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 > 第133章 “我们,是人民子弟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3章 “我们,是人民子弟兵”

孙铭带来的关于“疑似鼠疫”的消息,像是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楚风因巨大伤亡而近乎麻木的心神。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动作快得带倒了身后的凳子,发出“哐当”一声脆响,在寂静的指挥部里格外刺耳。

鼠疫!黑死病!那是比霍乱更恐怖、在中世纪能抹去整个欧洲三分之一人口的恶魔!如果这猜测属实,冈村宁次的狠毒,已经超出了人类想象的底线!

他必须立刻去见林婉柔,必须确认情况,必须采取比应对霍乱更极端、更彻底的防疫措施!

“备马!去小河村救护所!”楚风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他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军装外套,甚至来不及穿好,就大步向外冲去。方立功想说什么,但看到楚风那铁青的脸色和眼中压抑的风暴,把话又咽了回去,只是赶紧吩咐警卫备马。

然而,当楚风带着一身战场硝烟和冰冷杀意,策马赶到小河村附近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猛地勒紧了缰绳。战马希律律一声长嘶,前蹄扬起,带起一片尘土。

他预想中因可能爆发的鼠疫而陷入绝望恐慌、甚至开始溃散的村庄并没有出现。相反,在小河村村口那片被火烧过、如今清理出来的空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重建景象?

是的,重建!

只见数百名身上或多或少带着伤、军装破烂不堪的士兵,正和村里的百姓混杂在一起,忙碌着。他们分工明确,秩序井然。一部分身强力壮的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喊着号子,将倒塌的房梁、烧焦的椽子从废墟中清理出来;另一部分则和泥、打土坯,修补着那些尚未完全损毁的墙壁。女人们烧着热水,将干净的(至少是尽力清洗过的)布条递给正在帮忙搭建临时窝棚的士兵擦汗;孩子们也不再惊恐地躲藏,而是穿梭在大人中间,递送着工具,或者好奇地看着士兵们手中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制式的工兵铲和斧头。

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焦糊味和消毒水的气息,但更浓的,是新鲜木料的清香、湿润泥土的腥气,以及人群中散发出的、带着汗味却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气。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士兵们低沉的号子声,百姓们带着乡音的指挥声,孩童偶尔的嬉笑声……交织成一曲与不远处救护所里压抑氛围截然不同的、充满生命力的乐章。

楚风愣住了,他骑在马上,有些茫然地看着这一切。这与他预想的、与前线尸山血海形成鲜明对比的、充满绝望的后方景象完全不同。

一个正撅着屁股和泥的老汉直起腰,看到了马上的楚风,他眯着眼辨认了一下,脸上立刻露出了淳朴而带着几分敬畏的笑容,用挂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把脸,喊道:“是楚师长!楚师长来啦!”

这一声呼喊,让空地上忙碌的人们瞬间安静了一下,所有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到了楚风身上。那目光里,没有恐惧,没有疏离,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感激、信赖和亲近的复杂情感。

一个抱着几块土坯、脸上还带着炮火熏黑痕迹的年轻士兵,看着楚风,咧开嘴,憨厚地笑了笑。

一个老大娘端着一碗水,颤巍巍地走过来,想要递给楚风:“楚长官,喝口水吧,看您累的……”

楚风下意识地翻身下马,接过了那只粗陶碗。碗壁粗糙,里面的水还带着一丝泥沙的沉淀,并不干净。但他端着碗,看着眼前这双布满老茧、却充满善意的手,看着周围那些停下劳作、静静望着他的士兵和百姓,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他认得这些士兵,他们很多是刚从黑云岭、从“磐石”高地撤下来的,身上还带着来不及处理的轻伤,眼里还残留着战场的血丝和疲惫。按照常理,他们此刻最需要的是休息,是治疗,是抚平创伤。但他们没有。他们在帮助百姓重建家园。

而百姓们,也没有把这些浑身硝烟、甚至可能携带病菌的士兵视为麻烦或者不祥,而是像对待自家子侄一样,自然地与他们一起劳作,分享着本就稀缺的水和食物。

这种无声的、水乳交融般的信任与互助,比任何激昂的口号都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师座!”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楚风转头,看到三团长,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黑脸汉子,正小跑过来,脸上带着些不好意思,“您怎么到这儿来了?这边乱糟糟的……”

“这是……怎么回事?”楚风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指了指眼前这繁忙的景象。

三团长挠了挠头,解释道:“哦,是这样的。鬼子撤了,但村子被祸害得不轻,很多老乡没地方住。我们团撤下来休整,伤员太多,救护所那边也挤不下,干脆就把轻伤员和还能动弹的组织起来,帮老乡们先把窝棚搭起来,清理下废墟。总不能让老乡们一直睡在野地里,这眼看天要凉了……再说了,弟兄们闲着也是闲着,干点活,身上暖和,心里也踏实点。”

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是楚师长麾下的老总们心善啊!”旁边那个和泥的老汉接口道,语气里充满了感激,“要不是他们帮忙,我们这些老骨头,还不知道要折腾到啥时候才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老总们自己身上还带着伤呢……”

楚风默默地听着,目光再次扫过这片忙碌的空地。他看到两个士兵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个腿脚不便的老人,走向刚刚搭好的、虽然简陋却足够坚固的窝棚;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兵,正耐心地给一个脸上脏兮兮的小女孩编着辫子,女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羞涩的笑容;他看到百姓们将自家珍藏的、为数不多的鸡蛋和干粮,硬塞到士兵们手里,而士兵们则红着脸推辞……

没有强迫,没有命令,一切都发自内心,自然而然。

他忽然想起了自己之前对学员们说过的话——“我们打仗,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为了让这片土地上的人,能重新拥有安稳的生活,能露出这样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也想起了石永固和“磐石”上那四十三个沉默的士兵,想起了伤员堆放点里那些痛苦呻吟的弟兄。巨大的牺牲,惨烈的代价,似乎在这一刻,在这片充满生机的重建景象中,找到了某种沉重而真实的意义。

他们流血牺牲,不就是为了守护眼前这一切吗?守护这平凡、琐碎,却充满烟火气的生机。

楚风仰头,将碗中那带着泥沙的凉水一饮而尽。水的味道有些涩,却仿佛带着一股洗涤心灵的清冽,冲散了他胸中积郁的块垒。

他将空碗递还给老大娘,深深地看着她和周围所有的百姓与士兵,用一种清晰而郑重的声音说道:

“乡亲们,同志们!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你们,就是我们的父老兄弟!帮自家兄弟干活,重建家园,天经地义!”

他没有说更多的大道理,但这句朴实无华的话,却让在场的许多百姓湿了眼眶,让那些疲惫的士兵挺直了脊梁。

“人民子弟兵……”一个似乎读过几天书的老先生,喃喃地重复着这个词,浑浊的老眼里闪烁着泪光,“好啊……这才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兵啊……”

楚风没有再停留,他翻身上马,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然后猛地一夹马腹,向着小河村救护所的方向疾驰而去。

身后的喧嚣和生机渐渐远去,但他心中那份因巨大伤亡而产生的沉重和迷茫,却被一种更加坚定、更加深沉的力量所取代。

他知道,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无论冈村宁次还有多么恶毒的手段,只要这份军民一心的纽带还在,只要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求生的意志不灭,他们,就永远不会被真正打败。

他必须去面对那可能存在的、更恐怖的“恶魔”。为了身后这片刚刚燃起生机、需要他守护的土地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