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里十点的乡镇印刷厂,昏黄的白炽灯把车间照得半明半暗,混合着油墨的刺鼻气味与纸张的草木清香,在潮湿的空气里弥漫。老式胶印机 “哐当哐当” 的运转声突然戛然而止,像是被按了暂停键的老旧磁带,让满车间的忙碌瞬间凝固。
“怎么回事?” 舅舅甩下手里的咸菜肉丝饭盒,油腻的筷子在搪瓷碗沿磕出清脆声响,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机器前。饭盒里剩下的半根肉丝沾着咸菜末,还冒着微弱的热气 —— 这是夜班工人的标配口粮,两块钱一份,能就着两个白面馒头撑过整夜。
操作胶印机的老张师傅急得满头大汗,双手在机器面板上胡乱摸索:“老板,齿轮卡住了!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转不动了,这可是给镇食品厂赶的急单,明早七点前必须送到啊!”
车间里顿时响起窃窃私语,几个工人围过来探头探脑。张嘉豪刚写完今天的生产台账,闻言立刻起身。他快步走到胶印机旁,指尖抚过冰冷的金属机身,前世在工地维修重型机械的记忆突然涌上心头 —— 那些布满油污的齿轮组、锈迹斑斑的轴承,与眼前这台老式胶印机的构造竟有几分相似。
“别慌,先断电。” 张嘉豪的声音冷静得不像个十六岁的少年,“把维修手册找出来,我看看齿轮组的结构图。”
舅舅连忙从工具柜里翻出一本泛黄的《J2108 型胶印机维修指南》,封面的塑料皮已经起皱开裂,内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前任维修师傅的手写笔记,还有几处用钢笔涂改的痕迹。张嘉豪接过手册,借着灯光快速翻阅,手指点在 “齿轮咬合故障” 那一页:“是传动齿轮卡进异物,导致啮合错位了,得拆开机头外壳。”
“拆?这可是精细活儿!” 老张师傅瞪大了眼睛,“县城里的专业维修工说至少要三个小时才能搞定,现在都十点了,赶不及的!”
“专业的要三小时,我试试一小时。” 张嘉豪卷起校服袖子,露出小臂上因常年握笔留下的薄茧,“舅舅,找两把扳手、一把螺丝刀,再拿个手电筒来。”
王建国虽然将信将疑,但此刻也没有别的办法,赶紧吩咐工人取来工具。张嘉豪蹲在机器前,按照手册上的拆解步骤,先松开固定机头的四颗螺栓。金属外壳卸下的瞬间,一股浓烈的机油味扑面而来,混杂着印刷油墨的味道,形成一种独属于老工厂的特殊气息。
手电筒的光束在齿轮组间游走,果然看到一枚小铁钉卡在两个齿轮的齿缝里,导致齿轮无法正常咬合。张嘉豪用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撬动铁钉,手指被机油染得乌黑,汗水顺着额角滴落在机器上,晕开一小片深色印记。他想起前世在工地抢修搅拌机时,也是这样在狭小的空间里精准操作,凭借的就是耐心与对机械原理的熟悉。
“齿轮有点磨损,得稍微调整一下咬合间隙。” 张嘉豪说着,用扳手轻轻转动齿轮轴,根据手册上的标注校准位置。车间里只剩下他的呼吸声和工具碰撞的轻响,工人们都屏住了呼吸,连舅舅也忘了擦拭额头的汗珠,紧盯着他的动作。
与此同时,镇口的公路上,王虎正带着 JY 小组的三个男生骑行在夜色里。四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并排前行,车后座捆着鼓鼓囊囊的帆布包,里面是食品厂急需的包装订单。王虎的车铃 “叮铃铃” 响个不停,提醒着路边偶尔出现的行人,这是 2000 年代乡镇夜晚最常见的警示声。
“虎哥,这天怎么阴得这么厉害?” 组员李磊搓了搓胳膊,晚风带着湿气,吹得人发冷。
话音刚落,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里啪啦” 打在自行车的挡泥板上。王虎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刹车:“不好,下雨了!快把塑料布拿出来!”
