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高铭远传奇 > 第13章 京华风雨(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一早,高铭远刚到都察院,就见张维拿着份奏折急匆匆进来:高御史,不好了!有人趁你私通赵王,挪用河工款,圣上已让三法司会审!他将奏折往案上一拍,这可是杀头的罪,你还是趁早认了,老夫或许能为你求个全尸。

高铭远拿起奏折,见署名是吏部侍郎李默,正是张巡抚的恩师。他忽然笑了,从袖中取出那袋面粉:张大人可知这是什么?

不过是些粗粮,难道还能当证据不成?张维嗤笑道。

这是兰考百姓用救命粮做的面粉。高铭远将面粉倒在案上,用手指画出堤坝的形状,李侍郎的表亲在兰考强占民田,百姓们告了三年状都没人管。赵王斩了他,是因为他往堤坝的石灰浆里掺沙子,想让堤坝溃堤。他指着面粉堆里的一粒沙,就像这粒沙,看似不起眼,却能毁了千辛万苦筑成的堤坝。

正说着,忽听外面传来通传声:赵王殿下到——

众人惊愕间,赵王已大步走进来,手里提着个铁剑,往案上一放:这剑是用那对玉如意熔的,李侍郎的表亲就是用这对玉如意换来的包庇,高御史斩得好!他转向高铭远,本王已将李侍郎贪墨河工款的证据呈给圣上,今日特来为高御史作证。

张维的脸瞬间白了,瘫坐在椅子上。高铭远望着那柄铁剑,剑身上映着自己的影子,竟比尚方宝剑更添了几分沉凝。他忽然明白,所谓的尚方宝剑,从来不是剑本身,而是握剑人心里的公道。

三日后,三法司会审。高铭远呈上河南百姓的证词,还有那罐黄河泥水。当李侍郎看到泥水里沉淀的沙土时,忽然瘫倒在地,招认了所有罪行。

退堂时,赵王在衙门口等着,递给他一只青雀木雕:这是本王亲手刻的,你看像不像沈清和画里的那只?

高铭远接过木雕,见青雀的嘴里衔着根麦秆,雕得栩栩如生。他想起兰考的麦饼,想起常州的茶苗,忽然道:殿下可知青雀为何衔枝?

赵王笑了:自然是为了筑巢。

不止。高铭远望着长街两侧的槐花,是为了让每个巢里的百姓,都能睡得安稳。

夏夜的都察院,灯火通明。高铭远在灯下核对案宗,案头放着那方嵌铜丝的砚台,旁边是周石头送来的陶罐,泥水已清,沉淀的沙砾竟摆出二字。他提起笔,在纸上写下青雀衔枝,非为高枝,为护苍生,墨迹未干,就见窗外飞进来一只青雀,落在案头,嘴里衔着根槐花枝。

高铭远放下笔,望着那只青雀,忽然觉得,这京华的风雨再大,只要案头有百姓的泥土,笔下有公道的墨迹,就总有能为苍生遮风挡雨的枝头。就像黄河的水,纵然千回百转,终要奔向滋养土地的远方。

高铭远为什么心里总想着老百姓,因为他的祖训,他的内心都不容许他坑害老百姓,因为只是替老百姓,皇上办事而已,这样的思想觉悟有点儿像咱们老一辈的革命干部,一心为国,一心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