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以祝由镇百邪! > 第287章 郡王北巡狩,直捣黄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7章 郡王北巡狩,直捣黄龙

太后懿旨既下,安平郡王奉旨巡视北庭、朔方,便成了定局。消息传出,朝野反应各异。以安平郡王为首的守旧宗室及部分官员弹冠相庆,认为这是压制秦、陆、郑联盟的绝佳机会。而风阁与天策府这边,则笼罩在一片凝重的气氛之中。

安平郡王离京那日,仪仗颇为隆重。依制,郡王出行,应有属官、护卫相随。安平郡王此番更是奏请,点了都察院一位素以“耿直敢言”闻名的御史、兵部一位职方司主事(非秦啸岳嫡系),以及两名宗室子弟作为随行参赞。其护卫除郡王府本府兵丁外,太后还特旨从金吾卫中拨了一队精锐骑兵扈从,名为保护,实亦有监视之意,可见太后心思之缜密。

郑远、秦啸岳率百官于城外长亭相送,场面文章做得滴水不漏。安平郡王身着郡王朝服,满面红光,与郑远把酒言欢,言语间皆是“体察边情”、“宣示皇恩”的冠冕之词,然其眼底深处那一抹志得意满与算计,却难以完全掩饰。

“郑相、太尉放心,老夫此行,定当秉公处置,将边镇实情,一一奏报太后与陛下。”安平郡王捋须笑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

郑远神色平静,拱手道:“王爷老成谋国,自是稳妥。北庭、朔方将士,皆乃国之干臣,还望王爷多加体恤。”

秦啸岳则只是冷哼一声,抱拳一礼,并未多言。

送走安平郡王,返回风阁的路上,秦啸岳忍不住怒道:“这老匹夫,分明是去找茬的!灵生、明心在边境浴血奋战,他却要去‘体察实情’!岂有此理!”

郑远目光深远,缓缓道:“太尉稍安勿躁。他既然去了,我们便让他看,让他查。北庭、朔方经此一战,正需休整补充,各项事务千头万绪,有些许疏漏亦在所难免。只要大节无亏,他便抓不住致命把柄。况且……他在明,我们在暗。他此行的一举一动,未必不在我等眼中。”

他早已通过兵部驿传系统和玄枢阁的隐秘渠道,向灵生、明心发出了密信,告知他们安平郡王北巡之事,嘱咐他们小心应对,以“礼”相待,凡事依律而行,不留人口实。同时,沿途州府乃至北庭、朔方军中,亦有忠于朝廷或与秦、陆关系密切者,会密切关注安平郡王一行人的动向。

就在安平郡王离京的当夜,天策府内,陆昭与沈青桐正在做最后的部署。百花阁那栋小楼的监控已持续多日,基本摸清了其内部守卫换班规律以及那几位“幽冥道”祭司的活动时间。

“不能再等了。”陆昭决然道,“安平郡王离京,城内某些人的注意力或被吸引。此时动手,或可攻其不备。必须在他们察觉或转移之前,拿下那栋小楼里的人,拿到他们与圣教勾结、炼制邪物的铁证!”

沈青桐点头:“我已准备好应对‘血髓蛊’和可能邪术的药物与符箓。玄枢阁好手亦已调配完毕。”

“行动定于明夜子时。”陆昭下令,“由我亲自带队,青桐你在外围策应,防止有人逃脱或狗急跳墙,引发骚乱。京兆府那边已打好招呼,届时会对平康坊进行宵禁,隔绝内外。务求一击必中,人赃并获!”

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罩向了那夜夜笙歌、内藏污秽的百花阁。

北庭都护府,灵生与明心接到了朝廷嘉奖的明旨和补充兵员粮饷的批复,同时也收到了郑远与父亲的密信。

明心看完,剑眉倒竖:“那老家伙要来巡视?怕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大哥,咱们怎么办?”

灵生相较于弟弟,更为沉稳,他沉吟道:“父亲和郑相所言有理。我等行得正,坐得直,怕他何来?他要看,便让他看。军中操练、城防修缮、粮秣簿册,皆按律例对他开放。只是,核心军机及我军应对突厥之策,需严格保密。他若问及鹰嘴山之战细节,便按军报所言应答,不多一分,不少一厘。”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同时,令斥候加大侦查范围,严密监视黑狼部残部及突厥王庭动向。我们手握战功,只要边境不起大的波澜,他便挑不出大的错处。反之,若他此行期间,边境因他掣肘而生乱,其责更大!”

兄弟二人商议已定,一方面下令全军整肃军容,准备迎接“巡视”,另一方面则外松内紧,加强战备,不给任何人可乘之机。

安平郡王离京后,其王府与宫内王公公的联络并未中断。一封密信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了王公公手中。

信中,安平郡王叮嘱王公公,在他离京期间,需密切关注风阁与天策府动向,尤其是郑远和陆昭,看看他们是否会因自己北巡而有所异动。同时,要继续在太后面前,不动声色地强化“权臣势大”、“需加制衡”的印象,并可适时提及百花阁那位光禄大夫乃“敦厚长者”,其产业若受无端滋扰,恐寒了老臣之心云云。

王公公心领神会,知道安平郡王这是要他在京城稳住阵脚,看好家,同时为百花阁那边提供一层无形的保护。

然而,无论是安平郡王还是王公公,都未曾料到,陆昭的刀,已经悬在了百花阁的头顶,即将落下。

安平郡王的北巡,拉开了朝堂正面博弈的新序幕;北庭兄弟严阵以待,以不变应万变;而长安城内,一场针对邪教核心据点的雷霆行动,已悄然准备就绪。三方势力,在两个战场,即将展开新一轮的激烈碰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