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高铭远传奇 > 第203章 星夜驰援台州卫 怒海勇截倭寇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3章 星夜驰援台州卫 怒海勇截倭寇船

沈家门码头的渔灯刚连成一片暖黄,戚继光手中的军报已被海风卷得边角发颤。“台州卫守军不足百人,倭寇却有三百余众,还携带着火铳,”他指尖划过海图上“三门湾”的位置,声音沉得像压了铅,“若等他们站稳脚跟,沿海的渔村怕是要遭大殃。”

俞大猷将腰间佩刀往桌上一按,火星溅在海图边缘:“我带五十名善使火器的兵士,乘最快的哨船先走,能拖一刻是一刻!”刘显也立刻接话:“沈家门的防务我留下安排,再调一百名兵士随后支援,保证不耽误行程!”

戚继光点头,目光转向一旁攥着渔灯的阿海。少年似乎察觉到他的顾虑,立刻把渔灯揣进怀里,挺了挺单薄的肩膀:“将军,三门湾的潮汛我爹教过我,什么时候能走浅滩,什么时候要避暗礁,我都记着呢!”

没等夜色完全笼罩海面,三艘哨船已载着兵士驶出沈家门。阿海站在戚继光的船首,借着月光辨认着洋流,不时提醒舵手调整方向。海风裹着咸腥味往衣领里灌,他却丝毫不见怯意,手里紧紧攥着一根磨得光滑的船桨——那是他爹留下的旧物。

行至半夜,海面忽然起了雾。白茫茫的雾气像棉絮似的裹住船只,连前方的船影都变得模糊。“将军,不能再往前了!”阿海忽然喊道,伸手按住正要加速的舵手,“前面是‘鬼见愁’暗礁区,雾天走船,稍不留意就会撞礁!”

戚继光立刻下令停船,让兵士点燃火把。微弱的火光中,果然见一块块暗礁如狰狞的兽首露出水面,浪头拍上去,碎成满空的白沫。“那怎么办?”一名兵士急得跺脚,“再耽误下去,台州卫的百姓……”

“有了!”阿海忽然眼睛一亮,从怀里掏出渔灯点亮,“我爹说过,雾天走‘鬼见愁’,要跟着渔灯的光找水道。这灯芯浸过鱼油,亮得远,还能引着咱们避开暗礁!”他把渔灯挂在船桅上,暖黄的光穿透雾气,在海面映出一道微弱的光带。

舵手盯着渔灯的方向,缓缓转动船舵。哨船像三条灵活的鱼,贴着暗礁边缘前行。雾气中不时传来礁石擦过船底的“咯吱”声,兵士们都攥紧了武器,阿海却始终站在船首,眼神比渔灯还亮,时不时提醒一句“往左半尺”“再等个浪头”。

天快亮时,雾气终于散了。远远望见台州卫的城楼,却见城头没有升起信号旗,反而有几缕黑烟直冲天际。“糟了!”戚继光猛地站起身,“倭寇怕是已经攻进去了!”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驾着小划子从斜刺里冲出来,老远就喊:“将军!倭寇没攻卫城,却把粮船劫了,正往三门湾外的小岛逃!”他抹了把脸上的海水,急声道,“他们还抓了十几个百姓当人质,说要是官军追来,就把人扔进海里!”

戚继光立刻让哨船转向,朝着斥候指的方向追去。没过多久,就见远处海面上飘着三艘货船,船帆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正是台州卫的粮船。“准备接舷!”戚继光大喝一声,兵士们立刻举起盾牌,握紧了钩爪。

可没等哨船靠近,货船上忽然传来倭寇的喊叫:“再过来就杀人了!”一个倭寇把刀架在一个老渔民的脖子上,刀刃已划破了皮肉。戚继光只得挥手让船停下,眉头拧成了疙瘩。

阿海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压低声音:“将军,那艘最前面的货船,船尾有个破洞——我刚才借着晨光看见了,是之前被礁石撞的,用木板临时堵着的。要是能把木板撞开,船一进水,倭寇肯定乱!”

戚继光眼睛一亮,立刻叫来两名水性最好的兵士:“你们带着凿子,从水下潜过去,把那木板凿开。记住,动作要轻,别被发现!”兵士们点头,悄悄跳进海里,像两条鱼似的朝着货船游去。

没过多久,就见最前面的货船开始微微倾斜,船尾的木板被海水冲开,浪花“哗哗”地往船里灌。倭寇顿时乱作一团,有的去堵洞,有的则举着刀对着人质,场面一片混乱。

“就是现在!”戚继光一声令下,哨船猛地冲了上去。钩爪牢牢抓住货船的船舷,兵士们纵身跳上甲板,与倭寇展开厮杀。阿海也跟着跳了上去,手里拿着那根旧船桨,朝着一个正要举刀砍向兵士的倭寇狠狠砸去。

倭寇本就因船进水慌了神,哪里抵得住官军的猛攻。没过半个时辰,大部分倭寇已被制服,只剩下几个还在负隅顽抗的,被俞大猷一刀一个解决。戚继光快步走到被绑的百姓身边,亲手为他们解开绳索:“大家别怕,安全了!”

老渔民握着他的手,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多谢将军,多谢将军!要是晚来一步,我们这些老骨头就真要喂鱼了!”阿海也凑过来,把怀里的渔灯递给一个吓得发抖的小孩:“拿着吧,有灯在,就不怕黑了。”

就在兵士们清点战利品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是刘显带着援军赶来了。“将军,台州卫的百姓听说你们来了,都带着干粮和水在码头等着呢!”他翻身下马,脸上满是喜色,“还有,咱们截下的这些粮船,正好能解台州卫的燃眉之急!”

戚继光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忽然一暖。晨光洒在海面上,把浪花染成了金红色,阿海手里的渔灯还亮着,在阳光下像一颗小小的太阳。他转头对俞大猷和刘显说:“等安顿好台州卫的百姓,咱们得在三门湾设个哨卡,再教渔民们一些防身的法子——只有军民一起守,这海疆才能真的安稳。”

俞大猷和刘显纷纷点头。阿海忽然指着远处的海面,兴奋地喊道:“将军,你们看!那些渔船都出来了!”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十几艘渔船正朝着他们驶来,船头上的渔灯虽然还没点亮,却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暖意。

戚继光知道,这只是清剿倭寇的又一小步。东南沿海的海面上,还有无数的风浪在等着他们。但只要手中握着刀,身边有弟兄们并肩,还有阿海这样心怀家国的少年,还有百姓们的支持,就算是再大的风浪,他们也能闯过去。

夕阳西下时,台州卫的码头热闹了起来。百姓们捧着热气腾腾的鱼粥,围着兵士们说着感谢的话。阿海坐在码头的石阶上,手里拿着渔灯,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渔火,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戚继光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这海面上的渔灯,会越来越亮的。”

阿海用力点头,把渔灯举得更高了些。暖黄的灯光映在他的脸上,也映在海面上,与远处的渔火连成一片,像一条温暖的光带,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