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节:血火盖州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盖州以南一片名为“月亮湾”的偏僻海滩上,只有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礁石。民兵队长老赵带着几个后生,趴在冰冷的沙丘后面,眼睛死死盯着那片在微光下泛着白沫的海面。他们接到的是死命令:发现任何异常,立刻用身上那台宝贵的“蜂鸟”排用电台报告,然后不惜一切代价拖延。

“队长,有动静!”一个眼尖的后生压低嗓子,声音带着颤抖。

老赵心头一紧,眯眼望去。只见海面上,几个比夜色更深的黑影,正悄无声息地破开波浪,向海岸靠近。不是庞大的运输船,而是数十艘如同鬼魅般的小艇!

“是敌登陆艇!快,发报!”老赵嘶哑着下令,同时猛地拉响了身边一枚早已埋设好的炸药包引信。“轰!”一声不算剧烈的爆炸在寂静的海滩上响起,更多的是为了示警。

几乎是同时,排用电台的滴滴声急促地响起。然而,日军的反应更快!小艇上的机枪喷吐出耀眼的火舌,子弹如同泼雨般扫向沙丘,压制得老赵等人抬不起头。更多的登陆艇不顾暴露,开足马力冲向滩头。

……

复州,“磐石团”临时指挥部。陈雨顺被电台员急促的声音惊醒:“团长!月亮湾民兵急电!发现日军登陆艇群,正在抢滩!通讯……通讯中断了!”

陈雨顺瞬间睡意全无,一把抓过电文,眼神锐利如鹰。“命令全团!按一号应急方案,立刻向月亮湾侧后丘陵地带机动!通知炮兵连,优先压制滩头,打乱敌人建制!快!”

“磐石团”这支军政府麾下的精锐,立刻像上紧的发条般运转起来。士兵们在军官的低声催促下,迅速整装,以急行军速度扑向预定的拦截阵地。他们的任务,不是在滩头硬碰硬,而是等日军先头部队脱离舰炮掩护后,利用地形和火力优势,将其死死咬住,消耗,最终歼灭。

……

青岛,总参谋部。高岩和王奎几乎同时收到了月亮湾遇袭和“磐石团”已出击的电报。

“果然来了!命令:‘雷霆纵队’所属机动炮营,向盖州方向靠拢,归陈雨顺临时节制!辽南所有沿岸观察哨,提高警惕,防备日军多点登陆!命令旅顺方面,加强侦察,警惕东乡主力异动!”王奎语速极快,一条条指令发出。

高岩凝视着沙盘上月亮湾的位置,沉声道:“告诉陈雨顺,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他像一颗钉子,把日军的先头部队给我钉死在那片滩头附近!绝不能让他们向内陆渗透!必要时,可以放弃前沿阵地,节节抵抗,诱敌深入,但必须保持接触和压力!”

他深知,登陆作战,最关键的就是最初建立稳固滩头阵地的“黄金时间”。一旦让日军站稳脚跟,后续兵力和重武器源源不断上岸,战事将变得极其棘手。

第二节:滩头熔炉

天光微亮,月亮湾已是一片地狱景象。数十艘日军登陆艇挤在滩头,密密麻麻的土黄色身影正涉水冲向海岸。第一批上岸的日军中队,在军官的嘶吼下,迅速展开,冒着“磐石团”先头部队从侧翼山丘射来的稀疏但精准的步枪和机枪火力,试图建立环形防御。

“轰!轰!”来自后方的“磐石团”炮兵连的迫击炮弹开始落下,在日军人群中炸开一团团火光和硝烟,造成了不小的混乱。但日军的素质同样不容小觑,他们很快呼叫了伴随火力支援——几艘驱近的日军驱逐舰,用其速射炮对“磐石团”的阵地进行了猛烈覆盖。

炮弹呼啸着落下,山石崩裂,弹片横飞。陈雨顺伏在临时挖掘的散兵坑里,感受着大地的震颤,对着电台怒吼:“炮兵!转移阵地!鬼子的舰炮太猛!各营连,以排为单位,分散配置,利用地形,梯次阻击!放过他们的步兵前锋,重点打他们的重机枪和掷弹筒!”

“磐石团”的士兵们忠实地执行着命令。他们不再追求固守一线,而是化整为零,依托丘陵、沟壑、灌木丛,用精准的射击和突然的短促突击,不断消磨着日军的锋锐。日军的每一次推进,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滩头上,日军的尸体和破损的装备越来越多,后续部队的上岸速度明显受到了阻碍。

然而,日军的兵力仍在不断增加,重机枪和迫击炮也开始上岸组装。压力越来越大。陈雨顺的团属炮兵连在日军舰炮和自身岸防炮的反击下,损失了两门炮,被迫再次后撤转移。

“团长!三营报告,左翼二连阵地被日军一个中队突破,请求支援!”

