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军心的凝聚
入了伏,天热得邪乎,日头底下站一会儿,人都能晒脱一层皮。可杭州城内外各处的军营里,那股子热火朝天的劲儿,比这伏天还燥。校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马蹄声,从早到晚就没断过,尘土扬起来老高,隔着几里地都能听见。
方腊心里清楚,刀把子硬不硬,直接关系到这“大炎”朝能挺多久。北边童贯在江宁府憋着坏,宋江虽说暂时被田虎缠住了,可谁知道哪天就会掉头南下?这难得的喘息之机,练兵,是头等大事。
这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方腊没穿王袍,就一身利落的青布箭衣,带着赵普、方百花、方貌等一干文武,骑马出了王宫,直奔城西最大的演武场。庞万春早得了信,顶盔贯甲,带着一众将领,在营门口候着了。
“末将(臣等)恭迎大王!”见方腊到了,庞万春等人齐刷刷抱拳行礼,声若洪钟。
“都免礼!”方腊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他扫了一眼众人,目光最后落在庞万春身上,“万春兄,弟兄们操练得如何?”
“回大王!”庞万春声如炸雷,透着股子自豪,“将士们日夜苦练,不敢有丝毫懈怠!请大王检阅!”
方腊点点头,没多话,大步流星就往校场里走。
好家伙!这校场,真是变了样!几个月前,这儿还多是刚扔下锄头的新兵蛋子,队列站不齐,刀枪拿不稳。可现在,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起码上万人,按营、队、什、伍列成一个个方阵。士卒们个个晒得黝黑发亮,穿着新发的号褂,挺胸收腹,眼神里透着股子狠劲儿。刀盾手、长枪手、弓弩手、骑兵,各依阵型,肃立无声,只有战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庞万春走到点将台中央,猛地拔出腰间佩刀,斜指苍穹,运足中气,怒吼一声:“擂鼓!演武开始!”
“咚!咚!咚!咚!”
四面战鼓同时擂响,沉重急促的鼓点,像直接敲在人心尖上。
“杀——!”
随着一声令下,整个校场瞬间沸腾起来!
刀盾手方阵率先而动,左手圆盾护身,右手钢刀劈砍,动作整齐划一,吼声震天,卷起漫天尘土。紧接着,长枪方阵如林推进,雪亮的枪尖在朝阳下闪着寒光,突刺、格挡,带着一股子无坚不摧的气势。弓弩手阵列则张弓搭箭,箭矢如飞蝗般射向远处的草人靶子,噗噗的入肉声不绝于耳。
骑兵队伍更是引人注目。虽然战马不多,只有千余骑,但奔驰起来,蹄声如雷,马上的骑士挥舞着马刀,演练着穿插、分割、包抄的战术,烟尘滚滚,气势惊人。
方腊站在点将台上,面无表情,眼神锐利地扫过每一个方阵,每一个士卒的动作。他看到有新兵紧张得同手同脚,也看到有老兵招式狠辣精准;他看到阵列转换时还有滞涩,也看到进攻时一往无前的气势。总体而言,这支军队,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一群乌合之众,正在向一支真正的强军蜕变。
演练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结束时,所有士卒都已汗透衣甲,但精神头却愈发亢奋,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点将台。
方腊上前一步,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数万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校场上鸦雀无声。
“弟兄们!”方腊开口,声音不算特别洪亮,却清晰地传遍校场,“辛苦了!”
“愿为大王效死!”台下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回应。
“好!”方腊重重一点头,“本王看到了!看到了你们的汗水!看到了你们的杀气!看到了我‘大炎’好儿郎的威风!”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有人问,咱们为啥要这么拼命操练?为啥要流这么多汗?甚至,将来可能还要流血!”
他手指向北边:“因为!在北边!童贯那老阉狗,正磨着他的刀,想着怎么把咱们刚吃进嘴的饭夺回去!想着怎么把咱们刚分到手的田抢回去!想着怎么把咱们这些人,重新踩在脚底下!”
台下响起一阵愤怒的嗡嗡声。
“还有人想着招安?”方腊冷笑一声,“看看宋江!他们倒是受了招安,可现在呢?被朝廷当枪使,在北边跟田虎杀得你死我活!朝廷拿他们当狗!用完了,是炖汤还是扒皮,谁说得准?”
这话说到了不少原梁山士卒的心坎里,台下不少人的眼神变了。
“咱们不一样!”方腊声音激昂起来,“咱们造反,不是想当官!是为了有地种!有饭吃!是为了咱们的子孙后代,不用再受那贪官污吏的窝囊气!是为了建立一个耕者有其田,人人能吃饱穿暖的世道!”
他目光灼灼:“这世道,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自己手里的刀枪打出来的!是靠咱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用血汗拼出来的!”
“今天流的汗,就是为了明天少流血!今天多吃苦,就是为了咱们的爹娘妻儿,以后能永享太平!”
“你们告诉我!”方腊猛地挥手,“这汗,流得值不值?”
“值!值!值!”数万人齐声怒吼,声浪直冲云霄。
“这苦,吃得该不该?”
“该!该!该!”
“好!”方腊大手一挥,“拿酒肉来!”
早已准备好的后勤民夫,抬着一筐筐白面馍馍,一盆盆炖得烂熟的猪肉,一坛坛美酒,送到了各个方阵前。
“今天,酒肉管够!放开了吃,放开了喝!这是你们应得的!”方腊举起一碗酒,“这第一碗酒,敬所有为‘大炎’流血流汗的将士!干!”
“干!干!干!”
校场上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士卒们围着酒肉,席地而坐,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笑声、划拳声、吹牛声此起彼伏。
方腊带着众将,走下点将台,深入到各个方阵中,亲自给一些立功的士卒敬酒,拍着他们的肩膀,问长问短。士卒们激动得满脸通红,恨不得立刻为方腊去死。
方貌的教导队更是没闲着,分散到各营,趁着这股热乎劲,又开始宣讲“大炎”朝的政令,讲述军规军纪,表扬先进,把忠君爱国(此君自然是方腊)的思想,潜移默化地灌输下去。
这一整天,军营里都弥漫着一种昂扬、团结、近乎节日般的气氛。经过几个月的整训,尤其是方腊这次亲自检阅和犒赏,这支军队的魂,被真正地凝聚了起来。他们不再仅仅是为了吃粮而当兵,他们开始有了归属感,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
看着眼前这支士气如虹的军队,方腊心里踏实了不少。他知道,未来的路依然艰险,但手握这样一支雄师,他有了面对一切挑战的底气。这凝聚起来的军心,就是“大炎”政权最硬的骨头,最利的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