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 > 第54章 男主进城,修车立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章 男主进城,修车立足

腊月的北风卷着雪沫子,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割。陆沉渊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蓝布包袱,站在省城汽车站的出站口,望着眼前车水马龙的街道,眉头微微蹙起——比他想象中还要繁华,也比他想象中还要陌生。

包袱里裹着他仅有的家当:一套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一把磨得发亮的扳手、几样从村里铁匠铺借来的小工具,还有凑了大半个月才攒够的八十块钱。这钱是他卖了家里养的两头小猪,又跟邻居借了二十块凑的,够他在省城租个落脚的地方,再置办点修车的家伙事儿。

来省城,他没告诉苏念桃。上次苏母回信说,念桃在学校又上课又勤工俭学,还帮同学做针线活,忙得脚不沾地。他怕自己贸然找来,会打扰她学习,更怕她觉得自己土气,给她添麻烦。他只想先找个地方站稳脚跟,等赚了钱,能在这城里立足了,再慢慢找机会见她。

走出车站,陆沉渊顺着路人指的方向,往城郊走去。他听人说,城郊的房租便宜,适合他这样刚进城的外地人。雪沫子越下越大,落在他的头发上、肩膀上,很快就积了薄薄一层。他紧了紧包袱带,脚步没停——从苏家村到省城,坐了四个小时的汽车,他心里揣着事儿,半点也不觉得累。

城郊的街道比市中心简陋多了,两旁多是低矮的平房和小杂货铺,偶尔有几辆自行车驶过,溅起地上的雪水。陆沉渊挨家挨户地问房租,大多要价太高,要么就是地方太小,放不下他的修车工具。直到走到一条巷口,看到墙上贴着一张歪歪扭扭的纸条:“单间出租,月租十五,有水有电。”

他顺着纸条上的地址找到院子,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打开门,上下打量他:“你要租房?”

“嗯,大娘,我想看看房子。”陆沉渊声音浑厚,语气诚恳。

老太太领着他走进院子,指着最里头一间小单间:“就这间,十平米,能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外面有公用的灶台和水井。十五块一个月,先交一个月房租和十块押金。”

陆沉渊走进屋里,光线有点暗,但还算干净。墙角有个小窗户,能透进点光。他点点头:“行,大娘,我租了。”

他从包袱里数出二十五块钱,递给老太太。老太太接过钱,给了他一把钥匙:“院里住的都是打工的,大家互相照应着点。晚上锁好门,别丢了东西。”

“谢谢大娘。”

安置好住处,陆沉渊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背着包袱出门了。他得找个地方摆摊修车。城郊有个十字路口,是附近工厂和居民区的必经之路,来往的自行车多,是个摆摊的好地方。

他在路边找了块平整的空地,从包袱里拿出一块旧帆布铺在地上,又把扳手、螺丝刀、钳子、打气筒这些工具一一摆好。工具不多,都是他在村里帮人修农具时用惯的,有些还是他自己琢磨着做的,用起来格外顺手。

一切收拾妥当,天已经擦黑了。雪还在下,路上的行人很少。陆沉渊缩在墙角,裹紧了身上的衣裳,心里有点没底——他在村里修过自行车、拖拉机,手艺是村里公认的好,可城里人的自行车,跟村里的不一样,他能修好吗?而且,会不会有人来让他修?

他就这么守着摊子,直到天黑透了,也没等来一个顾客。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从包袱里拿出早上从家里带的馒头,就着雪水啃了两口。馒头已经凉了,硬邦邦的,可他嚼得格外香——这是娘早上特意给他蒸的,让他路上吃。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陆沉渊就起来了。他用院里的水井打了水,洗了把脸,就背着工具去了摆摊的地方。雪停了,太阳出来了,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多是骑着自行车上班的工人,穿着蓝色的工装,急匆匆地赶路。

陆沉渊坐在小马扎上,眼睛盯着来往的自行车,心里有点紧张。他怕别人看不起他这个农村来的修车师傅,更怕自己修不好别人的车。

就这么等到上午十点多,终于有一辆自行车停在了他的摊子前。骑车的是个中年男人,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像是个干部。他推着自行车,眉头紧锁:“小伙子,我这车不知道怎么了,骑到半路就蹬不动了,你能修吗?”

