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百多号人挤在日益扩大的营地里,喧嚣鼎沸,血气方刚,却也难免鱼龙混杂。农民、猎户、工匠、溃兵、还有少数读过书的……背景各异,心思也不同。若不尽快建立起清晰的架构和严明的规矩,不用后金来打,自己内部就可能先乱了套。王二深知,当务之急是将这五百余人有效组织起来,形成拳头,而不是一盘散沙。

升任百户的第三天,王二便召集了所有骨干:副百户张老栓,总旗赵大锤、石锁,小旗狗剩,匠作头目刘小锤,辎重管事周老蔫,以及几名新提拔、表现突出的老兵,在他的百户营帐内议事。帐内陈设简陋,只有一张粗糙的木桌和几条长凳,墙上挂着一幅宁远周边的手绘舆图,以及那面崭新的“王”字战旗。

“人都到齐了,”王二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咱们‘王字营’现在人是多了,但还乱着。今天,就把咱们的架子彻底搭起来,定下规矩,明确职责。”

他走到舆图前,用木炭在旁边的木板上画出了初步的构想。

“首要之事,是明确编制和分工。我意,将全营五百余人,暂分为三部!”王二用木炭重重地点了点木板。

“其一,步兵旗队!”他看向赵大锤,“大锤,由你统领,额定两百五十人,是为我营中坚,攻坚守垒之主力!再细分为长枪旗与刀盾旗,长枪主刺击破阵,刀盾主近身格斗与掩护。你要尽快将新老士卒混编,以老带新,形成战力!”

赵大锤胸膛一挺,声如洪钟:“百户大人放心!俺老赵一定把这帮小子操练得嗷嗷叫,指哪打哪!”

王二点点头,目光转向石锁:“其二,弓箭旗队!石锁,由你统领,额定一百人。不仅要习练弓射,更要负责斥候侦缉!那几匹缴获的战马,还有新招揽的会骑马的弟兄,都归入你队,组建骑射斥候。我要你成为全营的眼睛和耳朵,更要能在关键时刻,用箭雨覆盖敌军!”

石锁性格沉稳,抱拳领命,言简意赅:“属下明白,定不负所托。”

“其三,”王二最后看向张老栓和自己,“火器与辅兵旗队!此队由我直领,栓叔协助管理。下辖火器旗,暂定五十人,专司操演改良之火铳,演练火器战术;辅兵旗,约百人,由栓叔统领,负责营垒修筑、粮械转运、伤员救护等一应杂务,同时,营中所有工匠,包括小锤的木工、铁匠,也归于此队调配。”

张老栓捻着胡须,缓缓点头:“如此甚好,各司其职,脉络清晰。辅兵虽不直接搏杀,却关乎全营命脉,老夫定当尽心。”

刘小锤听到自己的名字,激动地脸都红了,挺直了瘦小的身板。

编制既定,接下来便是严立规矩。王二结合明军旧制与自己带来的现代管理理念,颁布了“王字营”的十七条营规。从听令号、严操练、爱兵器,到保甲连坐、卫生防疫、不扰百姓,条条清晰,赏罚分明。尤其强调,严禁欺凌同袍、克扣军饷,违者重处直至斩首!

“规矩立下了,就不是摆着看的!”王二神色严肃,“无论是新兵老兵,无论官职大小,一体遵行!赵大锤,你身为总旗,若麾下有人触犯,你一同受罚!可能做到?”

赵大锤脖子一梗:“能!俺要是管不好,百户大人您先打俺军棍!”

王二又看向众人:“你们也一样!规矩面前,没有情面可讲!”

众人凛然应诺。

框架和规矩有了,接下来便是将人填充进去。全营开始了大规模的重组整编。名单被重新核对,士兵被打乱原有的圈子,按照新的编制分配到各旗队。这个过程难免有些混乱和抵触,尤其是一些来自同一地方、彼此熟悉的新兵不愿分开。

一个原猎户出身的新兵,被分到了步兵旗队长枪队,看着手中那杆比自己猎叉长得多、也沉重得多的制式长枪,嘟囔道:“这大家伙,哪有我的猎叉好使……”

旁边负责整编的老兵眼睛一瞪:“废什么话!百户大人的规矩,让你使啥就用啥!再啰嗦,晚饭别吃了!”

那猎户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言。

另一个新兵则因为被分到了辅兵旗队,有些闷闷不乐,觉得低人一等。张老栓看在眼里,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和蔼却坚定地说:“小子,觉得委屈?觉得辅兵不是打仗的料?我告诉你,没有咱们修营垒、运粮草、治伤员,他们前面拼杀的,早就饿死冻死伤死了!咱们这,同样是打仗,打的是保障的仗,一样重要!”

那新兵看着张老栓花白的头发和恳切的眼神,心中的疙瘩稍稍化解。

王二亲自监督整编过程,处理各种突发问题。他要求各旗队主官必须熟悉麾下每一个士兵的名字和大致情况,要求建立详细的军籍档案,甚至开始推行简单的识字教学,由营中那几个识字的士兵轮流担任教员。

整编完成后,针对性的训练立刻展开。赵大锤的步兵旗队,重点演练密集枪阵的推进与防御,以及刀盾手与长枪手的协同;石锁的弓箭旗队,则加大了骑射和潜伏侦察的训练强度;王二亲自抓火器旗队的装填速度和射击纪律,并开始摸索更复杂的火器与步兵协同战术;张老栓的辅兵旗队也没闲着,演练快速构筑工事、运输物资和战场救护。

营地里,从早到晚都充斥着各种口令声、脚步声和兵器碰撞声。新兵们在老兵近乎严苛的督促下,迅速适应着新的编制和节奏。虽然辛苦,但清晰的架构、公平的规矩和看得见的进步,让抱怨声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逐渐凝聚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几天后,当各旗队首次以新编制进行合练,虽然动作还显生涩,配合尚有瑕疵,但那泾渭分明又相互呼应的阵型,那此起彼伏、执行到位的号令,已然初具强军的雏形。

王二站在点将台上,看着下方旗帜招展、队列森严的“王字营”,心中豪情涌动。这支由他一手创建、以辽人为主体的队伍,终于从混乱走向了有序,从散漫走向了纪律。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血战将检验这一切。但他相信,有了这坚实的建制和严明的规矩,“王字营”必将在这腥风血雨的辽东,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下令:

“各旗队,按预定方案,继续操练!”

“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