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岭山脉,地处元武国与紫金国交界,山势连绵起伏,如万龙匍匐,古木参天,瘴气横生。此地灵脉杂乱,妖兽盘踞,加之凡人罕至,自古便是修士历练与隐匿的上选。沉溪谷,更只是这片广袤山脉外围一条不起眼的支脉幽谷,谷口狭窄,被浓密的藤萝与常年不散的淡薄雾气遮掩,若非有人指引,绝难发现内中别有洞天。
两日后的清晨,天光未明,山林间弥漫着破晓前的湿冷。韩小丫独自一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沉溪谷外三里处的一片密林中。她并未易容,恢复了原本清秀却带着几分疏离的容貌,身着一袭半旧的青色法衣,气息收敛至筑基初期水准,既不显得过于弱小引人轻视,也未过分张扬惹人忌惮。
她没有立刻靠近,而是寻了一处视野相对开阔的制高点,隐匿身形,将升级后的“周天灵隐鉴”主鉴置于掌心,神识缓缓沉入。
镜面之上,沉溪谷周边的地形地貌清晰浮现。谷口雾气看似天然,实则内蕴玄机,隐隐有灵力节点分布,构成了一座颇为高明的隐匿与预警复合阵法。谷内情形被阵法力量干扰,显得有些模糊,但依稀能感知到数道强弱不一的气息潜伏其中,最强的一道,赫然达到了结丹初期,沉稳如山,想必便是陈巧天口中的那位天星宗赵前辈。
韩小丫耐心观察了约莫半个时辰,确认谷外并无埋伏,阵法也处于一种半开启的警戒状态,并未完全封闭入口。她收起灵隐鉴,略整衣袍,身形一动,如同林间清风,不疾不徐地朝着谷口掠去。
在距离谷口尚有百丈之遥时,她停下脚步,朗声开口,声音清越,穿透薄雾:“散修韩立,应约前来,与天星宗道友交易。”
她报出了“韩立”化名。在此等情境下,一个干净、无甚跟脚的散修身份,远比可能引起联想的“韩小丫”更为合适。三哥已经去了远方,得100多年回不来,用用他的名号,自家人,应该没有什么吧。
声音在谷中回荡,片刻之后,谷口雾气一阵翻涌,向两侧分开,露出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一名身着天星宗传统星纹法袍、面容冷峻的练气期弟子出现在通道尽头,目光锐利地扫视韩小丫,沉声道:“韩道友请,赵前辈已在谷内等候。请道友遵守约定,勿要逾越阵法范围。”
韩小丫微微颔首,迈步踏入通道。在她进入的瞬间,身后的雾气便无声合拢,将通道再次掩去。谷内光线略显昏暗,空气却清新了许多,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湿润气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贯穿山谷,潺潺水声更添几分幽静。
在那名弟子的引领下,韩小丫沿着溪边小径前行不远,便看到了一处依山傍水开辟出的简陋石台。石台上,一名身着朴素灰袍、面容清癯、双目开阖间隐有精光流转的老者盘膝而坐,正是那位结丹期的赵师叔。他身旁,还站着两名筑基初期的中年修士,神色皆带着审视与警惕。
石台周围,隐约有阵纹光华流转,显然布有更强的禁制。
“晚辈韩立,见过赵前辈,见过两位道友。”韩小丫走到石台前丈许处停下,不卑不亢地拱手行礼。
赵师叔缓缓睁开眼,目光如同实质,在韩小丫身上停留片刻,似乎要将其看透。韩小丫坦然以对,体内灵力运转平稳,神识内敛,只流露出筑基初期的正常波动。
“韩小友不必多礼。”赵师叔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陈师侄已将小友的诚意与需求转达。聚灵丹方,乃我天星宗不传之秘,即便如今宗门蒙难,此方亦非同小可。不知小友准备以何物交换?”
