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刚响,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几个女生围在一起,小心翼翼地传阅着一张皱巴巴的碟片封面,上面四个穿着白衬衫的少年笑得耀眼 —— 正是《流星花园》里的 F4。
“道明寺也太帅了吧!我要是杉菜就好了!”
“我想要道明寺的贴纸,昨天在县城小卖部问了,根本没货!”
“听说邻县有卖的,要三块钱一张,太贵了!”
张嘉豪刚收拾好课本,耳边就飘进这些讨论。他靠在椅背上,指尖敲了敲桌面,脑子里瞬间闪过一个念头。前世《流星花园》爆火时,正是 2001 年前后,校园里几乎人人都有 F4 的贴纸,书包、课本、文具盒上贴得密密麻麻,甚至连自行车后座都不放过。这股热潮来得快、热度高,正是快速赚钱的好机会。
“豪哥,你在想啥呢?” 王虎凑过来,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 2 毛冰棍,“要不要去操场打球?”
“打球不急。” 张嘉豪眼睛亮了,“王虎,你看这玩意儿,能不能做?” 他指了指女生们手里的碟片封面。
王虎愣了愣:“贴纸啊?这有啥难做的?但咱没图案啊。”
“图案好办。” 张嘉豪起身,“你去县城音像店,找老板借一张《流星花园》的盗版碟,就说要复刻封面,给他 5 块钱租金。李伟,你跟我去印刷厂,咱们今天就开工。”
两人动作飞快,半小时后,王虎就骑着自行车赶了回来,车筐里放着一张磨损严重的盗版碟,封面被透明胶带缠了好几圈。“豪哥,搞定了!老板一开始不乐意,我说帮他拉生意,他才同意借的。”
张嘉豪接过碟片,对着阳光仔细看了看,F4 的五官轮廓清晰,虽然印刷质量粗糙,但足够作为模板。他立刻带着碟片赶往舅舅的印刷厂,此时工人们刚完成一批食品包装的印刷,机器还在微微发烫。
“舅舅,加个急活。” 张嘉豪把碟片放在操作台上,“帮我把这上面的四个人印成贴纸,尺寸跟名片差不多,彩色的,越多越好。”
舅舅拿起碟片看了看,皱了皱眉:“这是啥明星?彩色印刷成本高,而且咱这胶印机没做过这么小的贴纸,得调版。”
“成本我算过了,一张贴纸用料成本不到 2 毛,我卖 1 块钱一张,稳赚。” 张嘉豪拍了拍胸脯,“舅舅,你让工人们加班,今晚赶出来 1 万张,加班费我来出,每张给工人多加 1 分钱提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工人们一听有额外收入,立刻干劲十足。技术员拿着碟片,用透明纸描摹出 F4 的轮廓,再用小刀刻成模板,固定在胶印机的版辊上。油墨师傅调好了彩色油墨,红色的背景、白色的衬衫、黑色的头发,一层层印刷下去,一张张带着油墨香味的贴纸从机器里滚了出来。
张嘉豪蹲在机器旁,仔细检查着每一张贴纸的质量,确保色彩均匀、图案清晰。“不错,就按这个标准来!” 他转头对跟来的李伟说,“你去把 JY 小组的人都叫来,今晚分工,明天一早开始销售。”
夜幕降临,印刷厂的灯亮了一整晚,胶印机的轰鸣声在寂静的镇夜里格外清晰。JY 小组的成员们陆续赶来,陈雪负责统计印刷数量,赵晓雅帮忙分拣贴纸,林薇薇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按照分工把贴纸装进透明塑料袋里,王虎和李伟则骑着自行车,把打包好的贴纸送到县城几个相熟的小卖部,约定好售卖分成。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县城第一小学门口就排起了长队。王虎站在小卖部旁边的大树下,手里举着一张最大的 F4 贴纸,扯着嗓子吆喝:“F4 贴纸新鲜出炉!1 块钱一张,道明寺、花泽类、西门、美作都有!买两张送一张小的!”
他的吆喝声立刻吸引了一群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一个个踮着脚尖往这边看。“我要道明寺的!”“给我来三张,我要送给邻班的同学!”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递上皱巴巴的纸币,手里攥着刚买到的贴纸,小心翼翼地贴在铅笔盒上,脸上满是兴奋。
张嘉豪则带着李伟守在镇中学门口,这里的学生购买力更强。几个女生挤到前面,一次性买了十张,还特意叮嘱:“能不能多印点花泽类的?我要贴满整个笔记本!”
“没问题,明天就加印!” 张嘉豪笑着答应,一边收钱一边让李伟登记需求。不到一个小时,带来的 2000 张贴纸就卖光了,还有不少学生没买到,围着他们追问:“明天还来吗?我一定早点来!”