“团长!鬼子的小口径速射炮上来了,对我们的机枪点位威胁很大!”

坏消息不断传来。陈雨顺额头青筋暴起,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的团就像一块烧红的铁砧,正在承受着日军这把重锤的反复敲打。能否坚持到“铁锤”落下,就看现在。

“命令预备队一排,增援左翼!告诉各营连长,就算打光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把鬼子拖到天黑!”他对着电台嘶吼,声音已经沙哑。

第三节:工业脉搏

就在盖州滩头血火交织的同时,青岛的工业心脏仍在强有力地搏动。

蓝海造船所内,灯火通明。尽管“飞电”号驱逐舰尚未完工,但船坞旁的舾装码头旁,工人们正在德国工程师的指导下,对几艘经过改装的旧式鱼雷艇进行最后的调试。它们加装了从“飞霆”号验证过的无线电设备和新式鱼雷发射管,虽然老旧,但经过现代化改造,依然是近海突击的利器。

“速度!再检查一遍传动轴和无线电天线!舰队等着用!”工头大声吆喝着。

在“探空坊”的测试场,李德明和几名技术员围着一次失败的引信试验残骸,眉头紧锁。空炸引信的可靠性依然无法解决。

“或许……我们思路错了。”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怯生生地开口,“既然很难让它在预定高度爆炸,能不能让它……在碰到东西,比如飞艇的气囊蒙皮时,更容易炸开?”

李德明猛地抬头:“你说什么?触发灵敏度?”他像是抓住了什么,立刻蹲下身,拿起纸笔开始飞快地计算和勾勒。“降低引信击发阈值,加装更敏感的撞针……对!对!这或许是一条路子!虽然对高速战机可能没用,但对付慢吞吞的飞艇……有可能!”

新的技术思路在战火的催逼下,开始萌芽。

而在行政总署,一场关于“土地债券”具体实施细则的争论正在激烈进行。如何评估不同地块的价值?如何确保债券兑付的公平性?如何防止地方豪强趁机兼并土地?这些问题关乎新政权的根基,宋育仁与幕僚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常常争论到深夜。前线的炮火声,仿佛也敲打着他们的神经,让他们更加意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第四节:致命一击与新的阴云

黄昏时分,盖州战场的局势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磐石团”经过一天的血战,伤亡超过三分之一,弹药消耗巨大,防线多处被渗透,被迫收缩至最后一道丘陵防线。日军的滩头阵地已经巩固,甚至有两门山炮被拖上了岸,开始对“磐石团”的核心阵地进行直瞄射击。

陈雨顺的脸上沾满了硝烟和泥土,军服也被弹片划破。他抱着最后一挺“磐石”机枪,准备亲自带队进行反冲击。

就在这时,天际传来了不一样的炮弹呼啸声!声音更低沉,威力更巨大!

“是我们的重炮!‘雷霆纵队’的炮营到了!”阵地上残存的士兵们发出了劫后余生的欢呼。

来自后方的152毫米榴弹炮炮弹,如同重锤般砸在日军的滩头阵地上,瞬间将刚刚架设起来的日军山炮炸成了零件,囤积的弹药发生了殉爆,火光冲天!正在集结准备发动最后总攻的日军部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建制被打乱,士气瞬间崩溃!

“全体都有!上刺刀!吹冲锋号!把鬼子赶下海!”陈雨顺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跃出战壕,发出了决死的命令。

残存的“磐石团”官兵,如同猛虎下山,冲向混乱的日军。与此同时,一直在外围游弋骚扰的民兵和公安部队也趁机压上。日军登陆部队在内外夹击下,终于彻底崩溃,残兵败将争先恐后地涌向登陆艇,试图逃离这片已经成为他们坟场的海滩。

海面上,负责掩护的日军驱逐舰,也被突如其来的重炮和重新活跃起来的“磐石团”炮兵打得措手不及,担心遭到更猛烈的岸防炮反击,不得不开始后撤。

月亮湾登陆战,以日军先头部队几乎被全歼而告终。

捷报传到青岛总参谋部,众人却没有太多欢呼。王奎指着海图,面色依旧凝重:“执政,盖州登陆虽被粉碎,但东乡主力舰队在旅顺方向的炮击和挑衅力度骤然升级。而且,‘深渊二号’在朝鲜海峡以西,发现了另外一支日军运输船队的踪迹,规模更大,护航力量更强。看来,东乡的第一次登陆尝试只是佯动或试探,真正的杀招,恐怕还在后面。”

高岩看着海图上新出现的红色标记,眼神深邃。铸鼎之路,注定要用敌人的鲜血和自身的钢铁来熔炼。打退一次进攻,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降临。

【系统提示:盖州防御战胜利,“铸鼎”根基稳固度提升。部队实战经验大幅增加,技术研发获得新方向。警告:侦测到敌军第二波次更大规模进攻准备,战争等级即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