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冰山总裁为我崩人设:离婚后她哭 > 第96章 风暴前奏与冷漠观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6章 风暴前奏与冷漠观测

日内瓦湖的夜晚,被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与压抑所笼罩。白日的湛蓝与波光粼粼早已被墨汁般浓得化不开的夜色彻底吞噬,湖面仿佛一块巨大的、失去光泽的黑曜石,倒映不出半点星光。阿尔卑斯山特有的凛冽寒风开始增强,如同无形的巨手揉搓着湖面,卷起层层叠叠的黑色浪涛,它们不再是轻柔的拍打,而是变成沉闷而持续的、带着怒意的咆哮,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湖岸与那些在风浪中摇晃的船只龙骨,发出呜咽般的巨响,仿佛这片古老的湖泊本身也在为即将到来的血腥冲突奏响不安而悲怆的序曲。

在湖南岸一个极其隐蔽的、早已废弃多年、只剩残破水泥墩和腐朽木桩的小型货运码头阴影处,几艘没有任何标识、通体漆黑如墨、线条流畅而低矮的高速突击艇,如同从深渊中浮起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入冰冷刺骨的水中。它们的设计极具现代未来感,艇身采用了最新一代的复合雷达波吸收材料和非特定角度光学迷彩,引擎则经过最苛刻的消音处理,即使在相对平静的湖面上进行高速冲刺,产生的噪音也几乎完全淹没在背景的风浪声和湖水涌动声中。郑东海麾下最锋利的尖刀——“幽灵”小队成员已经全部就位。他们一共十二人,如同暗夜凝聚成的实体,身着全覆盖的黑色特种潜水作战服,外罩随着水波光线微微变幻的自适应环境迷彩披风,脸上覆盖着只露出一双双毫无感情波动、如同猎鹰般锐利眼眸的战术面罩。没有人交谈,甚至没有多余的眼神交流,只有装备与装备之间极其轻微、几乎不可闻的金属碰撞声和通过调节器控制的、悠长而平稳的呼吸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经过无数次生死淬炼、早已融入骨髓的、近乎凝固的杀伐之气。

小队队长,一个代号“夜叉”的壮硕男人,正通过手臂上集成的腕载微型战术电脑,最后一次确认来自后方指挥中心(陈默)同步过来的最终任务简报和目标船只“贝洛号”的最新实时结构扫描与热成像分布图。图像清晰显示,大部分代表绑匪的热源信号聚集在船体中部的几个主要舱室,活动相对频繁,而那个独立的、较小的、代表着此次行动最高优先级的目标热源,依旧稳定地存在于船尾一个隔离的、结构更坚固的舱室内,信号平稳但微弱。时间,坐标,渗透路线,接敌规则,撤离方案,应急计划……所有复杂无比的细节早已在从数个不同秘密集结点疾驰而来的路上,通过无法被截获的量子加密数据链,灌输到每一名队员的战术头盔显示器中,刻入他们的脑海。

“最后检查装备,水下推进器确保满电状态,声波冲击武器充能至百分之七十预设档位,非致命致瘫模式优先,但遭遇任何形式的致命武力抵抗或威胁到目标安全时,授权无条件切换至终极清除模式。” “夜叉”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冰冷、平稳、毫无任何情绪起伏地传入每一名队员耳中,如同机器在宣读代码,“行动终极目标:无声渗透,精准定位并安全解救一号人质,清除一切障碍,包括所有持械抵抗人员。行动代号:‘归巢’。愿暗影庇护我等。”

