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岐黄下山觅亲缘 > 第98章 资本的低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城国际会议中心,灯火通明。

一场由省卫生厅牵头举办的“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融合发展研讨会”正在这里举行。巨大的水晶吊灯下,西装革履的专家学者、医药企业代表、政府官员们端着香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言谈举止间透着精英阶层的从容与疏离。

王明德王主任,穿着一身熨帖的深蓝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甚至带着久违的、练习过的微笑,游刃有余地穿梭在人群之中。他似乎已经完全从之前的狼狈中恢复过来,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只有偶尔掠过眼底的一丝阴翳,暗示着那场惨败留下的刻痕。

他正与一个身材微胖、戴着金丝边眼镜、笑容和煦的中年男子相谈甚欢。此人便是康泰医药集团的副总裁,李文斌。

“李总,上次您提到的那个关于中药颗粒剂标准化生产的课题,我们医院临床研究中心很有兴趣参与合作。”王明德微微倾身,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恭维与热切,“如果能将一些经典方剂,比如……嗯,一些经过验证有效的方子,转化为更便于推广和使用的现代剂型,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李文斌呵呵一笑,拍了拍王明德的胳膊,动作亲昵却带着居高临下的意味:“王主任是业内权威,有您牵头,我们康泰自然是求之不得。资金、设备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拿出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成果。”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我听说,前段时间市面上冒出个挺火的私人诊所,搞纯中医那套,好像效果还不错?叫什么……辰瑶诊所?”

王明德脸上的肌肉几不可查地僵硬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只是眼神冷了几分:“哦,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诊所罢了,靠着一些夸大其词的宣传,蒙蔽了些不懂行的老百姓。上不得台面。”

“是吗?”李文斌抿了一口杯中的酒,目光扫过不远处休息区茶几上摊开的几份报纸,其中一份本地财经版的副刊,正好有一篇小报道,标题是《社区诊所显神通,传统中医惠民生》,旁边还配了一张辰瑶诊所门外患者排队的模糊照片。

“看来媒体倒是挺关注这种‘惠民’新闻。”李文斌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听说,这位林医生,连苏家的老爷子都给治好了?苏家可是咱们江城的这个。”他竖了竖大拇指。

王明德感觉胸口像是被堵了一团棉花,呼吸都有些不畅。他强压下翻涌的嫉恨,干笑两声:“运气好,碰巧罢了。苏老爷子那情况,主要还是靠我们医院前期的支持治疗打下了基础。中医……哼,偶尔瞎猫碰上死耗子,不能说明什么。”

李文斌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不再看那报纸,转而望向王明德,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精明的光:“王主任,我们是做现代医药的,讲究的是科学、是数据、是规模化。一些不合时宜的、个体化的东西,终究会被时代淘汰。就像……老城区那些破败的旧房子,挡了城市发展的路,终究是要被推平,建成更现代化、更有效率的大厦一样。”

他这番话,看似在说城市规划,却像一根冰冷的针,精准地刺中了王明德内心最隐秘的角落。王明德瞬间就听懂了其中的暗示——康泰医药对老城区势在必得,而那个碍事的秦氏医馆,以及可能与之产生关联的林辰,都是需要被“推平”的障碍。

“李总高见。”王明德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堆起笑容,只是这笑容底下,带着一种找到同谋般的阴冷,“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有些东西,确实不该挡路。”

两人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一个眼神。王明德需要康泰的资源和支持来重振声威,甚至报复林辰;而李文斌,则需要王明德在学术和医疗体系内的身份,以及他对林辰的“了解”,来更方便地处理掉一些“小麻烦”。

“对了,”李文斌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状似无意地提道,“我听说王主任最近对中医药理颇有研究?还自己尝试配了些方子?这份钻研精神,令人佩服啊。我们集团研发中心最近正好在拓展天然药物提取部门,王主任如果有兴趣,随时可以来指导交流,或许……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些大事。”

王明德心中一动,他私下试药的事情极为隐秘,竟也被李文斌知道了?这让他背后微微发凉,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认可、被需要的兴奋。康泰的研发中心,那里有顶尖的设备和资源,或许真能帮他破解从林辰那里偷师来的只言片语,甚至……研发出更“有效”的东西。

“李总盛情,我一定认真考虑。”王明德举起酒杯。

两只酒杯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淹没在会场舒缓的音乐和嘈杂的谈笑中。这声音,仿佛某种契约达成的信号。

研讨会还在继续,台上专家侃侃而谈着中西医结合的美好未来。而在台下这光影交错的角落里,一场针对辰瑶诊所,针对那固守老宅的秦氏父女,甚至可能牵扯更深的风暴,已经在资本的低语和个人的怨恨中,悄然酝酿。

王明德最后瞥了一眼那份印有辰瑶诊所报道的报纸,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