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槐树下有人家 > 第40章 月下无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样的月光,也照耀在王掌柜家的院子里。

两年了,村子里的情况越来越差。

五岁的王瑞芝坐在月光下的院子里,正在给王掌柜脱下来的破棉袄挤虱子。

溜着棉袄缝,里面挤挤挨挨的,爬满了或是灰白色,或是红褐色的会移动的小点点。王瑞芝没多犹豫,小小的手一个一个捏过去。微弱而清脆的“噼噼啪啪”声在她手中响起。

王掌柜以前很爱干净的,王瑞芝还记得他以前还在清河府时,每天出门前都要正衣冠,梳头发。回家以后进屋前,总是要妈给他用扫炕笤帚浑身上下扫一遍才行。

现在,这爬满虱子的破棉袄却成了王掌柜的日常。

不只是王掌柜,全村的人都是这样的。

小鬼子今天扫荡,明天偷袭的,活着的人们每天疲于奔命。存活下来,成为大家唯一的目标时,其它的事情,全都是小事了。

村子外面早就建起了小鬼子的碉堡,孩子们也早就不敢在村子里玩闹了。有时候大白天,从自家院子里一抬头都能看到鬼子的膏药旗。有风的时候,那旗子迎风展开,像是所有人最残酷的噩梦。

爹妈也不再有笑颜了。

王老汉去年腊月里,没了……

饿的,加上累的。王掌柜真的把他葬在了柱子边上,挨着王瑞芝奶奶的墓。好歹是在一块了。

王瑞霞和王瑞林也更加沉默了。王瑞芝有时候想找姐姐和哥哥说说话,可是往往却是三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韩奶娘还在尽心竭力地伺候着梁绮芬,和她家大小姐杨静仪。

可是韩奶娘总觉得,自那年除夕,小小姐投井以后,梁绮芬的精神就不大对劲了。平时看着好像除了不再注重打扮以外,没什么不一样的。但是一听到警戒说鬼子来了,梁绮芬就开始不受控制的打摆子,连基本的穿鞋走路都费劲。

如果不是王掌柜和王魏氏时刻注意着她们这边的情况,第一次碰到梁绮芬这样的时候,韩奶娘三人差点就交待在那次鬼子扫荡的刺刀下了。

王老汉没前一个月,程国梁收到了八路军那边传来的消息,鬼子的封锁越来越严了。好些之前驻扎了八路军小队的村子,全村的老少男人都被鬼子撵上,去给他们修碉堡去了。

被拉走的人,再没有回来的。

上面让程国梁一定要小心,因为他离鬼子的王兰镇据点最近。之前靠着他的引领,八路军扰袭过好几次王兰镇据点,截过好多次鬼子的物资。后来鬼子起了疑,程国梁都是在鬼子搜到王掌柜他们村子之前,就跑去大山附近折腾点响动出来,吸引鬼子的火力。

自从鬼子开始扎篱笆,限制所有人的行动开始,程国梁就知道不能再在一个村子里待着了。他也随着壮大了的游击队队伍,开始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日子。

偶尔游击队回来村子这边活动,程国梁还会过来看看大家。

刘大牛,那个憨货在有一次听到消息,说之前给他做狼皮手套的大娘家里,因为收留了八路军一个受伤的干部,被村子里的人出卖给鬼子。结果就是,一家子连狗都没留,被鬼子杀了个干净。

刘大牛当时并没有太多的表情,仍是他那副好像天塌了也不怕的样子。

晚间,王瑞芝就看到他偷偷摸出了家门。临走时还扭头冲着王瑞芝比了一个“嘘”的手势。

第二天,刘大牛一身是血的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看着比刘大牛还壮实的男人。那男人和程国梁寒暄几句,就带着刘大牛走了。

程国梁说,那个男人是武工队的,去杀叛徒的时候,碰上了自己摸过去的刘大牛。然后,就看上刘大牛的沉稳和狠辣了。以后,刘大牛就跟着他们去各地杀叛徒和汉奸去了。

崔满仓也加入了游击队。之前,八路军在自卫队设立了党支部,派驻了政委和指导员。崔满仓就在那时入了党。然后彻底加入了八路军的游击队。

时不时的,崔满仓也能在附近有任务时,摸回家里看看大家。

最后来的那次,正赶上王老汉咽气。

看到崔满仓回来,王老汉回光返照,躺了那么久以后终于坐了起来,拉着崔满仓叮嘱了半晌,最后说了一句:“俺能安心去见你爹娘了。”就再没了动静。

家里没人敢哭出声。都这样,谁家死了人也不敢哭出声。都怕招来小鬼子。

崔满仓只来得及匆匆忙忙地给王老汉擦洗了一下,就赶紧走了。

哦,对,范先生那年被救回来了。崔满仓引的路。找见范先生的时候,小老头被折磨的没了人样,也还是咬着牙不屈服。

回来以后,身子其实已经垮了。只是,他拖着垮了的身子,还给八路军的卫生员讲了一段时间的中医课。

有空闲的时候,还把杨老爷偷偷从鬼子那边默写出来的一些文字翻译了出来。给抗日力量提供了不少重要的情报。

劳心劳力的,只拖了一年时间,也没了。

杨老爷,还是每日游走在危险的边缘。据刘大牛有一次送完信儿回来说,杨老爷之前那一头黑黑的头发,半年时间就全白了。

也不知道他下了多少力气,还偷偷的学会了鬼子文的写法。虽然看不懂,但是看过之后,可以默写出来了。拿给能看懂的人看了,着实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日子,好像越过越艰难。五岁的王瑞芝记不得自己上一次笑,是什么时候了。

对了,就连村子每家每户都有的枣树,结了枣子以后,都被鬼子盯死了。一旦成熟,就要被他们都抢走的。

那是村里孩子们唯一能盼到的一点甜味儿了。

反抗无门的孩子们,只能在被鬼子逼迫去打枣子的时候,把打枣的杆子在茅坑里沾一沾,然后用沾着屎的那头去打枣。

鬼子抢走枣子以后,夜里,孩子们再悄悄的爬到树上,试图找出一两个结得比较顽固的枣子,用来甜甜嘴也好。

再艰难的日子,人们也都在努力着,努力的让自己活着。

杜承礼见到杨老爷了。

听说杨老爷看到儿子那张黑白的半身照时,眼眶直接红了。

探望过杨老爷之后,世界上就再没有了叫做杜承礼的人。

八路军的特务连里,多了一位叫做向阳生的文化教员。

向阳生躺在连队的大火炕上时,想起了以前和杨绍云在学校斋舍的日子。感受到了八路军的激情,和比中央军不知道强多少倍的抗日热情,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决定,是一生中最最正确的了。

高泷的月光下,杨绍云长长的舒了口气儿。

他刚才通过奶兄韩长贵的帮忙,从姨母家后门进了院子。

迎头碰上了正低头哈腰,引着军政府官员们往堂屋走去的马德钧。

皎洁的月光照在杨绍云的脸上,好似给了他力量一般,让他根本没有任何犹豫胆怯。直勾勾地盯着众人,杨绍云开口道:

“姨丈,哦,不,未来老丈人。绍云毕业了。久不见姨母和未婚妻,甚是想念。绍云今晚不请自来,还望姨丈莫要见怪,体谅体谅小婿这颗少年慕艾之心吧。”

看着马德钧那青青紫紫的脸色,杨绍云突然觉得,这家伙,其实也没有那么厉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