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次转化,他便踏入人仙境。

此境位于武圣之上,粉碎真空之下,是武道修行的关键门槛。

若将凡人至武圣比作从一到十,

武圣至人仙,则是从十一跃至百;

而人仙迈向粉碎真空,便是百倍千倍的跨越——由一百零一冲向一万!

这一境界,意味着质变。

力量、难度、奥妙,皆呈几何增长。

何为人仙?

初入此境者,三日内牙齿全部脱落,随后重生。

新生之齿,平整圆满,洁白如玉,晶莹似雪。

肌肤亦随之蜕变,细腻胜过初春柳芽。

毛孔几乎不可见,体表光滑如最上等的丝绸。

整个人仿佛焕然新生,内外俱净。

因此,人仙又称“无漏真仙”。

寓意:周身无隙,自成天地,气血不泄,关窍紧守。

世人常说:拳怕少壮。

习武之人年岁渐长,气血衰弱,战力锐减,往往不及巅峰时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但人仙不同。

精神、体力、气血,皆被牢牢封存于体内。

除非身亡散功,否则哪怕临死前一日,仍保有壮年之勇。

其气血之盛,如江河奔涌,如山岳矗立,不可撼动。

人仙之躯,骨骼似金,筋络如铁,历经岁月而不朽,坚不可摧。

气血流转间,可重塑形体,改变容貌与身形。

此非伪装之术,亦非虚幻光影,乃是真实无妄的蜕变。

哪怕剥下其皮,亦能炼化成一方随身携带的小世界,自成天地。

人仙所修为何?唯“练窍”二字。

人体如微缩乾坤,内藏万千穴窍,宛如星斗布于夜空。

这些隐秘之所深藏体内,细微难察,唯有至武圣绝顶者,方能感知并加以修炼。

每一窍中皆寄居神灵,一旦开启,便释放出超凡之力,莫可抵御。

若能尽开全身之窍,则汇聚诸神之威,足以击碎虚空,断灭一切。

人仙之路,便是逐步开启体内穴窍,仿佛推开一重重天地之门,唤醒沉睡的神力。

人身穴窍总数,共计十二万九千六百,恰合天地一元之数。

然其中多为小窍,真正的大窍,仅有一千二百九十六之数。

百倍之差,看似巧合,实则蕴含至理。

盖因窍中有窍,大窍包小窍,每一处大窍之内,皆蕴百个小窍。

百窍归一,方成大窍。

当某一区域百小窍尽数圆满,则该大窍贯通,登临人仙极致。

此境谓之“一窍通达百窍”。

至此,肉身已脱凡胎束缚,可在空中自由驰骋,迅疾如电,转折如意,胜过御剑凌虚。

更兼拳意横扫,可破层层空间,直击敌者本源。

拳意者,乃气血与意志交融而成,属无形之势,却能伤人于精神层面。

伊王朱典横外表无伤,何以痛不欲生?

只因莫千源之拳意正将其神魂反复撕裂。

此般折磨,远甚于千刀万剐。

且在其拳意压制之下,朱典横连昏厥都无法做到,唯有清醒承受无尽煎熬。

待拳意臻至极境,亦可由虚转实,撼动现实万物。

正如莫千源那一拳,令山丘沉陷,大地崩裂。

每个人之拳意皆有不同。

莫千源者,走的是以力证道之路,其意霸道绝伦,专破万法,所向披靡。

在成功兑换《诸天生死轮》并将原有修为完全转化后,他再度耗费五百万点人气值,将已开大窍数量提升至八百。

八百大窍洞明,连带八万小窍齐醒。

如此实力,早已超越四千里疆域之限。

放眼整个天武大陆,莫千源想去何处,便去何处。

唯一所需者,不过一个确切坐标。

而此类定位信息,代价高昂。

此前他借《人书》锁定林诗音所在,便消耗了大量人气值。

“一窍通百窍,已达人仙极致,距粉碎真空尚有三重境界。”

“眼下人气值匮乏,那些境界暂且搁置。”

系统界面上,太清境一层的修为标识已然不见踪影。

莫千源神色平静,毫无波动。

那修为已尽数转化为《真阳武神》中的武道根基,为他节省了难以估量的人气值。

况且,他并未遗忘《太极玄清道》。

那门攻法仍铭刻于心,若要重修,只需从头再来。

只是,全然不必。

面板关闭,心神回归现实。

天武书阁内,万籁俱寂。

所有人目光凝聚在莫千源身上,仿佛目睹统御诸天万界的神王降临。

他拳锋之上流转的异样光华正悄然隐退。

但方才那三拳破空之景,已在众人识海中刻下烙印。

那种执掌天地伟力的威压!

那种主宰乾坤、俯瞰众生的气势!

令人窒息,令人战栗,如鼠遇猫,连反抗的念头都无法升起。

代诸天众神,转动生死法轮!

