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以祝由镇百邪! > 第214章 铁腕肃内,边勋灼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4章 铁腕肃内,边勋灼人

紫宸殿内,武皇帝端坐于御案之后,面前摊开着来自北庭的最新战报以及内卫关于沈青桐伤势与那枚神秘木珠的初步调查报告。她的指尖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如同她此刻冷静盘算的心跳。

“传旨。”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侍立一旁的秉笔宦官立刻躬身聆听。

“其一,礼部主客司郎中周延、员外郎孙淼,玩忽职守,纵容奸商,有负圣恩,即刻革职查办,交由刑部审讯。其空缺,由秘书监少监苏婉儿暂代郎中一职,负责整顿胡商事务,厘清贡赋章程。”这道旨意,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直接切向了为西域可疑胡商提供庇护的环节,同时将立场坚定、能力出众的苏婉儿安置到了关键位置,既是对清流的扶持,也是对崔明堂一系的敲打。

“其二,兵部武库司,军械管理混乱,账目不清,着即由兵部侍郎(非崔明堂派系)牵头,会同御史台,进行内部稽核,凡有亏空、流失,无论涉及何人,一查到底!”此举名为整顿兵部,实则是将矛头指向了可能存在的军械流失漏洞,进一步压缩河北藩镇获取违禁军械的渠道。

“其三,”武皇帝目光转向那份关于沈青桐的密报,“太医署全力救治陆夫人,所需药材,无论珍稀,皆由内帑支取。着内卫协同,调查那枚木珠来源,务必查明其与西域邪教之关联。”

一道道旨意发出,通过中书省风阁(尽管崔明堂内心抵触,却不敢明着对抗皇帝明确的整顿命令)草诏,门下省鸾台(王珩虽心中忐忑,但皇帝此次针对的是具体部门官员,并未直接指向他,他亦不敢在程序上阻拦)审核,迅速下发至尚书省执行。

朝堂之上,顿时风声鹤唳。

礼部主客司被直接开刀,郎中、员外郎下狱,让所有与河北、西域有牵连的官员都感到脖颈一凉。新任右相李景隆(宗室亲王)依旧是和事佬姿态,在朝会上对皇帝的决策表示拥护,但私下里却对前来探听口风的官员表示“陛下肃贪之心坚决,诸位还需谨言慎行”,试图维持表面的平衡。

崔明堂面色如常,甚至在朝会上还附和了几句“陛下圣明,正该如此整顿纲纪”,但回到风阁值房后,脸色瞬间阴沉如水。他意识到,武皇帝正在利用沈青桐遇袭和边关战功引发的关注,一步步剪除他的羽翼,而且动作快、准、狠!苏婉儿被安插到礼部主客司,无疑是在他眼皮底下钉下了一颗钉子。

“不能再等了……”崔明堂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对心腹中书舍人低声道,“让那边加快动作,必须在北庭再有‘大功’传来之前,把陆昭的案子坐实!还有,想办法找到沈青桐藏起来的那份原件!”

北庭边关

灵生与明心兄弟二人,化悲愤为力量,将对父母的担忧与对奸臣的怒火,尽数倾注到了军事行动之中。灵生以游骑将军之权,整合麾下精锐,明心则以昭武校尉之职,亲率斥候先锋。兄弟二人配合无间,一明一暗,对边境地区的蛮族残余势力以及与河北有勾连的部落,发动了疾风骤雨般的打击。

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防御和击溃战,而是采取了更加积极主动的战术。明心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敏锐的直觉,数次率小队深入不毛,精准定位敌人巢穴和物资囤积点。灵生则统筹大局,调动主力,进行雷霆扫穴般的围剿。

捷报如同雪片般飞向北庭都护府和长安兵部:

“朔风营游骑将军灵生、昭武校尉明心部,于黑石滩歼敌两百,俘获与河北往来密信三封!”

“昭武校尉明心率斥候潜行百里,焚毁蛮族囤积粮草据点一处,截获西域制式兵器五十余件!”

“游骑将军灵生设伏断头谷,大破蛮族主力一部,斩首三百余级,缴获战马辎重无数……”

这一连串扎实、迅猛的战功,不仅彻底肃清了北庭边境的威胁,更缴获了大量指向河北藩镇与西域势力勾结的实物证据!其战功之显赫,动作之迅速,让整个北庭都护府为之侧目,都护大人亲自上书兵部,为灵生、明心及所属将士请功,言辞恳切,极力赞扬。

这份来自边关主帅的强力背书,让兵部尚书再也无法坐视。他亲自拿着北庭都护府的请功文书和一系列战报,前往风阁,态度强硬地要求重新拟定对灵生、明心的封赏,直言若再行压制,恐边军将士心寒,他兵部也无法向浴血奋战的儿郎们交代。

与此同时,门下省给事中郑远,也联合了几名同样关注此事的御史,再次上书,以“边功赫赫,国朝楷模,岂可因私废公”为由,敦促朝廷尽快落实封赏,以安军心。

朝堂之上,要求重赏灵生、明心的声音,因这一连串无可辩驳的战功和边帅的支持,逐渐形成了不小的声势,甚至压过了崔明堂一系试图操控舆论的努力。

长安,某处隐秘的安全屋内。

昏迷数日的沈青桐,在太医署高手不惜珍稀药材的救治下,终于悠悠转醒。她虚弱地睁开眼,首先感受到的是左肩依旧残留的阴寒刺痛,随即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暗杀、逃亡、千牛卫……她猛地想起那枚被她紧紧攥住的木珠,下意识地摸向怀中(衣物已被更换)。

守候在一旁的内卫女子见状,低声道:“夫人,您昏迷时手中紧握之物,已被陛下取走查验。”

沈青桐心中一紧,那木珠是她在与杀手首领交手时,从对方衣襟内扯落的,感觉非同寻常。她强撑着想要坐起:“我要见陛下……还有,账目……”

“夫人放心,账目安然无恙,陛下已知晓。”内卫女子安抚道,“您如今首要任务是养好伤势。陛下有旨,待您伤势稍缓,会有垂询。”

沈青桐稍稍安心,重新躺下,眼中却燃起冰冷的火焰。她活下来了,那么,有些账,就该慢慢清算了。

武皇帝看着案头并排摆放的几份文书——北庭最新的赫赫战报、兵部尚书的强硬陈情、内卫关于那枚木珠初步鉴定“疑为西域某种邪术法器核心部件”的报告,以及沈青桐已然苏醒的消息——她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丝冷冽而掌控一切的弧度。

边关的铁血功勋,如同灼热的烙铁,烫得朝堂上的魑魅魍魉坐立不安。内部的清洗,正一步步剥离着他们的保护壳。关键的证人正在恢复,关键的物证正在浮现。

时机,快要成熟了。她需要等待的,或许只是一个让所有矛盾彻底爆发、让她能够一举定鼎的契机。而这个契机,似乎正随着北庭那对兄弟将军的兵锋,越来越近。

---

下章预告:

木珠的鉴定指向西域邪术核心,内卫顺此线索深挖。沈青桐伤势稍稳,开始提供关键口供。朝堂之上,围绕灵生、明心封赏的争论趋于白热化,崔明堂集团与清流官员正面冲突。北庭军乘胜追击,兵锋直指与河北勾结最深的某个部落,试图获取决定性证据。而大理寺狱中的陆昭,通过特殊渠道得知外界变化,开始暗中准备……风暴的中心,正在向长安皇城,急速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