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高铭远传奇 > 第205章 军民共筑防倭线 密信暗藏诡计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5章 军民共筑防倭线 密信暗藏诡计谋

台州卫的晨雾还没散尽,卫所外的校场上已响起整齐的呐喊声。戚继光握着长枪,亲自示范刺杀动作,枪尖划破空气,带着凌厉的风声。“倭寇擅长近身搏杀,出刀快且狠,”他猛地收枪,目光扫过列队的兵士与渔民,“你们出枪要准,刺向他们的肋下——那里是铠甲护不到的地方!”

阿海握着新领的短刀,站在渔民队伍里,学得格外认真。昨日从黑风口回来后,戚继光便决定让兵士与渔民一同训练:兵士教渔民格斗技巧,渔民则教兵士辨识潮汛与暗礁。此刻他跟着戚继光的动作,屈膝、出刀,刀刃擦着草叶划过,虽力道尚浅,却已有了几分模样。

俞大猷巡视着训练场,忽然停在一个握刀的老渔民身边,伸手调整他的姿势:“老丈,手腕再沉些,不然刀会被倭寇打飞。”老渔民试着沉下手腕,果然觉得稳了许多,笑着点头:“多谢俞将军!以前只敢用渔网捕鱼,如今倒也敢用它对付倭寇了。”

刘显则带着人在沿海的暗湾处埋设木桩。他指挥兵士将削尖的木桩深深钉进海底,又在木桩旁系上涂了桐油的渔网:“等倭寇的船闯进来,要么被木桩扎破船底,要么被渔网缠住,到时候咱们再从岸上放箭,保管他们有来无回!”

忙碌到正午,戚继光才带着众人回到卫所。刚进门,就见一名斥候匆匆跑来,手里捧着一封密封的信:“将军,从宁波卫送来的急信,说是有要事相商。”戚继光拆开信,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信纸在他指间微微发颤。

“怎么了?”俞大猷凑过来,见信上写着“宁波卫粮船遇袭,需台州卫调粮支援”,脸色也变了,“这时候调粮,咱们自己的存粮本就不多,要是给了宁波卫,下月应对倭寇大军,怕是要断粮!”

刘显也急了:“会不会是倭寇的计谋?故意让咱们调走粮食,再趁虚而入?”戚继光捏着信纸,指尖在“宁波卫指挥使”的落款上反复摩挲:“宁波卫的指挥使是老熟人,按理说不会骗咱们。可这 timing 太巧了,偏偏在咱们得知倭寇要联合进攻之后。”

阿海捧着渔灯走进来,听见“粮船”二字,忽然停下脚步:“将军,我前几日去石浦村,听渔民说,宁波卫的粮船一般走外海,很少走内海——这次怎么会在内海遇袭?”

戚继光眼睛一亮,立刻叫来斥候:“你去查一下,宁波卫粮船遇袭的具体位置,还有当时的潮汛情况。另外,再派人去宁波卫附近的渔村问问,看有没有人见过粮船。”斥候领命,立刻转身离去。

傍晚时分,斥候终于回来,带来的消息让众人脸色凝重:“将军,宁波卫粮船遇袭的位置,根本不是粮船常走的路线,而且当天是小潮,大船根本无法靠近那里。还有,宁波卫附近的渔民说,最近根本没见过粮船出海。”

“果然是假的!”刘显一拳砸在桌上,“倭寇这是想调虎离山,让咱们把粮调走,再趁咱们空虚的时候进攻!”俞大猷也点头:“说不定这封信,就是倭寇模仿宁波卫指挥使的笔迹写的,想骗咱们上当。”

戚继光却忽然冷静下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既然他们想骗咱们,那咱们就将计就计。”他走到海图前,指着台州卫与宁波卫之间的“大陈岛”:“咱们假装要调粮,派三艘空的粮船走内海,再在大陈岛附近埋伏下哨船。倭寇见了粮船,肯定会来抢,到时候咱们就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俞大猷立刻明白了:“好主意!这样既能摸清倭寇的兵力,又能毁掉他们的一部分船只,为下月的大战减少压力!”刘显也兴奋地说:“我来带哨船埋伏,保证不让一个倭寇跑掉!”

