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日黄昏时分,叶牧只说去迎铁匠,带着女儿一同出去,很快“迎”回两个人来。

两人都是三十岁上下的年纪,一式的布巾束发,身穿交领长衫,同样身材魁伟,背后背着铁匠工具,给族人引见时,只称是“怀文大师”和“稚情大师”。

叶景辰知道是叶问溪捏的泥人,见两人形容相似,悄声问道:“可是两兄弟?”

叶问溪摇头,也小声:“父子二人。”

綦毋怀文是那个时空北齐时代出名的冶金师,儿子綦毋稚情继承了他的技艺,成为一代出名的冶金大师,只是今日她捏的都是两人三十岁左右的模样。

叶衡瞧着两人带的工具,有些兴奋,试着问道:“两位大师铸铁时,我们……我们可能过去观瞧?”说出来又忙补充,“最好能给两位打打下手。”

【綦毋怀文】点头道:“自是可以。”

叶衡大喜,立刻道:“炉灶已经砌好,也搭了棚子,二位过去瞧瞧,若不合适尽管说话。”

叶继原道:“两位刚来,哪就急于一时,且让两位歇歇。”

【綦毋怀文】道:“无防,我们还有旁事,不能在此久留,夜里也好做事。”

叶牧点头表示同意:“这天气渐渐热起来,夜里打铁也凉快些。”向叶衡道,“我们所砌的炉灶,只是模仿寻常铁匠铺子,两位大师若不适用,就请几位兄弟协助改进。”

叶衡想学手艺,自然连连点头。

叶牧安排过,带着两人去挑选废铁。

分这两次,屠中天送来的铁器足足堆满一个车厢,【綦毋怀文】翻瞧一会儿,颇为欣喜:“这里的铁器已算精纯,只是锻造不得法,所以易折。”

叶牧道:“如今我们急需的是一些木工用的工具,其余的可以慢慢锻造。”

【綦毋怀文】点头,与【綦毋稚情】一同,将几大筐的废铁搬了出来,在里边翻翻拣拣,找出几十件铁器来,旁的仍然放了回去。

叶衡拿了只筐子过来,将挑出的铁器盛了,自己搬着陪两人往搭起的棚子过来,向两人问:“二位大师看还缺什么,尽管说。”

【綦毋稚情】见炉灶边放着几筐木炭,就问:“这木炭是什么木材烧成?”

叶衡道:“是柞木,我们建屋子砍下来的木材,我带着兄弟们在那边荒地上烧成的。”

【綦毋怀文】道:“方才一路过来,我瞧见有不少的栎树,那个烧成木炭最好。”

【綦毋稚情】解释:“这柞木烧成的木炭虽也不错,可是栎木烧成的更加坚硬,火力会更足一些。”

叶衡立刻道:“我即刻带兄弟们去砍。”见两人点头,立刻招呼自己的几个弟弟,拿了斧子去砍树。

叶问溪见又只剩下自己和父亲,就向二人道:“那些铁器,我们要选一些做兵器。”

【綦毋怀文】点头,表示明白。

不管叶衡几人如何邀请,【綦毋怀文】和【綦毋稚情】都坚持不入营地,而住在搭建的棚子里,最后叶衡几人被叫了回去,一整夜都听到打铁声。

两人用了一夜时间,打了两套木匠所用的工具,因要等栎木烧成的木炭,第二日一早收拾离去,隔了两日才又再来,接着打一些农具。

这一次,叶衡几人见无法劝两人住去营地,索性自己也留在棚子里给两人打下手,顺便学习锻造的手艺。

【綦毋怀文】、【綦毋稚情】二人也不藏私,只要问到,便详细讲解。

叶牧瞧着打出不少农具,就去找了杨真,询问习武要用的兵器。

杨真跟着过来,但见藤条编成的架子上除去摆了几样农具之外,还有两把单刀和几个枪头,顿时说不出的惊讶。

叶衡解释道:“我们想,单刀应是常用的兵器,总会用到,前次见杨姑娘提过枪,便先打了些。”

杨真连连点头,拿了一个枪头反复看一回,赞道:“若是牛筋木佐以竹片做成枪杆,便是极好的一杆枪。”

叶衡问:“牛筋木?我们江州常见,这北地却不知道有没有,竹子怕是难觅。”

杨真点点头,有些遗憾:“这北地有白檀树,也可做枪杆,便是白蜡杆,只是不如牛筋木。”

叶衡欣喜:“族里子侄习武所用,不必强求,改日上山找找。”

叶牧向杨真问道:“可要兵器打好才教武艺?”

杨真连连摆手:“这些孩子都不曾习过武,如今只能习些入门的功夫,哪里就用得上兵器?”

叶牧立刻道:“若是方便,即日便开始教习如何?”

杨真点头,想一下道:“习武需得能吃苦,既是要跟着我们学,便得听从我们教习,若是受不了,趁早还是退出。”

叶牧点头:“这个自然。”

杨真道:“如此,就请叶族长将话传下去,我们明日便开始。”

“好!”叶牧点头。

这话说回营地里,立刻一片欢呼声。

叶牧等声音渐渐落下去,才又慢慢接下去:“古人闻鸡起舞,我们也当效仿,明日五更大伙儿便起床,往营地后的练武场集齐。”

“好!”叶氏族人大多是做惯了活儿的,寻常也都是五更即起,自然齐声答应。

于是,第二天一早,叶氏一族不论男女老幼,都齐聚练武场。

所谓练武场,是选一大片平地清理出来,泥地上再铺上河沙,以防下雨时的泥泞。

杨真很快也到,在她身后跟着两男两女。

杨真给叶牧等人引见,两个女子较她年龄略小,一个是妹妹杨枫,一个是大弟媳朱笑,两个男子一个三十上下,是小弟弟杨寒,一个仅有十八九岁,是侄儿杨少宁。

从叶松那里,叶牧也约略知道,当年杨真姐弟开武馆,得罪权贵,大弟弟杨宵被害身亡,杨真姐弟为杨宵报仇获罪,这才流放来北地,朱笑便是杨宵遗孀,杨少宁便是杨宵的遗孤。

听好说完,大家齐齐问好,叶牧才道:“我叶氏本是耕读人家,不意逢祸来到此地,想学些武艺防身,今日起,我叶氏这些子侄便是杨家的弟子,还请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