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 > 第2章 君子报仇,就是现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乃泰山士子江浩,字惟清,自幼居于泰山,随高人隐居山中修行十五载,餐风宿水,半耕半读。

可谓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

江浩对着张飞行了个礼,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好诗,好诗,原来小先生居然是位隐士高人,失敬失敬。”

黑脸汉子铜铃般的大眼睛一亮,一脸兴奋的说道,粗壮如大蒲扇的手合拢,回了江浩一个揖。

张飞心中暗自嘀咕,这小郎君居然是位隐士。

这么好的诗才,必是士子无疑,大哥刘备正渴望一两位贤才。

要是带回去,大哥不得高兴坏了,又有好酒喝。

“哼,我们走。”

刘平冷哼了一声。

“等等,我让你走了吗?”

江浩指着刘平厉声道。

想走,哪那么容易。

“你想怎样?”

刘平两眼有些不可思议,面露凶色的说道。

“翼德帮忙看着点,我还有件事情要处理。”

江浩对着张飞拱了拱手,丢下背包抄起掉下的木枪,转身走向刘平。

“你想干什么?”

刀疤男被江浩的气势吓得退后了两步,此刻浑身带伤,又见张飞怒目圆睁盯着他,一时竟忘记反抗。

身后四名随从看见主子刘平未动,也是眼睁睁看着江浩过来,不敢动弹。

“砰。”

江浩抡起木枪,凶狠的砸在刘平的脑袋上,木枪一分为二,碎木横飞。

“啊,你。”

刘平虽为武人,被扫中太阳穴此刻也是双眼翻白,殷红的鲜血从头发里流淌出来。

四名随从后退几步瘫软在地,连刘平都没躲,不敢反抗,他们更不敢有丝毫动作。

江浩直直的看着刘平:“入你娘,来,打我?”

全场一片寂静,张飞握紧长矛盯着几人,杀气腾腾。

“你。”

刘平被气晕了,直挺挺的朝后倒去。

“砰、砰、砰、砰。”

江浩随后拿起半截枪杆,朝着四名随从狠狠挥下,风声呼啸,没有丝毫留情。

“饶命。”

“我再也不敢了。”

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四人抱成一团,跪地求饶。

“来!再来打劫我!快,当着张飞将军的面,再来抢我。”

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猛将张飞在一旁,他凭什么要等,立刻顺了心气为好。

江浩打的手累,再加上之前的奔跑,体力已然不支,扔下枪杆,正了正衣服,向张飞拱手为礼,一脸肃然

“阁下莫非是,平定黄巾之乱,怒鞭督邮的张飞张翼德将军。”

“哈哈哈,小先生也听说过我的大名,不是俺吹嘘,去年在安喜县,要不是大哥拦着,我非得抽死那督邮不可。

小兄弟,你不知道,二十鞭子下去,那督邮屁股红的跟桃花一样……”

张飞笑得络腮胡都发抖,心中乐开了花,仿佛开了话匣子般,滔滔不绝说道。

两人都不约而同选择无视了刘平五人。

但凡是个人,对于别人的夸奖,尤其是真值得骄傲的事迹,没人能不说道一二。

张飞也是一样的,他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征战黄巾保家卫国那会,沙场征战,快意恩仇,而鞭打邮督是他最得意的事情。

现在被江浩这么一提,顿时大有知音之感。

再看江浩,短发短衣短袖,清清爽爽的胡服,怎么看都觉得顺眼,还有诗才,一看就是好人。

“在下游学之际,略有耳闻,将军平定黄巾冲锋陷阵,万军之中取人首级,怒鞭督邮大快人心。

今日一见,将军果然传闻中一样,乃是当世数一数二的英雄,真吾辈楷模。”

江浩看着满脸欢喜的张飞,趁热打铁说道。

江浩一半是吹捧,一半是带着后世的情怀。

毕竟张飞是史书中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是之前他最喜欢的武将之一。

“哈哈哈,江先生过奖了,俺老张平生最敬重你们这种读书人,胸中有乾坤,出口成章。

刘平那厮,听闻喜欢欺男霸女,今日虽未亲自动手,但是,小兄弟打的痛快。”

张飞看着四位随从抬着昏迷的刘平朝城内走去,哈哈哈大笑道。

“张将军,刚才那位刘平是?”

江浩开口问询道,这是乱世,既然打了,那就得打死。

他要弄死对方,便要先了解对方,这是东汉第一个和他结仇的古代人。

“那刘平是平原县县尉,素与我大哥不和。

之前听闻此人风评不行,只可惜,我大哥任职平原县令后,这人收敛了不少,抓不到把柄。”

按照他之前的性格,刘平坟头都长草了。

自从鞭打督邮那次后,大哥便对他约束有加,刘平这人也狡猾,抓不到现行。

没有证据,再打死一个县尉,恐怕三兄弟又要四处躲藏。

但是今天江浩干的漂亮,痛快。

“哦,原来如此。”

江浩若有所思的回应道,心中却是在想着,怎么弄死刘平。

正待江浩还想寒暄几句,毕竟刚来,遇上历史名人,怎么能忍住不多问几句,却听耳边一声清喝。

“翼德!翼德!”

原来,刘备听到张飞跟着刘平出去,心中难免担忧,万一自己的三弟冲动打人,又是一笔糊涂账,便赶紧骑马过来。

江浩抬头望去,说话那人,骑着白马,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长得有点奇怪,但是在古代人看来,这就是天生异相,帝王之态,必成大器。

身后跟着一个红脸壮汉,身骑枣红马,手握一把大刀,细细打量,面若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比起三国演义的插图,更加威武霸气,三米多的大刀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毫无疑问,这是刘备和关二爷。

“泰山山野人士江浩江惟清,见过刘使君,见过关将军。”

江浩对着刘备和关羽行了一礼。

“大哥,二哥,不是我吹嘘,这位江先生是位大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便是这位先生所作。”

张飞急不可耐的说道,简短的言语就将刚刚发生的事情介绍的一清二楚。

言语中还带着些许暗示,差点没明着说,把这位人才留下,我们匡扶汉室的机会就大多了。

传闻张飞粗中有细,关键时候,脑子总是好用的,从推荐庞统,义释严颜之类的事情就可以看出。

“原来先生竟是隐士高人,在下刘备,字玄德,身后是我二弟,关羽,字云长,今备添为平原县令。还望先生莫要嫌弃,请到府中少歇几日,容某好生招待。”

趁着张飞说话的间隙,刘备早已翻身下马,双手握住江浩的手,拉着他朝着城内走去。

原来刘备听完张飞的话,心中已然大喜。但是未显于脸上,也没管江浩为什么知道他和二弟的名字,先把人留住,住几天再说。

这在城门口商谈聊天人走了怎么办,不如请到府中,长谈一二,喝点小酒,试试此人的才干。

若是此人有真才实学,两三日的盛情款待,这般情谊也足够自己开口挽留,共兴汉室。

若是没有才干,到时候赠送其些金银细软,送其离去便是。

这些年,他自己游学了十几载,征战了四五年,形形色色的人物见过多了,在识人用人上颇有心得。

按照他的直觉,这位奇装异服的少年,绝非一般人,不说大才,就算是小才,他刘备也要了。

没办法,这个时期的刘备确实面临着一个局面,武将勉强够用,文臣为0。

武将,刘备本人就能当个二流武将用,关羽张飞,皆有万夫不当之勇,世之虎将。

而文臣,简雍和孙乾、糜竺,这和顶尖文臣差一截的三位文臣,要等刘备干个临时徐州一把手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