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 > 第8章 卖菜换钱,攒下第一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章 卖菜换钱,攒下第一笔

清晨的露水还没褪尽,苏念桃就已经蹲在了屋后的菜园里。

秋阳刚探出头,金色的光线穿过稀疏的篱笆,洒在翠绿的菜畦上。灵泉水浇过的青菜长得格外喜人,叶片肥厚得能掐出水来,边缘泛着莹润的光泽,比寻常青菜高出大半个头,密密麻麻地把菜畦铺得严严实实。茄子秧上挂着不少紫莹莹的果实,最大的那个足有小孩拳头那么大,蒂部还沾着新鲜的泥土,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劲儿。

苏念桃指尖拂过一片青菜叶,心里满是欢喜。这是她连着半个月夜里偷偷用灵泉水浇灌的成果,长得比预想中还要好。之前挖河渠挣的工分够换口粮,但母亲的药钱、高考的报名费和资料费,都得靠这些菜来凑。

她早就盘算好了,不能再像上次那样去镇上赶集卖菜。一来镇上人杂,容易遇到李壮、李娟那样的麻烦;二来村里已经有人注意到她的菜长得好,再频繁往镇上跑,难免引人怀疑灵泉的秘密。思来想去,她想到了王大婶——王大婶为人热心,又常在公社食堂帮忙,要是能托她把菜卖给食堂,既稳妥,又不容易暴露。

“念桃?这么早就在园子里忙活呢?”院墙外传来王大婶爽朗的声音,她提着个竹篮,看样子是要去地里摘菜。

苏念桃赶紧站起身,笑着迎上去:“王大婶,您早啊。我看这菜长得好,想摘点出来,正想去找您呢。”

“找我?”王大婶走进菜园,一眼就被那些长势惊人的青菜和茄子吸引了,眼睛都亮了,“哎哟,你这菜是咋种的?比上次我见着时又好了不少!这叶子绿得发亮,看着就招人疼。”

“就是勤快点浇水松土,运气好,长得就旺些。”苏念桃笑着掩饰,一边拿起旁边的小竹篮,开始麻利地摘菜,“王大婶,我想麻烦您个事。您看我家这菜长得多,自己吃不完,放着也浪费,您能不能帮我问问公社食堂,收不收?”

王大婶愣了愣,随即一拍大腿:“收!咋不收!公社食堂天天要给干部和社员们做饭,正缺这种新鲜菜呢。你这菜品相这么好,李师傅(食堂厨师)肯定乐意要!”

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问:“你是想换点钱?还是换粮票?食堂那边两样都能给。”

“能换钱最好,要是有粮票,给点粮票也成。”苏念桃一边摘菜一边说,动作又快又稳,专挑那些长得最嫩、品相最好的青菜,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一篮,足有十几斤,“我娘身子不好,得买药,以后还要攒钱考大学,正需要钱用。”

“考大学是正经事!”王大婶赞许地点点头,“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李师傅是个实在人,我跟他说一声,保准给你个公道价。你这菜这么好,比市场上的强多了,至少能多给两分钱一斤。”

苏念桃心里一暖,连忙道谢:“那就多谢王大婶了,辛苦您跑一趟。”

“跟大婶客气啥!”王大婶接过沉甸甸的竹篮,掂量了一下,“你在家等着,我现在就去公社,中午之前准给你回话。”

“哎,麻烦您了!”苏念桃目送王大婶提着菜篮子离开,心里既紧张又期待。这是她第一次托人卖菜,能不能顺利换到钱,关系着她攒学费的第一步。

回到屋里,苏念桃给母亲煎了药,又打扫了院子,心里却总惦记着卖菜的事,做活都有些心不在焉。她怕食堂不收,又怕价格太低,更怕被人追问菜长得好的缘由。

“桃儿,你咋了?魂不守舍的。”苏母靠在炕头,喝了药,精神好了些,看着女儿紧锁的眉头,忍不住问道。

“没咋,娘。”苏念桃走过去,给母亲掖了掖被角,“就是刚才摘了些菜,托王大婶去公社食堂问问,能不能卖掉换点钱。”

“卖菜?”苏母愣了愣,随即有些担心,“会不会太惹眼了?咱们家的菜长得比别家好那么多,要是被人问起来,咋说啊?”

“娘,您放心,我让王大婶帮忙,她有分寸,不会让人怀疑的。”苏念桃握着母亲的手,轻声安慰,“咱们要攒钱给您买药,还要凑我的学费,总不能一直靠工分过日子。这些菜放着也是浪费,能换点钱是好事。”

苏母叹了口气,点点头:“你说得对,就是要小心些,别让人嚼舌根。”

“我知道的。”苏念桃笑着应下,心里却更坚定了——无论多小心,只要能攒够钱,考上大学,就能带着母亲离开这里,再也不用怕这些闲言碎语。

好不容易挨到中午,院门外终于传来了王大婶的脚步声。苏念桃几乎是立刻就迎了上去,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念桃!成了!”王大婶一进门就高声喊道,脸上满是笑容,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纸币和一叠粮票,递到苏念桃手里,“你这菜太受欢迎了!李师傅一看就直夸,说从来没见过这么新鲜水灵的菜,二话不说就全收了!”

