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潮汐陷落 > 第26章 救援与抉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救生艇的引擎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咆哮,像一只离弦的箭,划开“江渝号”周围相对平静的水域,一头扎进前方无边无际的、被黎明前最深沉黑暗笼罩的洪泛区。艇身剧烈颠簸着,冰冷的浪花不断扑打在陆锋等人紧绷的脸上和防水服上,刺骨的寒意瞬间穿透衣物。

陆锋紧握方向盘,双目如炬,死死盯着前方。强光探照灯的光柱在汹涌的水面上来回扫射,试图穿透雨幕和黑暗,锁定那个遥远而微弱的求救信号源。陈海持枪蹲在艇首,身体随着波涛起伏,却稳如磐石,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水面,警惕任何可能的危险。老赵守在引擎旁,随时准备应对机械故障。那名渔民紧抓船舷,凭借多年水上经验判断着水下暗流。张伟则蜷缩在艇尾,双手死死抱着无线电对讲机,脸色惨白,嘴唇不住哆嗦,每一次颠簸都让他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

“左满舵!避开那堆漂浮物!”陈海突然低吼。

陆锋猛打方向,救生艇险险擦过一大片缠绕着塑料布和烂木板的杂物堆。水下情况错综复杂,淹没的房屋屋顶、倾倒的车辆、断裂的树木……都成了隐藏的杀手。航行变得异常艰难,速度根本提不起来。

对讲机里传来林舒焦虑的声音:“陆锋!情况怎么样?能看到信号源吗?”

“还在接近!能见度太差!保持通讯!”陆锋简短回应,不敢分神。

随着距离拉近,那个闪烁的SoS光点逐渐变得清晰了一些。它似乎来自于一片地势稍高的区域,隐约能看到几栋被淹到二三层的居民楼轮廓,像几座绝望的孤岛。光点就在其中一栋楼的楼顶闪烁。

“目标在三点钟方向,那栋白色楼房的楼顶!”陈海确认道。

“小心靠近!注意楼体周围的水下障碍!”陆锋降低引擎转速,救生艇缓缓向那栋楼驶去。

靠近后,景象更加触目惊心。楼房周围的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生活垃圾和破碎的家具,水位几乎淹到了三楼窗户。楼顶的边缘,依稀能看到几个人影在晃动,看到救生艇的灯光,他们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发出微弱的呼喊声。

“救命!救救我们!”声音被风雨声撕扯得断断续续。

陆锋将救生艇小心地停靠在楼体一侧相对稳固的阳台附近。陈海率先抓住裸露的钢筋,敏捷地攀爬上去,迅速确认楼顶安全。老赵抛出绳索,固定好小艇。

楼顶上的幸存者一共有五人:一对看起来六十多岁的老夫妇,相互搀扶着,冻得瑟瑟发抖;一个抱着婴儿的年轻母亲,脸色憔悴不堪,婴儿的哭声微弱得像小猫;还有一个穿着保安制服的壮实中年男人,他手里拿着一个强光手电,正是他在发送求救信号,但他的一条胳膊似乎受了伤,用撕破的衣服简单包扎着,血迹斑斑。

看到全副武装的陆锋等人,他们如同看到了救世主,激动得语无伦次。

“谢谢!谢谢你们!我们还以为……以为死定了……”老爷爷老泪纵横。

“孩子……孩子发烧了……求求你们,救救孩子……”年轻母亲哭着将怀里的婴儿递过来。

陈海和老赵迅速帮助这些人转移到救生艇上。空间顿时变得拥挤不堪。陆锋快速扫视了一下这些新面孔,尤其是那个受伤的保安和虚弱的婴儿,心沉了下去。救援比预想的顺利,但带回去的负担也更重了。

“你们是什么人?怎么困在这里的?”陆锋一边协助转移,一边快速询问。

受伤的保安喘着粗气回答:“俺是这小区的保安……老王。洪水来时没跑出去,困在值班室了。后来水涨到三楼,俺砸开天台门,发现了这老两口和她们娘俩躲在楼上……俺就用值班室的手电……一直闪……”

他指了指那对老夫妇和年轻母亲。老夫妇是这里的住户,儿子儿媳在外地,生死未卜。年轻母亲是独自带孩子在家,丈夫出差了,联系不上。

“这附近……还有别人吗?”陆锋问。

老王摇摇头,眼神黯淡:“没了……俺们喊了好几天……刚开始还能听到别处有人叫,后来……都没声了。水太大了……好多楼都塌了……”

情况明了。这是附近仅存的幸存者。

“立刻返航!”陆锋下令。救生艇载着五名新成员,调转方向,朝着“江渝号”的方向艰难驶回。返程的路同样危机四伏,而且因为超载,艇身吃水更深,航行更加不稳。张伟几乎要晕过去,死死闭着眼睛。婴儿的哭声和老人的呻吟交织在一起,气氛压抑而沉重。