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显是性格干脆,也不愿在此地久留。
韩小丫早有准备,闻言也不废话,直接取出三个玉瓶与一枚玉简,以灵力托着,缓缓送至石台边缘,悬浮于空。
“赵前辈明鉴。”韩小丫声音清晰,“此三瓶,分别为黄龙丹十粒、合气丹五粒,以及……筑基丹两粒。此乃晚辈诚意。”
“筑基丹”三字一出,石台上的三名天星宗修士,包括那位赵师叔,眼神都瞬间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赵师叔身后那两名筑基初期修士,呼吸都明显急促了几分。如今乱世,筑基丹的价值可想而知,乃是维系一个势力传承的关键资源!两粒筑基丹,足以培养出两名新的筑基修士,对于如今人才凋零的天星宗残部而言,意义重大!
赵师叔强压下心中波澜,伸手凌空一抓,将三个玉瓶与玉简摄入手中。他先打开装有黄龙丹和合气丹的玉瓶,各自倒出一粒,仔细观瞧,又凑近鼻端轻嗅,眼中讶色越来越浓。以他的眼力,自然能看出这两种丹药品质极佳,药力精纯无比,杂质微乎其微,尤其是那合气丹,其灵力结构似乎还带着一种奇特的层次感,远非市面上流通的普通货色可比。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打开了那个装着两粒筑基丹的玉瓶。浓郁的丹香瞬间弥漫开来,那圆润无瑕、蕴含着磅礴生机与破境之力的丹体,让在场所有天星宗修士的目光都变得炽热起来。
赵师叔仔细检查了许久,确认丹药无误,且品质上乘,这才缓缓将瓶塞盖好。良久,赵师叔抬起头,看向韩小丫的目光已然不同,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凝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
“韩小友……在丹道上的造诣,令人惊叹。”他缓缓说道,语气真诚了许多,“仅凭这些丹药,便足以证明小友之能。这两粒筑基丹,更是解我天星宗燃眉之急的厚礼。”
他顿了顿,似乎下定了决心,从怀中珍而重之地取出一枚颜色古旧、边缘有些磨损的淡黄色玉简。
“此乃《聚灵丹》古方副本。”赵师叔将玉简托在掌心,“此方得自一处上古遗迹,据考证,乃古修士为精进筑基期法力、夯实根基所创,药力温和醇厚,对突破小瓶颈亦有不小助益。然年代久远,传承中难免疏漏,此副本……缺失了最后三味辅药的准确名称与分量,以及最为关键的‘五行归元’凝丹法诀。”
他将玉简轻轻推出,悬浮至韩小丫面前。
“此方虽残,但其主药配伍、前期炼制手法依旧完整,价值几何,小友自行判断。若觉不妥,交易亦可作罢。”
韩小丫心中早有预料,闻言并未失望。她伸出二指,小心翼翼地将那淡黄色玉简夹住,神识沉入其中。
玉简内的信息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开篇便是对聚灵丹功效的描述,确实如赵师叔所言,乃是上古筑基修士梦寐以求的灵丹。随后是详细的主药、辅药清单,炼制步骤,火候掌控要点……内容浩繁,条理清晰,古意盎然。一直到最后,关于最后三味辅药的位置,只留下了三个模糊的属性描述与一个大致的用量区间,而那“五行归元”凝丹法诀的部分,则是一片空白,仅有寥寥数语提及此诀对平衡丹药内蕴的五行灵力至关重要,缺失则难以成丹,或成丹后药性不稳。
快速浏览一遍后,韩小丫心中已然明了。这天星宗,果然是拿了一份他们自己也无法炼制、或者说难以完美炼制的残方来交易。对于寻常丹师而言,缺失了核心凝丹法诀的丹方,价值确实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毫无用处。
但韩小丫不同。
她拥有来自“三哥”韩立的、包罗万象的《丹道初解》传承,其中对于古丹方的解析、药性推衍、乃至残缺丹方的补全思路,都有独到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她刚刚成功试验了借鉴《三转重元功》思路的“五行注灵法”,对于如何平衡不同属性药力、引导其分层融合,有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这缺失的“五行归元”法诀,其核心目的,无非是调和聚灵丹内必然存在的、来自不同属性灵材的五行灵力,使其圆融一体,而非相互冲突。这一点,与她的“五行注灵法”在原理上,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她或许无法完全复原古法,但凭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刚刚验证成功的思路,结合这玉简中记载的详尽前期步骤,自行推导出一套适合的、甚至可能更优化的凝丹法门,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用两粒对自己已无大用的筑基丹,换取一份直指上古筑基期灵丹的、主体框架完整的古方……这笔交易,看似天星宗得到了急需的稀缺资源,但长远来看,真正占了便宜的,恐怕是她韩小丫!