此等凌驾命运之上的霸道,震撼每一颗心灵。

房中,刘星心头翻涌着惊喜。

先前她尚存一丝忧虑——莫千源能否从顼阳与巫尊两位武皇手中夺回她的魂牌。

如今,疑云尽散。

凭此威势,说他独步天下,她也深信不疑!

同一时刻。

邀月与怜星互望一眼,眼中皆浮现惊异。

这一幕,似曾相识。

昔日莫千源不过凡人,却骤然蜕变,可御物飞行。

出手占先之际,连邀月都追之不及。

数日之后,修为再跃,邀月已非其敌。

如今,他又一次突破极限!

二人虽不知武皇究竟强至何种地步,但直觉告诉她们:寻常武皇,恐怕撑不过他几招。

震惊之余,心底悄然升腾起一股自豪。

邀月心中默念:此人,乃本宫所认之主!

怜星眸光微闪:此人,终将归属本宫。

“你……你杀了伊王……”

一道颤抖的声音划破寂静。

众人目光齐转,只见上官海棠立于窗边,面色惨白,眼中满是惊恐与不信。

刚才那一瞬,莫千源拳意撕裂虚空,更以意念将对岸景象投射于众人识海。

伊王朱典横的面容,清晰显现。

身为护龙山庄密探,她岂会认不得这位大明藩王?

莫千源淡淡扫她一眼,语气冷然:“伊王朱典横,七年前就藩于豫省洛阳。”

“抵达封地后,垄断官道,强征过往官员商旅‘买路钱’。”

“不服从者,轻则皮肉受苦,重则囚于牢狱,甚至当场杖毙!”

“五年前,他为扩建王府,强拆民宅三千余间,令无数人家破人亡,露宿街头。”

“上万流民被强行征作劳役,饥寒交迫,死伤遍野,尸骨堆积如山。”

“朱典横私德败坏,上任两年内,掠夺他人妻女四百余口,藏于府中。”

“三年前更变本加厉,下令封锁城门,自过往百姓中掳走七百余女子。”

“他以‘选秀’为名,将年仅十二岁的少女尽数拘入王府,供自己与玄魔卫肆意糟蹋。”

“那些女子在深院中饱受摧残,生不如死,许多人最终连全尸都未能留下。”

“这般凶残暴虐、毫无人性之徒,莫非还能容其存活于世?”

莫千源每说一句,便如刀刻般刺入众人耳中,字字惊心。

垄断商道!

勒索银钱!

霸占良田!

强征民夫!

奸淫妻女!

闭城掳掠七百女子,囚于王府凌辱致死!

桩桩恶行,条条骇人,听得阁中众人神色剧变,心跳加速。

除却少数早有耳闻之人,其余皆震惊不已。

这大明的伊王,竟猖狂至此,视律法如无物?

如此滔天罪行,为何从未听闻?

移花公子不会虚言,唯一的解释只可能是——消息被彻底压下!

上官海棠心头一震。

这些事,她从未知晓。

护龙山庄的情报库中,也未曾记载半分。

她脑中一片空白,一时无法理清思绪。

本能驱使下,她低声道:“国有律令,伊王若犯法,应由朝廷处置。”

莫千源冷笑出声:“处置?如何处置?罚酒三杯,还是口头训诫?”

“你护龙山庄耳目遍布天下,真会不知此人所为?”

“可眼下呢?他依旧高坐王府,享尽荣华,毫无惩戒。”

上官海棠张口欲言,终归沉默。

莫千源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平静却冷:“朱氏宗室诸藩中,伊王属第二十五房。”

“而这伊藩,历来便是最堕落、最不堪的一脉。”

“自首任伊王朱?始,历代继承者,无一不是劣迹斑斑之辈。”

“当年朱?封王洛阳,便横行市井,欺压百姓。”

“此人尚武厌学,嗜杀成性,常佩刀剑游猎郊外。”

“凡遇避让不及者,举刃便砍,鲜血溅满衣袍,他反以此为乐。”

“更曾在白日之下,当街行淫,无视礼法,形同野兽。”

“如此恶行,朝廷竟未加问罪。”

“最后,还是因染恶疾而亡,未曾受到半分天谴。”

“他死后,朝堂上的礼官才上书请求削去他的封号。”

“后来的子孙,大都继承了先祖的品性。”

“传到第七代伊王朱典横,更是将这份贪婪与残暴推向极致,恶行累累,令人发指。”

“你说国法?你嘴里的国法,不过是伊王府一脉代代作恶却始终保有爵位的遮羞布!”

莫千源的声音如寒霜覆地,字句之间透出深不见底的憎恶。

他为何对朱典横施以重手?

除了立威于众,震慑那些蠢蠢欲动之徒,也为了护住那榜单上的女子不受凌辱。

更因朱典横本身罪不容诛!

这位伊王在现实中所为,几乎与前世那个臭名昭着的朱典横如出一辙。

前世那位朱典横,在封地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终被御史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