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郊区的废弃印刷厂地下,暗室的空气里浮动着电子设备的温热气息。十二块屏幕同时亮起,蓝绿色的数据流像奔涌的暗河,将叶晴的脸映得忽明忽暗。凌晨三点,“天平” 行动队的 “防火墙” 行动进入第 72 小时,键盘敲击的 “嗒嗒” 声密集如雨点,在密闭空间里交织成无声的战歌 ——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场在暗网的隐秘角落,武器是代码与情报,敌人是贪婪的窃密者与致命数据的扩散。
“暗网‘幽灵论坛’出现新的超导合成帖,标题是《c-19 晶体家用制备指南》,已被顶至首页,下载量突破 1.3 万次。” 队员阿凯的声音压得极低,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如舞,屏幕上的论坛界面布满加密字符,置顶帖的附件预览里,赫然是简化后的晶体合成流程图,连 “低温控制” 都被替换成 “家用冰箱改造方案”。
叶晴的指尖在触控板上轻点,调出该帖子的发布轨迹:Ip 地址经五次跳转,最终指向索马里的一台匿名服务器 —— 与之前泄露基因编辑草稿的服务器属同一集群。她盯着屏幕上那个带着兜帽的发布者头像,眼底闪过一丝冷冽:“是‘上帝之手’的余党,他们在把致命知识‘平民化’,必须在更多人下载前彻底清除。”
话音未落,屏幕突然弹出红色预警:“检测到服务器内置‘数据炸弹’,删除触发阈值:30 秒倒计时启动。” 阿凯猛地按住回车键,一串防御代码瞬间注入服务器后台:“他在反击!试图在我们删除时,向全球 20 个黑市账号同步备份数据!”
暗室里的空气骤然凝固。叶晴的目光扫过屏幕右下角的倒计时 ——27 秒。她快速拆分任务:“阿凯用‘镜像陷阱’伪装备份通道,把虚假数据推给黑市账号;小雅启动分布式干扰,用 1800 个傀儡节点瘫痪服务器带宽;我定位核心存储区,执行不可逆擦除。”
指令下达的瞬间,键盘敲击声陡然提速。阿凯搭建的虚假备份库弹出,伪造的 “合成缺陷报告” 带着病毒式后缀,瞬间吸引了服务器的传输资源;小雅的干扰程序让屏幕上的进度条陷入停滞,服务器的风扇转速飙升,发出刺耳的嗡鸣;叶晴则顺着数据流的缝隙,精准锁定存储合成指南的核心文件夹,鼠标悬停在 “彻底删除” 按钮上 —— 倒计时还剩 8 秒。
“搞定!虚假数据已发送,黑市账号被病毒锁定!” 阿凯的声音带着喘息。叶晴立刻按下按钮,屏幕上的文件夹图标一个个变成灰色,数据容量以每秒 2Gb 的速度归零。当倒计时跳到 “0” 时,服务器发出一声微弱的 “过载提示”,随后彻底陷入死寂 —— 那篇可能让无数人沦为 “作坊式合成者” 的致命指南,永远消失在网络洪流中。
暗室里短暂静默,只有队员们急促的呼吸声。叶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调出 “防火墙” 行动的实时战报:已清除暗网违规帖子 1562 条、篡改非法科研论文 37 篇(删除核心参数)、阻断黑市交易链 14 条,拦截非法数据下载请求 4.7 万次。但她清楚,这只是暂时的胜利 —— 暗网就像打不完的地鼠,一个平台被清除,很快就有新的冒出来,昨晚刚删掉 “幽灵论坛” 的指南,今晨就有账号在 “暗网集市” 发布 “简化版线圈绕制教程”。
“剑桥大学开放数据库有异常。” 小雅突然打破沉默,屏幕上跳出一篇题为《超导晶体应力优化研究》的论文,附录里藏着一串伪装成 “实验误差” 的参数 —— 正是 c-19 晶体的 (110) 晶面应力阈值与超导线圈绕制核心数据。叶晴想起陈序的警告:“最危险的泄露从不是暗网交易,而是科研人员的‘无心之失’—— 他们以为在分享知识,却不知道这些数据会变成伤害的工具。”
她尝试联系数据库管理员,对方却以 “学术自由” 为由拒绝删除,只同意添加 “风险提示”。叶晴没有争辩,让小雅启动 “数据水印” 程序:“在参数里嵌入隐形代码,一旦有人复制、打印,就自动替换成错误值。” 屏幕上,一行行代码悄然注入论文附录,像在致命的毒药里加入解药 —— 虽然无法根除风险,却能挡住绝大多数非专业窃密者。
行动队的下一个目标,是暗网 “军火商城” 的超导零件交易板块。叶晴点开卖家 “黑铁” 的商品页,货架上赫然陈列着 “超导线圈半成品”“钇矿提纯试剂”,标价从 5 万到 20 万美元不等,评价区里,有人留言 “已用于电磁炮测试,射程达标”,还有人附上火力测试的模糊视频 —— 画面里的电磁炮击穿钢板的瞬间,淡蓝色的线圈微光与迪拜地下实验室的改造犬基因标记如出一辙。
“不能只删数据,要端掉源头。” 叶晴调出卖家的物流轨迹,发现其仓库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废弃港口,三个月内已向 19 个国家发货,收件人包含 7 个已知恐怖组织关联人员。她将加密后的仓库坐标与交易记录,发送给土耳其警方反恐部门,同时让阿凯黑入卖家的支付系统,冻结其所有虚拟货币账户。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泛起鱼肚白。暗室的屏幕还在闪烁,新的暗网预警不断弹出 —— 巴西的 “超导爱好者论坛” 有人上传家用合成教程,墨西哥的黑市在兜售提纯设备,甚至有匿名账号在招募 “晶体合成技术员”。叶晴拿起桌上的保温杯,里面的咖啡早已凉透,杯壁上贴着陈序发来的便签:“林溪说,意大利的麦田里,蒲公英又开了。”
指尖摩挲着便签上的字迹,叶晴突然想起行动前 “天平” 负责人的话:“这场战争没有勋章,没有喝彩,甚至没人知道你们在战斗,但你们守护的,是更多人的‘麦田’—— 是不被改造生物伤害的安宁,是不被基因污染威胁的生命。”
键盘敲击声再次响起,像永不停止的鼓点。叶晴的目光重新锁定屏幕,巴西论坛的教程正在被删除,墨西哥黑市的交易链接被阻断,匿名账号的招募帖被标记为欺诈。暗室的通风口透进第一缕晨光,照亮屏幕上不断更新的战报:“清除暗网平台 28 个,科研数据库篡改 39 篇,黑市交易链阻断 17 条。”
她知道,这场沉默的战争永远没有终点。只要还有人在滥用知识,只要还有致命数据在流传,“天平” 行动队就会一直站在防火墙的最前线 —— 用代码构筑屏障,用情报斩断链条,用无声的坚守,守护着陈序与海伦娜未竟的理想,守护着那些还能看见麦田与蒲公英的平凡生命。
当晨光洒满暗室时,叶晴给陈序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数据防火墙仍在运行,我们未停。” 发送成功的瞬间,屏幕上弹出新的预警,又一个暗网平台出现超导数据泄露的痕迹。她握紧拳头,指尖落在键盘上,新一轮的清除行动,再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