当“江渝号”巨大的黑影终于在雨幕中显现时,船上留守的人都松了一口气。但看到救生艇上多出来的五张陌生面孔,尤其是那个哭声微弱的婴儿和需要搀扶的老人时,林舒、王楠等人的脸上在浮现出同情的同时,也掠过了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

人员转移上船的过程又是一阵忙乱。王楠立刻接手了发烧的婴儿和受伤的保安老王,进行紧急处理。林舒和周毅帮忙安顿惊魂未定的老夫妇,给他们分发毛毯和热水。那对逃难夫妻中的女人,看到婴儿,母性本能被激发,也主动上前帮忙照顾。

船舱内的空间顿时显得更加拥挤,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无形中绷得更紧了。新来的五人占据了原本就有限的干燥区域,带来的不仅是五张需要吃饭喝水的嘴,还有一个急需药品的婴儿和一个需要医疗资源的伤员。

张伟一回到相对安全的船舱,就瘫坐在地上,抱着膝盖,眼神空洞地望着新来的幸存者,嘴里喃喃道:“五个……又多了五个……吃的……药……”

他的低语虽然轻,却在安静的船舱里显得格外刺耳。一些原本就对救援持保留态度的人,脸色也变得不太自然。资源的压力,像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老赵清点了一下带回的少量从楼里搜刮到的物资——几瓶未开封的矿泉水和一些受潮的饼干,杯水车薪。他走到陆锋身边,压低声音:“锋子,人救回来了是好事……但咱们的家底,你清楚。特别是药品,王楠那边……”

陆锋沉默地点了点头。他何尝不知道眼前的困境。他走到王楠身边,看着她熟练地给婴儿进行物理降温,给老王的伤口清创。

“情况怎么样?”陆锋问。

王楠抬起头,眉头紧锁:“婴儿是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烧,需要抗生素和退烧药,我们带的儿童用药很有限。老王的伤口感染严重,需要清创缝合和更强的抗生素。我们的库存……撑不了多久。”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而且,长期缺乏维生素和营养,老人和产妇的身体也很虚弱。”

现实的问题,冰冷而残酷地摆在了面前。救援的冲动过后,是更加沉重的生存压力。

陆锋走到船舱中央,目光缓缓扫过所有人——原有的团队成员,以及刚刚获救、眼中还残留着恐惧与感激的新成员。他知道,必须立刻统一思想,否则刚刚凝聚起来的团队可能从内部产生裂痕。

“人,我们已经救回来了。”陆锋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从现在起,他们就是我们中的一员。”

他看向张伟,以及那些面露难色的成员:“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食物、药品、空间。每一个问题都是现实的,致命的。”

“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如果我们今天因为担心消耗而见死不救,那么明天,当我们自己陷入绝境时,谁还会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这支队伍,能在这末日里走下去,靠的不是囤积了多少物资,而是我们还能不能称之为人!”

他的目光落在那个被母亲紧紧抱着的、脸色潮红的婴儿身上,落在相互依偎的老夫妇身上,落在忍着伤痛、仍努力想帮忙的保安老王身上。

“多一个人,是多一张嘴,但也可能多一双手,多一份力量,多一个活下去的理由!”陆锋的声音在船舱里回荡,“老王熟悉附近地形,老伯大妈有生活经验,这位母亲能照顾孩子!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计较得失,而是如何团结起来,利用现有的一切,争取更大的生存机会!”

他停顿了一下,下达了新的指令:“王楠,全力救治伤员和孩子,优先保障他们的用药。林舒,重新核算和分配所有食物、饮用水,制定严格的配给制度,从我开始,所有人一律平等。老赵,陈海,加强警戒和巡逻,确保安全。周博士,张伟,继续尝试对外联络,同时想办法利用船上可能找到的材料,看看能不能搞出简单的雨水净化装置!”

一连串的命令,将众人的注意力从无谓的焦虑拉回到了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上。求生的本能和刚刚被唤醒的责任感,暂时压倒了自私的恐惧。

新来的幸存者感受到这份接纳和担当,老夫妇流着泪道谢,年轻母亲抱着孩子深深鞠躬,保安老王挣扎着想站起来行礼,被陈海按住了。

团队在经历了短暂的动摇后,再次被拧紧。但陆锋知道,资源的匮乏是客观存在的,矛盾只是被暂时压制。他们必须尽快找到新的出路,否则,这座钢铁孤岛,迟早会因为内部的压力而分崩离析。

他走到舷窗边,望着窗外依旧灰暗的天空和无边的水域。救援完成了一个道德命题,却开启了一个更严峻的现实难题。下一步,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