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神豪秘书系统之百姨百顺 > 第363章 登顶不忘反哺情,育才蓄力谋万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3章 登顶不忘反哺情,育才蓄力谋万世

跻身世界前十企业的辉煌,如同在林氏帝国这座已然巍峨的宫殿穹顶,镶嵌上了最璀璨的明珠,光芒耀眼,举世瞩目。然而,站在这前所未有的高度,林羽的目光却并未停留在脚下的荣耀之上,反而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支撑这座帝国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不仅仅是超前的技术与庞大的资本,更是脚下这片土地所孕育的人才、以及整个社会生态的健康与活力。

一份份由欧阳倩整理、经由智囊团反复论证的宏观社会报告,被悄然送至林家沟子的书房。报告中清晰地指出了当前龙国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隐忧:部分极具创新潜力的中小科技企业因资金短缺、资源匮乏而举步维艰,如同星火,随时可能熄灭;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乡村的义务教育资源依然薄弱,许多孩子的天赋因教育不公而被埋没;而随着产业升级加速,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工人缺口日益扩大,成为制约许多领域,包括林氏自身未来发展的潜在瓶颈。

林羽合上报告,走到窗边,望着院子里追逐嬉闹的几只土鸡,目光悠远。他想起自己起步时的艰难,想起林家沟子这片土地给予他的质朴与坚韧,也想起了“蓝星”历史中,那些基业长青的伟大组织,无不是将自身命运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

“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方能生生不息。”一个更加宏大、更具社会责任感的战略蓝图,在他心中缓缓铺开。

数日后,林氏集团正式对外宣布,设立总规模高达千亿级别的“林氏启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该基金并非简单的风险投资,而是旨在系统性、长期性地扶持那些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拥有核心技术或独特商业模式、但面临资金和市场困境的中小科技企业。基金不仅提供低息甚至无息的贷款和直接投资,更关键的是,将开放林氏集团的部分研发平台、测试资源、供应链渠道乃至市场资源,为这些“幼苗”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赋能支持,帮助它们规避创业初期的诸多陷阱,加速成长。消息一出,整个龙国的科技创新圈为之振奋,无数在困境中挣扎的创业者,仿佛看到了穿透乌云的光芒。

与此同时,早已运作多年的“林氏慈善基金会”宣布启动“基石计划”,将每年投入巨资,定向用于支持龙国中西部、农村及偏远地区的义务教育事业。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捐建或修缮校舍、设立奖助学金激励优秀师生、捐赠图书和教学设备、资助特岗教师和支教项目、并利用林氏文娱的资源,开发优质的线上教育内容,弥合城乡之间的数字教育鸿沟。林羽深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国家储备未来人才的基石,这项投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而最为引人注目,也最能体现林羽长远布局的,是林氏集团宣布将投资兴建一系列覆盖全国主要产业聚集区的“林氏卓越技术学院”。这些学院并非传统的学历教育机构,而是瞄准前沿产业需求,与林氏及其生态伙伴企业的实际生产研发紧密结合,开设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集成电路、数字化运营等紧贴市场脉搏的高技能专业。学院将聘请业界顶尖的工程师、技术专家担任导师,采用最先进的实训设备,实行“理论+实践+项目制”的培养模式,学制灵活,目标明确——为企业,首先是为林氏自身,但也为整个行业,批量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极强动手能力的“工匠型”人才和应用型工程师。毕业生将直接获得进入林氏及其合作企业工作的优先通道,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

这三项举措,如同三根坚实的支柱,共同支撑起林氏帝国反哺社会、布局未来的责任与雄心。

“启明基金”点燃创新的星火,培育未来的产业生态伙伴;“基石计划”夯实教育的根基,从源头提升国民素质,为长远发展蓄力;“卓越技术学院”则直接打通人才供给的“最后一公里”,为林氏乃至国家的产业升级,储备最急需、最对口的生力军。

这些举措,在集团内部也获得了高度认同。无论是欧阳倩这样的核心高管,还是秦悦、苏瑶等负责具体业务板块的负责人,都深刻理解到,这并非简单的慈善或公关行为,而是林羽在为 progress 规划一条更加可持续、更加根深叶茂的发展路径。一个健康、有活力的社会生态,一个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才是林氏帝国能够抵御任何风浪、保持长久繁荣的真正护城河。

progress 的航船,在抵达一个辉煌的港口后,并未停泊休憩,而是开始了新一轮的、更为深远的航行。它不再仅仅是一艘追求自身利益的商业巨轮,更开始主动承担起梳理航道、培育海域、引领船队的责任。这一切决策的源头,依旧来自于林家沟子那间安静的书房,来自于那个每日与泥土、庄稼为伴,心中却装着星辰大海与万家灯火的年轻人。帝国的根基,在无声无息中,向着社会的最深处扎去,愈发稳固,也愈发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