“我试试。”陆沉渊立刻站起来,接过自行车。他先推着车走了两步,又蹲下来,仔细检查了一下车轮和链条。“大爷,您这车是链条卡住了,还有轴承有点松。”

“能修好吗?我赶时间去工厂开会。”中年男人有些着急。

“能,二十分钟就能修好。”陆沉渊语气肯定。

他拿起扳手,先把卡住的链条拆开,用抹布擦干净上面的油污,又重新装上去,调整好松紧度。然后他又拆开车轮的轴承,往里面加了点黄油,拧紧了螺丝。动作麻利,手法娴熟,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又快又好。

中年男人站在一旁看着,眼里的怀疑渐渐变成了赞许。他之前在别的修车摊问过,人家说要半个多小时才能修好,还得收八块钱。没想到这个小伙子这么快,而且看起来很专业。

二十分钟刚到,陆沉渊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大爷,您试试。”

中年男人骑上自行车,蹬了两下,车子果然顺滑多了,之前蹬不动的感觉完全没有了。他高兴地说:“小伙子,你手艺真不错!比我之前找的那个师傅厉害多了!”

“您满意就好。”陆沉渊笑了笑。

中年男人从口袋里掏出钱,数了五块钱递给陆沉渊:“拿着,谢谢你,小伙子。要是少了,我再给你加。”

陆沉渊愣住了——他本来想着,修这么个车,收两块钱就够了。他连忙摆手:“大爷,太多了,两块钱就够了。”

“不多不多,你手艺好,又快,值这个价。”中年男人硬是把五块钱塞到他手里,“我是附近机床厂的工会主席,姓王。我们厂里有不少工人的自行车经常坏,我回头跟他们说说,让他们都来你这儿修。你这摊子就在这儿,对吧?”

“对,我每天都在这儿。”陆沉渊心里一喜,连忙说道,“谢谢王主席,您以后有自行车的问题,随时来找我。”

“好嘞!”王主席骑上自行车,又回头叮嘱了一句,“小伙子,好好干,你这手艺,在城里肯定能立足!”

看着王主席走远,陆沉渊握着手里的五块钱,心里暖暖的。这是他来省城赚的第一笔钱,比他想象中多得多,而且还得到了王主席的认可,以后还有可能有更多生意。他把钱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嘴角忍不住上扬。

中午的时候,果然有几个机床厂的工人来找他修车。有的是车胎破了,有的是刹车不灵了,还有的是链条掉了。陆沉渊都一一帮他们修好了,手艺好,收费又公道,工人们都很满意。一个下午下来,他又赚了八块钱。

傍晚收摊的时候,陆沉渊算了算,一天下来总共赚了十三块钱。这在村里,是壮劳力干三天活才能赚到的钱。他心里很高兴,觉得自己来省城的决定是对的。

他买了两个热馒头和一碗豆腐脑,坐在路边吃了起来。看着眼前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他心里充满了希望。他想,等再赚点钱,就置办点更全的工具,把摊子弄得像样点。等站稳脚跟了,就去找念桃,看看她在学校好不好。

他从包袱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苏念桃学校的地址——这是上次苏母回信时,他特意让苏母写的。他摸了摸纸条,心里默念:念桃,我来省城了,我会好好干活,等我能给你依靠了,就去见你。

吃完晚饭,陆沉渊回到出租屋。院里的邻居们都回来了,大多是在附近工厂打工的,看到他,都热情地打招呼。陆沉渊也一一回应,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

一个住在他隔壁的年轻人,叫张强,是个木匠,看到他手里的修车工具,笑着说:“兄弟,你是修车的?我昨天看到你在路口摆摊了,生意怎么样?”

