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本想躺平,却成官场红人 > 第133章 方川江的最后一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五上午九点,县委常委会会议室里弥漫着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

十一位常委悉数到场,秦娅端坐主位,目光沉静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何尘作为列席人员,坐在会议桌的末端。

同志们,秦娅开门见山,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何尘同志试用期满转正问题。首先请建明同志汇报相关情况。

周建明打开文件夹,语气平稳:组织部根据民主测评和考察情况,认为何尘同志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业绩显着,建议按期转正。测评优秀率87.5%,是近年来同期最高。

方川江轻轻转动着手中的钢笔,突然开口:我来说两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首先,我要肯定何尘同志这一年的工作。方川江面带微笑,语气却带着深意,年轻人有闯劲、有想法,这是好事。清江河治理、石龙山项目,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他话锋一转:但是,作为老同志,我不得不提醒一句。年轻干部成长需要一个过程,过于急功近利未必是好事。何尘同志才三十五岁,将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空调运转的微弱声响。

我的建议是,方川江缓缓道,要么延长半年试用期,进一步考察;要么调整分管领域,让何尘同志在多岗位锻炼。

这番话看似关心,实则狠辣。

延长试用期意味着否定现有成绩,调整分工则是明升暗降。

纪委书记李建国立即反驳:我不赞同方县长的意见。何尘同志的成绩有目共睹,民主测评优秀率说明干部群众是认可的。我们不能因为干部年轻就质疑其能力。

我同意李书记的看法。宣传部长接话,何尘同志在清江河治理中展现的创新思维,正是我们干部队伍需要的。石龙山项目更是破解了废弃矿区转型的世界性难题。

方川江面不改色:我这也是为年轻干部负责嘛。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何尘始终平静地坐着,直到秦娅点名:何尘同志,你有什么要说的?

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何尘语气平和,无论是延长试用期还是调整分工,我都服从组织安排。这一年来,我确实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

他顿了顿,继续道:但如果让我继续留在现有岗位,我承诺会以更大的热情、更务实的态度,为上源县的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这番不卑不亢的回应,让几位中立常委微微点头。

会议室外,汪伟焦急地踱步。

他透过门缝看到方川江正在发言,神情激动。

县长太被动了,汪伟对身旁的高剑低语,应该直接反驳方川江的谬论。

会议室内的交锋仍在继续。方川江系的两个常委接连发言,支持延长试用期。

何尘同志确实优秀,但多岗位锻炼对年轻干部成长更有利。

环保、文旅领域工作繁重,建议调整到相对轻松的岗位。

支持何尘的常委们则据理力争:

成绩摆在面前,为什么要否定?

正是因为工作重要,才需要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

秦娅适时介入:同志们,讨论要建立在事实基础上。何尘同志这一年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我们应该用事实说话。

她转向方川江:方县长,你提到何尘同志年轻需要锻炼,那么请问,清江河治理这样的硬骨头,有多少老同志愿意去啃?石龙山这样的难题,有多少人敢于去破解?

方川江一时语塞。

秦娅环视全场:我认为,评价一个干部,关键要看他愿不愿意干事、能不能干成事。年龄不应该成为限制干部发展的枷锁。

会议陷入僵持。支持转正和反对转正的力量势均力敌。

这时,一直沉默的统战部长突然开口:我建议休会十分钟,让大家冷静思考。

秦娅点头同意:好,休会十分钟。

何尘走出会议室,立即被汪伟等人围住。

县长,情况怎么样?

方川江太可恶了!

何尘摆摆手:正常讨论,不要议论领导。

十分钟后,会议继续。所有人的表情都更加凝重。

方川江似乎调整了策略,语气缓和了许多:我刚才的建议可能有些激进,但确实是出于对年轻干部的关心。既然多数同志认为应该转正,我也尊重大家的意见。

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感到意外。只有何尘明白,这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既然无法阻止转正,就要在后续安排上做文章。

果然,方川江接着说道:不过,我建议在分工上做一些调整。何尘同志既然能力突出,可以再加担子,把农业农村工作也管起来。

这个建议看似重用,实则是想用繁杂的农业农村工作分散何尘的精力。

秦娅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但她不动声色:这个建议可以考虑。现在,我们先表决何尘同志转正问题。

会议进入最关键的时刻。

何尘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知道,这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前途,更关乎清江河、石龙山这些项目的未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秦娅,等待着她宣布表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