没有战前鼓舞人心的废话,没有对未来的许诺,只有对任务的绝对专注和执行命令的铁血决心。队员们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零件,最后一次无声地检查了潜水镜的密封性、氧气循环调节器的流速、携行于背后的紧凑型水下突击步枪的保险状态以及绑在大腿侧、淬炼得幽蓝发亮的特种潜水匕首。随后,如同在模拟训练舱中重复了千百次那样,几人一组,如同融入水中的墨点,悄无声息地滑入冰冷彻骨、几乎能瞬间冻僵骨髓的湖水中,迅速下潜至预定深度,同时激活了背后喷射式水下推进器的无声模式。几道几乎无法被肉眼和声呐探测到的微弱水线,无声地划开深黑色的湖水,如同死神的指尖,朝着三海里外那个如同巨大黑色棺椁般在风浪中起伏不定的“贝洛号”驳船疾驰而去。湖面上,那几艘黑色的突击艇上,只留下两名负责远程超视距通讯中继和必要时提供重型火力支援的队员,他们的身影几乎与码头残破的阴影完全融为一体。风雨欲来,杀戮的帷幕正在这极致的寂静中,缓缓拉开。

与此同时,在近地轨道那座伪装成太空碎片群的、内部却极度先进的隐秘空间站“观察者之眼”内,指挥中心却是一片与下方紧张氛围截然相反的、绝对有序的冰冷与死寂。巨大的弧形全息主屏幕上,正清晰地分屏显示着来自不同来源的监控数据:高精度光学卫星捕捉到的日内瓦湖区域实时俯瞰画面、低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对“贝洛号”的穿透扫描成像、包括“幽灵”小队所使用的加密通讯频段(虽因其加密等级过高无法破译具体内容,但能精准捕捉到信号源的强度、移动轨迹和活跃度)、以及整个欧洲区域异常军事及佣兵频率活动的广谱监测图。

一名穿着剪裁合体、纯白无标识制服、面部表情如同石膏像般凝固的操作员转过身,向着悬浮在指挥席上方、那个由无数细微光点构成的、栩栩如生的K的全息影像,用一种毫无波动的电子合成般的声音恭敬汇报:“K先生,监测系统检测到显着异常数据包。确认于标准时间三分钟前,日内瓦湖目标区域西南沿岸(坐标:xxx, YYY),出现小规模、但信号强度极高的突发性加密短波通讯信号群,信号特征经过比对,与数据库中国际知名雇佣兵组织‘幽灵’(phantom)惯用的跳频加密模式吻合度高达94.3%。同时,低轨道‘凝视-3’号合成孔径卫星在其红外与热成像波段,捕捉到从该信号源发出点向‘贝洛号’坐标移动的、疑似高速水下载具产生的微弱但持续性的尾流热信号及水动力扰动模式。综合概率评估:89.7%,判定为陈默所雇佣的外部武力已开始针对‘贝洛号’的救援渗透行动。”

K的冰蓝色瞳孔,如同两颗经过完美切割的蓝宝石,微微转动,视线精准地落在主屏幕上那几个代表着“幽灵”小队水下移动轨迹的、正在缓慢延伸的红色光点之上。他完美无瑕、近乎非人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嘴角甚至极其细微地、近乎虚无地勾起一丝兴趣缺缺的弧度,仿佛一位高高在上的神只,在观察培养皿中因外界刺激而开始迁移的细菌群落,带着一种纯粹的、非人性的审视意味。

“行动单元规模?装备技术等级评估?”他的声音平稳得像最精密的文本朗读器,每个音节的频率和音量都完全一致。

“根据信号源数量、热信号强度及载具尾流特征分析,预估为一个标准战术小队编制,十二人左右。装备技术等级:评估为当前民用市场天花板级别,部分子系统(如通讯加密强度、水下推进器隐匿性)甚至触及准军事保密层级,具备高强度电子对抗和超静音隐蔽渗透能力。其综合技术水准,已明显超出了目标单位赵天雄及其所雇佣的‘血狼’团队常规反制能力的有效范围。预期接触战交换比将呈现高度不对称性。”操作员迅速调出后台正在实时演算的数据模型和分析报告,语气毫无变化。

另一名下属随即请示,声音同样不带任何感情:“K先生,对方行动效率与装备水平均超出初始预测模型。是否启动‘因果律武器-原型1型’,对该区域进行选择性高强度通讯压制或制造局部惯性导航系统偏差,以测试其应对突发技术故障能力?或者,以匿名方式通过备用频道通知‘血狼’单位提高外围警戒级别?目前‘血狼’布置于船舷的巡逻哨并未发现水下异常。”