“还行,今天赚了十三块。”陆沉渊说道。

“可以啊!比我第一天来的时候强多了!”张强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刚来的时候,三天都没接到活,差点就回老家了。你手艺好,肯定能站稳脚跟。”

“借你吉言。”陆沉渊笑了笑。

两人聊了起来,张强告诉陆沉渊,城郊这地方,打工的多,自行车也多,修车的生意肯定错不了。他还跟陆沉渊说,附近有个废品站,能买到便宜的旧零件,要是车胎破了,买旧胎补一补,能省不少钱。

陆沉渊把张强的话记在心里,觉得又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城里,有人互相照应着,真好。

接下来的几天,陆沉渊的修车摊生意越来越好。王主席果然给他介绍了不少机床厂的工人,还有附近居民区的住户,也都来他这儿修车。他手艺好,收费公道,待人又诚恳,大家都愿意找他。

每天天不亮,他就去摆摊,直到天黑透了才收摊。回到出租屋,累得倒头就睡。可他心里却很踏实,因为他知道,自己每多赚一块钱,就离在省城立足更近一步,离念桃更近一步。

有一天,一个年轻姑娘推着一辆自行车来修车,车胎破了。陆沉渊帮她补好胎,姑娘付钱的时候,笑着说:“师傅,你手艺真好,又快又便宜。我是省城师范大学的学生,我们学校很多同学都骑自行车,以后我介绍她们来你这儿修。”

陆沉渊心里一动,抬头看着姑娘:“你是师范大学的?”

“是啊,怎么了?”姑娘有些疑惑。

“没什么,就是问问。”陆沉渊掩饰住心里的激动,“谢谢你,以后有同学修车,让她们来就行。”

姑娘走后,陆沉渊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师范大学,那是念桃所在的学校。原来,他离念桃这么近。

他想立刻就去学校找她,可又犹豫了。他现在还是个摆摊修车的,穿得破旧,手里也没多少钱,要是让念桃看到,会不会觉得丢人?会不会让她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他咬了咬牙,把这份冲动压了下去。再等等,等他赚够了钱,租个像样的门面,把修车摊变成修车铺,再去找她。到时候,他就能光明正大地站在她面前,告诉她,他来省城了,是来守护她的。

这天收摊后,陆沉渊去废品站买了些旧零件,又买了点油漆和木板。他想给摊子做个招牌,写上“陆记修车”,这样看起来更正规,也能让更多人记住他。

回到出租屋,他借着院里的路灯,开始做招牌。他的手很巧,不仅会修车,还会点木工活。很快,一块简陋但还算工整的招牌就做好了。他在上面刷了油漆,写上“陆记修车”四个大字,又在下面写了“修胎、补链、调刹车,价格公道”。

第二天一早,他把招牌立在摊位前。来往的行人看到招牌,果然有更多人停下来找他修车。生意比之前更红火了。

中午的时候,王主席又来他这儿修车,看到招牌,笑着说:“小伙子,有招牌就像样多了!我看你手艺好,为人也实在,不如租个门面,开个修车铺,比摆摊强多了。”

“我也想,就是现在钱还不够。”陆沉渊说道。

“没关系,慢慢来。”王主席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认识一个朋友,在附近有个小门面要出租,月租三十块,你要是想租,我可以帮你问问。”

陆沉渊心里一喜:“真的吗?那太好了!麻烦您帮我问问。”

“行,我回头就给你回话。”

王主席走后,陆沉渊心里充满了期待。要是能租到门面,开个修车铺,他就能在省城真正立足了。到时候,他就能去找念桃了。

他抬头望了望师范大学的方向,心里默念:念桃,等着我,我很快就能在这城里站稳脚跟,很快就能见到你了。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他的修车摊和招牌上,给这简陋的摊子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陆沉渊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扳手,眼神坚定而充满希望。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踏实肯干,凭着自己的手艺,一定能在这省城闯出一片天来,一定能守护好他想守护的人。

而此刻,省城师范大学的宿舍里,苏念桃正对着自己攒下的钱发呆。她已经攒了一百多块钱,离自己开腌菜店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她不知道,那个默默守护她的人,已经来到了这座城市,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们的未来努力打拼着。

命运的丝线,已经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悄然将他们牵引到了一起。不久的将来,他们终将相遇,携手并肩,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