接下来的三天,JY 小组全员出动,兵分几路,把贴纸卖到了周边的三所中学和五所小学。王虎带着两个人守在县城最热闹的供销社门口,那里人流量大,不少路过的年轻人也会停下来买几张;李伟负责送货,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各个学校之间,补充货源;陈雪和赵晓雅则在 qq 群里发布消息,没想到吸引了邻县的学生,有人特意托镇上的亲戚帮忙购买,用小灵通打来电话,一次性订购了 500 张。
第三天傍晚,当最后一张贴纸卖出去时,陈雪拿着账本算了算,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豪哥,一共卖了
张,除去成本和给小卖部的分成,纯利润 8060 块!”
“真的假的?” 王虎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天就赚了 8000 多?比咱们卖一个月笔记还多!”
张嘉豪笑着点点头,心里早有预料。这就是时代风口的力量,抓住了流行趋势,赚钱就像顺水推舟。他把钱分成几份,给 JY 小组的每个人都发了奖金,林薇薇拿着手里的 500 块钱,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小声说了句:“谢谢豪哥。”
就在大家兴高采烈地讨论着接下来要做什么时,印刷厂的大门被推开了,两个穿着中山装的男人走了进来,胸前别着 “文化局” 的徽章。为首的中年男人表情严肃,看了看地上还没清理干净的贴纸边角料,沉声道:“谁是这里的负责人?”
舅舅脸色一变,连忙上前:“同志,我是厂长,怎么了?”
“有人举报你们未经授权,印刷发行明星肖像贴纸,涉嫌侵权。” 中年男人拿出一个笔记本,“我们要进行调查,麻烦提供一下印刷记录和销售账目。”
JY 小组的人都慌了,王虎下意识地挡在张嘉豪面前:“这是我们学生自己弄的,跟厂长没关系!”
张嘉豪拉住王虎,冷静地走上前,脸上带着诚恳的笑容:“叔叔,您好,我是牵头做这个贴纸的,这事不怪我舅舅,也不怪印刷厂。”
他主动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重点强调自己是初中生,只是看到同学们都喜欢 F4,想着做点贴纸方便大家,根本不知道 “版权” 这回事,还拿出自己的学生证和学校的成绩单,证明自己的学生身份。
中年男人看了看张嘉豪,又翻了翻他递过来的笔记,上面的字迹工整,成绩也名列前茅。旁边的年轻干事低声说:“李科长,看这情况确实像学生创业,而且没造成什么恶劣影响,要不酌情处理?”
李科长沉吟了片刻,语气缓和了一些:“小伙子,创业是好事,但要懂规矩。明星肖像受法律保护,不能随便印刷售卖。这次念在你是学生,不懂法律,就不追究刑事责任了,罚款 500 元,以后不许再印了。”
“谢谢叔叔!我们一定改正!” 张嘉豪连忙点头,当场从盈利里拿出 500 元交给对方。文化局的人走后,舅舅松了口气:“嘉豪,还好你反应快,不然这事麻烦就大了。”
“是我考虑不周,以后会注意的。” 张嘉豪笑着说,心里却很清楚,这 500 块钱的罚款,换来了 8000 多的利润,已经非常划算。
处理完版权风波,张嘉豪带着 JY 小组的成员在供销社旁边的小吃摊吃了顿晚饭,点了炒粉、烤串,还有冰镇汽水。大家边吃边聊,兴奋地规划着接下来的生意,气氛格外热烈。
就在这时,张嘉豪的小灵通突然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号码。他接起电话,里面传来一个略带沙哑的男声:“请问是张嘉豪同学吗?我是镇上‘极速网吧’的老板,叫刘峰。”
“刘老板,您好,有什么事吗?” 张嘉豪有些疑惑,他从来没去过网吧。
“是这样,我听说你注册了一个‘本地 JY 网’的域名,” 刘峰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我这网吧有服务器,也能拨号上网,想跟你合作一把,咱们一起把这个网站做起来,赚钱平分怎么样?”
张嘉豪心里一动,他之前注册域名只是想着先占个坑,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找上门来合作。互联网的风口,果然比他想象中来得更早。
他看了看身边兴奋的伙伴们,对着电话说道:“刘老板,具体怎么合作,咱们见面聊。明天下午放学后,我去你网吧找你。”
挂了电话,王虎凑过来:“豪哥,谁啊?啥事啊?”
张嘉豪嘴角上扬,眼中闪烁着光芒:“一个能让咱们赚更多钱的机会,而且,这只是个开始。”
晚风拂过,小吃摊的灯泡晃了晃,映照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希望的脸庞。张嘉豪知道,F4 贴纸的生意结束了,但属于他的互联网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而那个名叫刘峰的网吧老板,将会是他在这条新赛道上,遇到的第一个重要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