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契约暖意 > 第73章 破冰之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十三章 破冰之援

书房的门在李墨身后关上,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像最终落定的判决,将徐静婉独自留在客厅冰冷的空气里。骄傲筑起的高墙之内,是近乎绝望的困境。巴黎首展一旦流产,不仅“木兰生活”的国际之路将遭受重创,她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威信也将荡然无存。

她蜷在沙发上,额头抵着冰凉的膝盖,试图驱散那阵阵袭来的眩晕和无力感。难道真的要走投无路,只能去敲响那扇刚刚对她关闭的书房门吗?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屏幕亮起,是一个来自巴黎的陌生号码。她迟疑地接通。

“是徐静婉女士吗?”对方是一口流利法语,带着官方口吻,“我是法国文化部下属‘艺术无界’基金会的负责人,皮埃尔·杜邦。我们通过林薇女士获悉您正在筹备的‘经纬之间’巡展,并对其中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理念深感兴趣。据悉您在物流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

徐静婉的心猛地提了起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艺术无界”基金会?那是法国极具影响力的半官方文化机构,拥有深厚的人脉和资源。

“是的,杜邦先生,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阻碍。”她尽量保持语气的平稳。

“我们基金会与法国国家铁路旗下的一家专业艺术品物流公司有长期深度合作,他们拥有处理高价值、高时效性文化展品的丰富经验,并且非常乐意支持具有文化价值的项目。”皮埃尔语速很快,却条理清晰,“如果您需要,我们可以在两小时内为您安排好一切,确保展品安全、准时抵达巴黎。”

峰回路转!巨大的惊喜冲击着徐静婉,让她一时有些失语。“这……太感谢了!杜邦先生,我不知道该如何……”

“不必客气,徐女士。”皮埃尔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我们欣赏有魄力、有远见的合作者。另外,请代我向李墨先生问好,感谢他之前的……引荐。”

李墨?!

这两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徐静婉脑中的迷雾。是李墨!在她倔强地拒绝求助之后,是他,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悄无声息地动用了自己的人脉,为她搬来了这座最强的“救兵”!他甚至没有通过助理,而是绕了一圈,通过林薇和法国文化部的关系,将这份援助以一种更体面、更不伤她自尊的方式递到了她手中。

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酸涩难当。她紧紧握着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好的,一定。非常感谢您,杜邦先生。”

结束通话,徐静婉在原地呆立了许久。客厅里寂静无声,只有她剧烈的心跳在耳边轰鸣。她缓缓抬起头,目光投向那扇紧闭的书房门。门缝底下,透出一线微光。

他还在里面。

所有的倔强、防备和故作坚强,在这一刻土崩瓦解。一种强烈的冲动驱使着她,她站起身,走到书房门前,抬起手,却在即将触碰到门板时,停顿在空中。

该说什么?谢谢?还是为自己之前的固执道歉?

就在她犹豫的瞬间,书房门从里面被拉开了。

李墨站在门口,似乎正要出来。他看到她站在门外,抬起的手还未放下,脸上闪过一丝微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穿着深灰色的家居服,身形挺拔,脸上带着熬夜留下的淡淡倦意,眼神却依旧深邃。

两人隔着门槛对视着,空气仿佛凝滞。

徐静婉看着他,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一句低哑的:“……谢谢。”

李墨的目光在她微微泛红的眼眶和紧抿的唇上停留了一瞬,眸色深了深。他没有回应她的道谢,只是侧身让开了一些空间,语气平淡无波:“进来再说。”

徐静婉迟疑了一下,迈步走了进去。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和属于他的清冽气息。

李墨关上门,走到书桌旁,拿起一份文件递给她:“这是‘艺术无界’基金会和那家物流公司的背景资料,以及初步拟定的合作框架,你看一下。”

他公事公办的语气,仿佛刚才那石破天惊的援助只是顺手为之。徐静婉接过文件,指尖触及纸张,感受到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他指尖的温度。

她没有立刻翻看,而是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怎么知道……”

“周雨晴下午联系过我的助理,询问李氏物流网络的备用方案。”李墨打断她,走到窗边,背对着她,声音听不出情绪,“我猜,你应该是遇到了连她都解决不了的麻烦。”

原来如此。是周雨晴在走投无路之下,最终还是越级求助了。而她这个名义上的上司,却还在这里固守着可笑的自尊。

一股热意再次涌上眼眶,徐静婉用力眨了回去。她看着他的背影,那个在舞池中给予她支撑,在暗夜里为她扫清障碍的背影,心底那片冰封的湖面,终于发出了清晰的碎裂声。

“物流的问题解决了,”李墨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她脸上,带着一种审视般的锐利,“那么,内部的问题呢?李明轩和‘速通国际’的勾连,你打算怎么处理?”

他知道了!他什么都知道!他不仅为她解决了外患,更洞察了她正在面对的内忧。

徐静婉握紧了手中的文件,迎上他的目光,这一次,没有再隐瞒:“证据还在收集中。我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让他无法抵赖。”

李墨点了点头,走到她面前,停下脚步。两人距离很近,她能清晰地看到他眼底的血丝和眉宇间深藏的疲惫。

“徐静婉,”他叫她的名字,声音低沉而清晰,“记住我们的约定。对外,我们是利益共同体。”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有些风雨,不需要你一个人扛。”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彻底打开了徐静婉心中那扇紧闭的门。所有的委屈、压力、孤军奋战的艰辛,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她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

李墨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抬手,似乎想碰碰她的肩膀,但最终那只手只是在她肩头上方停顿了一瞬,便缓缓落回了身侧。

“很晚了,去休息吧。”他声音放缓了些,“剩下的事,明天再说。”

徐静婉抬起头,看到他眼中那抹难以掩饰的疲惫,心头微软。“你也早点休息。”

她拿着那份沉甸甸的文件,转身离开了书房。这一次,脚步不再沉重。

回到卧室,她靠在门板上,听着书房里隐约传来的、他继续处理公务的细微声响,心底一片滚烫。

破冰无需千言万语,有时,只是一个在绝境中悄然伸出的援手,一句点到即止的提醒。

隔阂依旧存在,信任的建立也非一日之功。

但至少,在这一刻,她和他之间,那堵冰墙,已然裂开了一道缝隙,有温暖的光,照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