阿海忽然举手:“将军,我也想去!我熟悉大陈岛附近的潮汛,能帮着找埋伏的位置。”戚继光点头:“好!你跟刘将军一起去,注意安全。”

第二日天刚亮,三艘“粮船”就载着少量粮食,缓缓驶出台州卫。阿海跟着刘显,带着五艘哨船,悄悄绕到大陈岛附近,藏在一处暗湾里。阿海站在船首,盯着海面,忽然说:“刘将军,等会儿涨潮时,海水会往暗湾里流,咱们的船会被推得更靠近航道,正好能伏击倭寇。”

刘显立刻下令,让兵士们把船固定好,又让弓箭手做好准备。没过多久,远处就传来了船帆的声音。阿海眯起眼睛,看见十几艘倭寇的船正朝着“粮船”驶来,船帆上还画着狰狞的骷髅头。

“来了!”刘显低声喝令,“等他们靠近粮船,再动手!”倭寇的船很快追上了“粮船”,几个倭寇跳上粮船,掀开粮舱的盖子,发现里面只有少量粮食,顿时怒了:“是假的!快追!”

就在这时,刘显一声令下:“放箭!”箭如雨下,朝着倭寇的船射去。倭寇们顿时乱了,纷纷举着盾牌抵挡。阿海忽然指着一艘倭寇的大船:“刘将军,那艘船是首领的船,船帆上的骷髅头最大!”

刘显立刻下令:“集中火力,打那艘大船!”兵士们立刻把火箭射向大船的船帆,火借风势,很快就把船帆烧了起来。倭寇首领见状,立刻下令撤退,可此时涨潮的海水已经把他们的船往暗湾里推,正好撞上了刘显埋伏的哨船。

“杀!”刘显带头跳上倭寇的船,兵士们也跟着冲了上去。阿海握着短刀,跟着一名兵士跳上一艘小船,见一个倭寇举着刀要砍人,立刻用渔网缠住他的腿,兵士趁机一刀将其斩杀。

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倭寇的十几艘船被击沉了五艘,俘虏了三十多人,其余的倭寇狼狈逃窜。刘显看着被俘的倭寇,冷笑着说:“这下,咱们不仅摸清了他们的兵力,还断了他们一条胳膊!”

阿海却忽然发现,一个被俘的倭寇怀里,藏着一块刻着“汪”字的令牌。他立刻把令牌递给刘显:“刘将军,你看这个!”刘显接过令牌,脸色一变:“是汪直的人!汪直是倭寇的大头目,没想到他也参与了这次进攻!”

回到台州卫,刘显把令牌和战况告诉了戚继光。戚继光看着令牌,脸色凝重:“汪直狡猾得很,这次咱们伏击了他的人,他肯定会提前发动进攻。看来,咱们得加快准备了。”

他立刻下令,让兵士们加快埋设木桩和渔网,又让渔民们加强巡逻,一旦发现倭寇,立刻用渔灯和铜锣报信。阿海也主动请缨,带着几个渔民,日夜在沿海的暗湾里巡逻,渔灯的光在海面上摇曳,像一道警惕的眼睛。

夕阳西下时,阿海巡逻回来,见戚继光还在海图前忙碌,便走过去,把一盏新的渔灯放在他面前:“将军,这盏灯给你,晚上看海图,能亮些。”戚继光抬头,看着阿海,笑了笑:“好。有你们这些渔民帮忙,咱们一定能守住台州卫。”

阿海用力点头,看着海图上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虽然下一场大战会很艰难,但只要军民同心,渔灯不灭,就一定能把倭寇赶出这片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