂着爽朗的笑:沈参谋长,林哥,早饭吃了吗?石大厨今天做了四川泡菜,泡的仔姜和豇豆,配玉米粥绝了!他看到万昀,立刻热情地拍着对方肩膀,力道大得让万昀都踉跄了一下,万队,等下我带你们去看侦察中队的无人机,陈木崖刚改装的鹰眼-3型,能挂四枚手榴弹,精准度比以前提高了三成!

袁鹰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数据和热力图。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透着冷静:刚收到侦查报告,东边三公里发现小规模尸群移动,大概五十只左右,其中有三只速度型变异体,移动速度每秒八米,威胁等级中等。他抬眼看向沈磊,等待指示,沈参谋长,要不要派小队清剿?正好测试下新配发的电击弩实战效果。

沈磊看着平板上的热力图,手指在下巴上轻轻敲击,沉吟片刻道:让搜救中队的万宝路带一个班去,练练新装备。告诉他尽量抓活的,陈医生说需要几只变异体做解剖研究,看看它们的肌肉组织有什么新变化。他转向万昀,做了个的手势,正好让你们看看基地的常规作战流程,从发现目标到部署行动,整个流程不超过十分钟。

一行人走出指挥中心时,阳光已经驱散了薄雾,天空蓝得像块透明的玻璃。基地的街道上渐渐热闹起来,穿着工装的工人推着满载零件的推车走向生产区,车轱辘碾过路面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背着书包的孩子们嬉笑着跑向临时学校,书包上挂着用瓶盖做的装饰品,叮当作响;街角的广播里播放着基地新闻,通报着昨天的物资消耗和今天的生产计划,女播音员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侦察中队的驻地在基地东北部,几排迷彩帐篷前停放着十多辆改装摩托车,车把上都架着小型雷达,车身涂着迷彩,车座后面绑着防水帆布包,里面装着侦查设备。大伟指着其中一辆车身线条流畅的摩托车,兴奋地介绍:这是庄士凡改的,发动机是从报废跑车里拆的,最高时速120公里,油箱里加了特制添加剂,能跑五百公里不熄火。上次我骑它追一只速度型变异体,在废墟里绕了三圈就把它堵在死胡同里了。

他掀开旁边的帐篷,里面整齐排列着二十多架无人机,从巴掌大的侦察机到翼展两米的攻击机应有尽有。架子上还挂着各种配件,电池、摄像头、弹药包分类摆放,标签清晰。这架是,袁鹰拿起架中型无人机,机翼下挂着四个小巧的金属罐,里面是催泪瓦斯,对付聚集的丧尸特别管用。一周前在百货大楼,我们用三架对着地下停车场通风口释放瓦斯,五分钟就把里面的尸群逼出来了,省了不少事。他调出平板上的视频,画面里丧尸们互相推搡着冲出停车场,正好撞进早已布好的火力网。提到无人机,袁鹰特意补充道,这些都是陈木崖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