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高铭远传奇 > 第66章 修渠筑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刚漫过村头的老槐树,高铭远就带着村民们到了村西的空地——这里要修连接三口井与蓄水池的主水渠。赵珩扛着小锄头跟在后面,看着地上拉好的石灰线,蹲下身摸了摸土:“高老师,这条渠要挖多宽呀?”

高铭远指着图纸上的标注:“宽三尺、深两尺,这样水流快,还能顺着支渠分到每块田里。”他刚说完,就见几个村民推着装满铁锹、锄头的木车过来,虎子撸起袖子喊:“高大人,您说怎么挖,我们听您的!”

村民们很快分成几组,有人用锄头刨土,有人用筐子运土,铁锹碰撞地面的“叮叮”声和号子声混在一起。赵珩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小锄头扒拉着路边的碎土,虽然每次只能挖一点,却跑得格外勤快。苏晚提着水桶过来时,就见他鼻尖沾着泥,额头上的汗把头发都打湿了,忍不住笑着递过帕子:“先擦擦汗,你这小模样,活像只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田鼠。”

赵珩接过帕子擦了擦脸,又指着不远处:“苏晚姐姐你看,他们挖得好快!再过几天,渠就能通到蓄水池了吧?”苏晚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土沟已渐渐显出身形,便点头道:“快着呢,等渠挖好,再把蓄水池的坝筑高些,以后就算天再旱,也能存住水了。”

可没等主渠挖完,邻村的村长就带着几个村民匆匆赶来,一见到高铭远就作揖:“高大人,求您救救我们村吧!我们村的井快干了,地里的谷子都快晒死了!”他身后的老农也红着眼眶,把手里攥着的枯谷子穗递过来——穗子又小又空,谷粒轻轻一碰就掉。

高铭远接过谷穗捏了捏,眉头皱了起来:“你们村的井有多深?之前没试着挖深些吗?”邻村村长叹了口气:“挖了,可越往下越硬,挖了三天也没见着水。听说您这儿做了水车、还在修渠,我们实在没办法,才来求您给指条活路。”

赵珩站在一旁,看着老农手里的枯谷穗,想起自家田里刚冒出新叶的荞麦,拉了拉高铭远的衣角:“高老师,咱们帮帮他们吧,要是谷子都死了,他们今年可怎么过呀?”

高铭远摸了摸赵珩的头,又看向邻村村长:“你们先别急,我跟你们去村里看看井的情况。要是井还能救,咱们就先帮你们挖深井、装水车;要是实在没水,再从咱们的主渠分一条支渠过去——不过支渠要绕点路,得多花几天功夫。”

邻村村长一听,连忙又作揖:“多谢高大人!只要能救庄稼,多花几天功夫不算啥!”高铭远当即叫上两个手艺好的工匠,又让虎子带着两把铁锹,跟着邻村人往村外走。赵珩想跟着去,却被高铭远按住:“你留在这儿帮着照看挖渠的活,等我回来给你说那边的情况。”

赵珩只好停下脚步,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田埂尽头,又转头看向挖渠的村民:“咱们再加把劲,早点把主渠挖好,就能帮邻村的人引水啦!”说着,他拿起小锄头,又钻进了挖渠的人群里。

傍晚时分,高铭远才带着工匠回来,脸上带着些疲惫,却有了笑意:“邻村的井还能救,就是井底有块大石板挡着水了,明天咱们派几个力气大的过去,把石板凿开,再把井挖深三尺,就能出水了。”

赵珩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那水车呢?要给他们做水车吗?”高铭远点头:“当然要做,等深井挖好,就教他们的工匠做龙骨水车,这样他们以后自己也能提水浇地。”

苏晚这时端着刚熬好的小米粥过来,给高铭远盛了一碗:“先喝点粥垫垫,今天跑了一天,肯定累坏了。”高铭远接过碗,看着远处还在赶工挖渠的村民,又看了看身边满眼期待的赵珩,心里盘算着:得尽快把深井挖好、支渠修通,还要教更多人做水车,这样才能让更多村子熬过旱天。

而邻村的夜里,村民们正围着油灯,等着高铭远他们明天过来。有人摸着家里仅剩的半袋谷子,小声说:“要是高大人真能帮咱们挖出井水,咱们明年一定要多送些新米过去!”旁边的人也跟着点头,油灯的光映着他们脸上的希望,比往日亮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