苏念桃接过钱和粮票,指尖都有些发颤。她低头一看,纸币有三张一元的,崭新的票面,还带着油墨的气息;粮票是两张一斤的,上面印着“公社通用粮票”的字样,边缘整齐,透着沉甸甸的分量。

“一共十五斤菜,李师傅按两毛五一斤给的,十五斤就是三块七毛五。”王大婶兴致勃勃地算着,“我跟他说你家困难,孩子还要考大学,他又多给了两毛五,凑了四块整!还特意给了两斤粮票,说让你娘补补身子。”

“四块钱?还有两斤粮票?”苏念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喜得眼睛都亮了。她原本以为能卖个两三块钱就不错了,没想到能拿到四块,还有珍贵的粮票——在这个粮食紧缺的年代,粮票比钱还好用,两斤粮票够她们娘俩吃好几天了。

“可不是嘛!”王大婶笑得合不拢嘴,“你这菜好,李师傅也实在。他还说,以后你家有菜,尽管给他送过去,他都收,价格保证公道。”

“太谢谢王大婶了!真是麻烦您了!”苏念桃激动得连声道谢,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这四块钱,是她重生后靠自己的双手赚到的第一笔像样的收入,是她和母亲希望的开始。

“跟大婶客气啥!”王大婶摆摆手,“你能考上大学,就是咱们青溪村的骄傲。以后有啥要帮忙的,尽管跟大婶说。”

送走王大婶,苏念桃攥着钱和粮票,快步走进屋里,把房门紧紧关上。她走到炕边,把钱和粮票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一遍又一遍地数着,指尖抚摸着崭新的纸币和粮票,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四块钱,虽然不多,但足够给母亲买三副中药了,剩下的还能攒起来当学费。加上之前卖菜赚的几块钱,已经有七八块了,照这样下去,半年时间,肯定能攒够高考的报名费和资料费。

她不敢把钱放在显眼的地方,家里穷,万一被李娟或者其他不怀好意的人看到,难免会惹来麻烦。想了想,她搬来一张小板凳,踩在上面,伸手够到房梁上的一个小木箱——那是她爹生前用来装重要东西的,后来就一直放在房梁上,很少有人注意。

苏念桃把木箱取下来,打开一看,里面放着几张旧照片和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她把钱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木箱的最底层,又把粮票放在钱的上面,然后把木箱重新放回房梁上,用几根稻草遮住,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做完这一切,她才松了口气,坐在炕边,看着房梁的方向,嘴角忍不住向上弯起。

前世,她就是因为家里穷,凑不够学费,才错过了高考。那时候,她看着同村的知青考上大学,离开青溪村,心里满是羡慕和不甘。后来,她被李家欺骗,嫁过去后受尽折磨,每天都在为一口饭发愁,更别说读书写字了。

这一世,她有了灵泉,有了赚钱的门路,终于能靠自己的双手攒钱,去追逐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她要考上大学,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学知识,学本事,然后赚很多很多钱,带着母亲离开这个让她们受尽苦难的地方,过上好日子。

“娘,我们有钱给您买药了,我也能攒够学费了。”苏念桃趴在母亲身边,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充满了坚定,“以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苏母摸了摸女儿的头,眼眶也红了:“好,好,桃儿有出息了,娘等着享你的福。”

下午,苏念桃拿着钱,去村里的赤脚医生那里给母亲买了三副中药。赤脚医生看到她递过来的一元纸币,愣了愣:“念桃,你这钱是哪儿来的?”

“是我卖菜赚的。”苏念桃坦然地说,“我家菜园的菜长得好,托王大婶卖给公社食堂了。”

赤脚医生点点头,没再多问,给她包好中药:“你娘的病,得慢慢调理,按时煎药,会好起来的。”

“谢谢李医生。”苏念桃接过中药,心里暖暖的。

回到家,她立刻就给母亲煎药。药锅里的水咕嘟冒泡,中药的香气弥漫在小小的厨房里。苏念桃守在灶台边,看着火苗跳跃,心里充满了希望。

她知道,这四块钱只是一个开始。只要她坚持用灵泉水浇菜,托王大婶卖给公社食堂,就能一直有收入。等攒够了学费,她就专心复习,一定能考上大学。

可她没想到,麻烦很快就找上门了。

傍晚时分,苏念桃正在院子里劈柴,就看到张桂香叉着腰,气势汹汹地从外面走进来。张桂香的身后,还跟着李娟,一脸幸灾乐祸的样子。

“苏念桃!你给我出来!”张桂香一进门就大声嚷嚷,眼神像刀子一样扫过院子,最后落在苏念桃身上,“我问你,你是不是偷偷把菜卖到公社食堂去了?”

苏念桃心里一沉。这事她托王大婶办得很隐秘,怎么会被张桂香知道了?