心念电转间,韩小丫已权衡清楚利弊。她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沉吟与些许“勉强”,缓缓将神识从玉简中退出。
“丹方确实玄妙,可惜残缺关键之处……”她轻叹一声,目光看向赵师叔,“也罢,晚辈对古丹方向来好奇,此方即便残缺,亦有极大参考价值。何况,能与天星宗结个善缘,亦是幸事。此交易,晚辈同意了。”
赵师叔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同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他自然知道这残方的缺陷,能用它换来两粒筑基丹和与一位潜力无限的丹师的良好关系,已是意外之喜。
“韩小友爽快!”赵师叔脸上露出笑容,“既然如此,这聚灵丹方副本,便归小友所有。望小友能从中有所获益。”
交易完成,双方的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又简单交谈了几句,主要是赵师叔隐晦地表达了希望日后能有更多丹药交易的可能,韩小丫则含糊应下,并未给出明确承诺。
片刻后,韩小丫在那名练气弟子的引领下,再次通过雾气通道,离开了沉溪谷。
直到远离沉溪谷数十里,确认无人跟踪后,韩小丫才寻了一处隐蔽山洞,布下阵法,迫不及待地再次将那枚淡黄色玉简取出,全神贯注地研读起来。
这一次,她看得极其缓慢、仔细。每一个字符,每一段描述,都与《丹道初解》中的理论相互印证,与“五行注灵法”的实践相互参照。
越是深入研究,她眼中的光芒越是明亮。
这聚灵丹方,果然玄奥非凡。其主药、辅药的选择,暗合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药力流转的设计,更是精妙绝伦。那缺失的三味辅药,根据其位置和属性描述推断,应是起到最后的“调和”与“固本”之效,而“五行归元”法诀,则是将前面所有步骤积累的五行药力,以一种玄妙的方式彻底融合,化生为最精纯的“聚灵”之力。
“五行归元……五行注灵……”韩小丫喃喃自语,脑海中无数念头碰撞、推衍。
她发现,自己之前摸索出的“五行注灵法”,虽然粗糙,但其“分层注入、引导融合”的核心,与这“五行归元”的理念,在底层逻辑上竟是相通的!区别在于,古法“五行归元”可能更加圆融、高效,而她的“五行注灵法”则更依赖炼丹师自身强大的神识和对药力的微观掌控。
“或许……我无需完全复原古法。”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成型,“我可以以此残方为基础,前期严格按照古方记载处理药材、控制火候,直到最后凝丹阶段,则以我改良后的‘五行注灵法’为核心,结合《丹道初解》中的凝丹要诀,自行创出一套适合的凝丹法门!”
这个想法让她心跳加速。这意味着,她不仅得到了一份古丹方,更获得了一个极佳的研究平台,可以借此验证和提升自身的丹道理念!一旦成功,她得到的将不仅仅是聚灵丹,更是属于她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炼丹术升华!
强压下立刻开炉尝试的冲动,韩小丫知道此事急不得。炼制聚灵丹的材料远比黄龙丹、合气丹珍贵稀少,必须筹备齐全,且状态万全时方可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