几人慌忙从车筐里掏出事先准备的塑料布 —— 这种薄如蝉翼的聚乙烯薄膜在 2000 年代被广泛用于包装,既轻便又防水,是印刷厂特意准备的应急物资。王虎指挥大家把塑料布紧紧裹在帆布包上,用麻绳缠了一圈又一圈,确保里面的纸质订单不会被打湿。
雨水越下越大,路面很快积起水洼。王虎根据经验,让大家降低车速,身体重心放低,避开路面上反光的油污区和光滑的井盖 —— 这些都是雨天骑行最容易打滑的地方。雨水顺着帽檐往下淌,模糊了视线,几人只能眯着眼睛往前冲,自行车轮碾过积水,溅起高高的水花,打湿了裤腿和鞋子。
“订单不能有事!” 王虎喊了一声,声音被雨声淹没。他死死护住后座的包裹,哪怕自己的后背已经完全湿透,也舍不得让塑料布挪动半分。其他组员也跟着发力,自行车的链条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像是在为这场雨夜急行伴奏。
印刷厂车间里,张嘉豪终于拧紧了最后一颗螺栓。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油污,对舅舅说:“试试开机。”
王建国颤抖着按下启动键,胶印机先是发出一声轻微的嗡鸣,随后 “哐当哐当” 的运转声重新响起,比之前还要平稳。仪表盘上的指针正常跳动,纸张被顺利吸入机器,印着食品图案的包装纸源源不断地输出,边缘整齐,油墨均匀,没有一丝瑕疵。
“成了!真的成了!” 工人们爆发出一阵欢呼,老张师傅对着张嘉豪竖起大拇指:“小豪,你这手艺比专业维修工还厉害!才五十分钟就修好了!”
张嘉豪抹了把脸上的汗水,露出笑容:“赶紧赶工,别耽误了明早的送货。” 他看着运转的机器,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 —— 前世他只是个在工地奔波的维修工,今生却能用这门手艺守护自己的创业梦想,这种弥补遗憾的感觉,比任何成功都更让他踏实。
凌晨一点,王虎带着组员终于赶到了镇食品厂。门卫大爷披着军大衣打开大门,看到四个浑身湿透的少年,还有他们怀里紧紧抱着的包裹,惊讶地问:“这么大的雨,你们还真按时到了?”
“说好明早七点前,我们提前到了。” 王虎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小心翼翼地解开塑料布。帆布包虽然湿了外层,但里面的订单纸只是边缘有些受潮,字迹和图案都完好无损 —— 这些纸质订单采用的是 2000 年代常见的胶版纸,吸水性较弱,再加上塑料布的严密包裹,成功抵御了暴雨的侵袭。
食品厂厂长闻讯赶来,看到完好无损的订单,又看了看四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少年,眼眶有些发红:“你们这股韧劲,真是少见!本来还担心下雨耽误生产,现在看来,没选错合作对象。”
他当场清点了订单数量,确认无误后,突然拍了拍王虎的肩膀:“这样,我再追加 2000 份包装订单,还是你们厂做,价格照旧!”
王虎和组员们瞬间忘了疲惫,兴奋地击掌庆祝。雨水打湿的脸上,笑容格外灿烂 —— 这场雨夜急行,不仅守住了信誉,还赢得了额外的订单,更让 JY 小组的凝聚力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凌晨四点,王虎带着组员骑车返回印刷厂。雨已经停了,路面上的积水反射着晨光,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清新气息。快到印刷厂时,王虎突然发现工厂外围的围墙下,有个黑影鬼鬼祟祟地张望,手里还拿着一个笔记本,像是在记录什么。
“谁在那儿?” 王虎大喝一声,猛地蹬了蹬自行车冲过去。
黑影吓了一跳,回头看了一眼,竟是邻镇那家印刷厂的老板刘老三。他看到王虎等人,慌忙把笔记本揣进怀里,骑上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就往远处逃窜,嘴里丢下一句狠话:“这活儿我们也能做,你们等着!”
王虎想追,却被组员拉住:“虎哥,算了,他骑得太快了。”
王虎看着刘老三消失在晨曦中的背影,心里升起一丝警惕。他回到印刷厂,把这件事告诉了张嘉豪。
张嘉豪听完,眉头微微皱起。他知道,随着印刷厂的生意越来越好,竞争已经不可避免。刘老三的窥探只是开始,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可能是更激烈的市场争夺。
车间里,胶印机还在不停运转,油墨味与纸张的清香交织在一起,像是在诉说着创业的艰辛与希望。张嘉豪看着窗外泛起鱼肚白的天空,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竞争,他都要守住自己的事业,带着 JY 小组的伙伴们,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