“桂香婶,您说什么呢?我不懂。”苏念桃放下手里的斧头,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快速盘算着对策。

“不懂?”张桂香冷笑一声,上前一步,逼近苏念桃,“别跟我装糊涂!王大婶今天去公社食堂送菜,被我看见了!她篮子里的菜,明明就是你家菜园里种的!你胆子不小啊,敢私自卖菜?不知道生产队有规定,个人不准私自买卖农产品吗?”

苏念桃的心咯噔一下。她倒是忘了,现在是集体化时期,虽然私下里也有人偷偷买卖东西,但被生产队干部抓住,就是“投机倒把”的罪名,不仅要没收东西和钱,还要被批斗。

张桂香显然是想拿这个做文章,故意来找茬的。

“桂香婶,我没有私自卖菜。”苏念桃定了定神,语气平静地说,“我家的菜长得多,吃不完,怕浪费,就送给王大婶了。王大婶是不是拿去食堂,我不清楚。”

“送给王大婶?”张桂香撇了撇嘴,显然不信,“你当我是傻子?那么好的菜,你会白白送给别人?我看你就是想投机倒把,赚黑心钱!”

李娟在一旁煽风点火:“就是!桂香婶,我早就说她不对劲了!天天躲在菜园里忙活,肯定是想偷偷卖菜!她肯定赚了不少钱,说不定还藏起来了!”

张桂香的眼睛亮了亮,目光在院子里四处打量,像是在找藏钱的地方:“苏念桃,你老实交代,卖菜赚的钱呢?赶紧交出来!不然我就去大队部告你,说你投机倒把,让你被批斗!”

苏念桃紧紧攥着拳头,心里又气又急。张桂香就是故意的,想趁机敲诈她的钱。可她要是把钱交出去,不仅之前的努力白费了,母亲的药钱和她的学费也没了着落。

“我真的没卖钱。”苏念桃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张桂香,“菜是我送给王大婶的,她怎么处理,跟我没关系。您要是不信,可以去问王大婶。”

“问就问!”张桂香以为苏念桃是在虚张声势,立刻转身就往王大婶家走去,“我倒要看看,王大婶是不是敢跟你一起撒谎!”

李娟得意地看了苏念桃一眼,也跟着张桂香走了。

苏念桃站在院子里,心里有些发慌。她知道王大婶是个热心人,但张桂香是妇女队长,王大婶会不会迫于压力,说出实情?

就在她忐忑不安的时候,王大婶跟着张桂香和李娟回来了。王大婶脸上带着怒气,一进门就对着张桂香说:“张桂香,你别在这里冤枉人!念桃的菜是送给我的,我看着可惜,才拿到食堂去换了点东西,跟念桃没关系!钱和粮票都是我的,你要是想要,就跟我要!”

苏念桃心里一暖,没想到王大婶竟然会这么维护她。

张桂香愣住了,显然没料到王大婶会这么说:“王大婶,你……你别替她撒谎!那菜明明是她的!”

“是她送给我的,就是我的了!”王大婶寸步不让,“我在公社食堂帮了这么多年忙,换点东西怎么了?难道还要跟你报备?张桂香,你别以为你是妇女队长,就能随便冤枉人!念桃是个好姑娘,家里难,想攒钱考大学,你不帮衬也就算了,还在这里落井下石,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王大婶的话掷地有声,周围已经围了几个邻居,都纷纷点头附和:“是啊,王大婶说得对,念桃不容易。”“张桂香就是想找茬!”“人家送菜给王大婶,王大婶怎么处理,跟她有啥关系?”

张桂香被说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看着周围村民的眼神,知道今天这事讨不到好处,只能悻悻地说:“好!算我多管闲事!以后你们好自为之!”说完,拉着李娟,灰溜溜地走了。

村民们也纷纷安慰了苏念桃几句,才各自散去。

“念桃,你别怕,有大婶在,她不敢欺负你。”王大婶拍了拍苏念桃的肩膀,“钱和粮票你藏好了,别让她再找到借口。”

“谢谢王大婶,今天真是多亏了您。”苏念桃感激地说,眼眶都有些红了。

“跟大婶客气啥。”王大婶笑了笑,“以后有菜,还是托我去卖,放心,我会帮你遮掩好的。”

送走王大婶,苏念桃才彻底松了口气。她知道,今天这事虽然过去了,但张桂香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以后还会找她的麻烦。

但她不怕了。有王大婶这样的好人帮忙,有自己的双手和灵泉,她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

她抬头看了看天色,夕阳正缓缓落下,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她走到房梁下,抬头望了望那个藏着钱和粮票的木箱,心里充满了力量。

这四块钱,是她攒下的第一笔希望。以后,她会赚更多的钱,攒够学费,考上大学,带着母亲,彻底摆脱这里的苦难。

而她不知道的是,张桂香和李娟回到家后,心里依旧憋着气,正盘算着怎么再找苏念桃的麻烦。一场新的风波,似乎又在悄然酝酿。但苏念桃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未来有多少困难,她都会勇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母亲的未来,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