K轻轻抬起一只近乎透明、由光线构成的修长手指,指尖在空中虚点,将“贝洛号”及其周边水域的热成像与生物信号监测画面骤然放大,清晰地显示着那几个代表绑匪和人质的、不同色彩的热源簇,以及那几道正在水下不同深度、呈战术队形快速接近目标的、更微弱但移动规律截然不同的热轨迹。

“主动干预?制造变量?不。”他淡淡地开口,声音里没有丝毫人类应有的好奇、紧张或是期待,只有纯粹到极致的、近乎残酷的理性计算,“这是一次意外的、但却近乎完美的自然压力测试环境。记录所有数据流:‘变量’陈默在极端情感压力下的最终决策速度、其所能调动的外部资源质量与数量、雇佣兵队的实战行动模式与效率、其装备在实际对抗环境中的性能极限表现、以及……最为关键的,当救援行动进程遭遇意外挫折,甚至面临彻底失败时,其情感频谱中‘绝望’、‘愤怒’与‘崩溃’的阈值与具体生物电反应表现形式。这些实时采集到的、在真实生死压力下产生的数据,其价值远远超过一个早已失去控制权、注定被淘汰的老旧棋子(赵天雄)其个人计划的成败。”

他顿了顿,仿佛在陈述一个宇宙间最基本的物理法则,补充道:“至于‘血狼’单位……他们在此次测试中的存在价值,就在于为评估‘幽灵’小队的实际战术清除效率与冷血程度,提供一个必要的、具有足够威胁的对抗性环境样本。他们的伤亡数据同样具有参考意义。无需进行任何形式的提醒或警告。保持最高级别静默观测状态,启用所有传感器,记录所有可见光、红外、声波、电磁信号数据,尽可能捕捉交战过程中的音频片段(如果环境噪声允许),并完整记录最终行动结果。我很有兴趣观察,‘情感’这种难以量化的混沌变量,在个体与至亲之人的生死边缘,究竟能催化出怎样惊人的能量爆发……或者说,最终会引向何等有趣的混乱与熵增。”

“指令已确认,K先生。全面监测模式启动,数据记录流水线优先级提升至最高。”下属毫无异议地执行命令,仿佛刚刚接收到的指令只是要求记录一场无关紧要的恒星风波动,而非一场即将爆发、注定多人殒命的血腥战斗。

空间站内再次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纯粹的冰冷寂静,只有各种高精尖仪器设备运行时发出的极其微弱、近乎催眠的恒定嗡鸣声。巨大的弧形屏幕墙上,庞杂无比的数据如同宇宙瀑布般奔流而下,无声地记录着下方湖泊上每一丝最细微的能量变化与信号波动。K的全息影像静静地悬浮在指挥席上方,冰蓝色的眼眸如同两颗绝对零度的星辰,冷漠地、不带一丝偏好地注视着下方那颗蓝色星球上,那片特定水域里即将爆发的、在他宏大视角中无异于微生物争斗的小规模冲突。他将自己完全剥离出来,作为一个绝对中立、甚至是带着一丝科学探究般玩味意味的至高观测者。赵天雄的疯狂与绝望,陈默的焦灼与决绝,母亲的恐惧与希冀,佣兵们的冷酷与厮杀……这一切汹涌的情感与残酷的博弈,最终都只是他实验日志上一行行待填写的、冰冷而客观的数据代码。他此刻的极致冷漠,在客观上为“幽灵”小队的初期渗透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毫无外来阻碍的理想环境,但也如同最深沉宇宙背景般的阴影,无比清晰地预示着一旦他认为数据采集完毕,或这场“测试”的结果变得失去新鲜感时,那真正致命的、超越常规理解的干预必将如同天罚般骤然降临。这场艰难的救援,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对抗一个疯狂的赵天雄,更是在一个漠然至高存在的冰冷注视下,于万丈深渊的刀尖之上跳着一支死亡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