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象牙之塔 > 第113章 保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叶凡下定了决心,要将“跑部钱进”作为打破清源县发展瓶颈的突破口。

他亲自挂帅,组建了一个精干的工作专班,成员包括分管财政、发改、交通、农业的副县长以及相关科局的一把手。

出发前,他召集专班开了动员会,要求每个人必须把自己分管领域的情况吃透,把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扎实,把清源县的困难和决心表达充分。

“我们这次去省城,不是去哭穷,更不是去要饭!”叶凡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语气铿锵,

“我们是去汇报工作,是去争取支持,是去为清源几十万老百姓的未来寻找出路!我们要让省里的领导、省直的部门看到,清源县的班子是想干事、能干事,也是值得支持的!”

他亲自审核修改每一份汇报材料,确保数据准确、逻辑清晰、重点突出。针对不同部门,准备了不同的侧重点:

向发改委和交通厅,重点汇报偏远乡镇交通瓶颈对民生和发展的制约,以及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迫切性;

向财政厅,则着重阐述整合资金、创新投融资模式的思路和风险管控措施;

向农业农村厅,展示清源特色农业的发展潜力和带动农民增收的美好前景。

准备工作就绪,叶凡带着专班,驱车直奔省城。他们没有住高档酒店,而是选择了一家离省委省政府办公区较近的普通宾馆,方便随时出动。

接下来的几天,叶凡像上了发条一样,带着队伍穿梭于各个省直部门。

他放下县长的架子,以一个学生的姿态,虚心听取各处室负责同志的意见和建议;

他以一个实干者的诚恳,详细汇报清源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

他更以一个地方主官的责任担当,直面问题,不回避困难,但也充分展示破解难题的决心和思路。

在省发改委,他带着交通局的同志,堵住了分管基础设施投资的副厅长,利用汇报的间隙,详细说明了山泉乡道路硬化的特殊困难和巨大意义,恳请将其纳入明年省道改造的补充计划;

在省财政厅,他与分管预算的副厅长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深入交流,详细解释了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和监管机制,争取省级财政以奖代补资金的支持;

在省农业农村厅,他不仅汇报了特色农业项目,还特意提到了在山泉乡调研时看到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希望能争取一些特殊的帮扶政策……

他的务实、专业和真诚,打动了不少省直部门的干部。有人私下说:“这个清源县新来的叶县长,跟以前来的领导不太一样,不光是来要钱的,是真带着想法和干劲来的。”

当然,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吃闭门羹、被敷衍搪塞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为了见一个关键部门的处长,他们需要在办公室门外等上一两个小时。随行的干部难免有些气馁,但叶凡总是鼓励大家: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倍努力!一次不行,我们就来两次,两次不行,就来三次!”

他的执着和韧性,感染了整个团队。

这天下午,在结束了又一个部门的拜访后,叶凡让其他同志先回宾馆休息整理资料,自己则想去省委大院旁边的书店买几本关于县域经济和公共管理的书籍。

就在他走出书店,准备过马路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唐若雪。

她正从对面的省法律援助中心走出来,手里抱着一摞厚厚的卷宗材料,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步伐依旧坚定。

两人隔着车流,再次不期而遇。

这一次,唐若雪没有立刻移开目光。她看着叶凡,他比上次在山泉乡见到时,似乎清瘦了一些,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但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和专注,那是一种肩负重任、全力冲刺的人才有的状态。

叶凡也看着她。她依然是那副为理想奔忙的样子,仿佛不知疲倦。

绿灯亮了。车流暂停。

唐若雪抱着卷宗,穿过马路,走到叶凡面前。

“叶县长。”她率先开口,声音平静。

“唐律师。”叶凡点了点头,“来省里办事?”

“嗯,一个法律援助案件的协调会。”唐若雪简单回答,目光扫过他手中提着的书店袋子,里面露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的书脊。

她顿了顿,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道:“听说清源最近动作很大。”

“困难也很大。”叶凡坦然承认,没有掩饰,“正在想办法。”

唐若雪沉默了一下,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熟悉、如今却已走上完全不同道路的男人。

她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巨大的压力和不容退缩的决绝。

这与她记忆中那个在法学院意气风发的青年,或者后来那个在权力场中小心翼翼、日渐沉默的秘书,都截然不同。

“保重。”她最终只说了这两个字,便抱着卷宗,与他擦肩而过,汇入人流。

叶凡站在原地,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的这两个字,似乎比任何客套的寒暄都更有分量。

他没有时间过多沉浸于个人情绪。省财政厅那边刚刚传来消息,厅长明天上午有一个空档,可以听取他们关于产业引导基金的专题汇报。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机会!

他立刻赶回宾馆,召集专班成员,连夜再次打磨汇报细节,模拟可能遇到的问题,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天上午,汇报异常顺利。叶凡清晰的思路、扎实的数据、以及对潜在风险充分预估的坦诚态度,给财政厅长留下了深刻印象。

厅长当场表示,清源县探索产业引导基金的做法具有创新性,省财政可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支持,同时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多种投融资模式。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消息传回清源,全县振奋。叶凡并没有被初步的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后续还有大量的落实工作。

他继续带着团队,奔走在各个部门之间,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拓荒者,为清源县的发展,一寸一寸地开拓着空间。

“跑部钱进”的路上,充满了艰辛与不确定性,但叶凡相信,只要方向正确,只要永不言弃,就没有撬不开的冻土,就没有跨不过的关山。

而那个在省城街头与他两次短暂交汇的身影,则像一道无声的注解,提醒着他,在这条充满现实算计的征途上,还有一些东西,值得永远珍藏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