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帝国海关蛀虫案的突破,如同扯住了隐藏在暗处蜘蛛网的一根丝线,牵出了一连串令人心惊的关联。内务稽查司顺藤摸瓜,发现这个以王副税务司为节点的网络,其活动远不止于窃取技术情报,更涉及向正在欧洲酣战的同盟国,尤其是德国,秘密输送一些帝国严格管制的稀有战略物资——如高品质的钨砂和某些特殊合金原料。

“他们利用帝国中立国的身份和复杂的贸易链条,将物资先运往中立国,再辗转流入德国。”审讯报告上的字句触目惊心,“参与者包括个别利欲熏心的洋行买办,甚至…可能涉及个别背景深厚的皇亲宗室。”

最后这句话,让整个案件的性质陡然升级!养心殿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小德张跪在地上,头埋得极低,大气不敢出。

溥仪面沉如水,手指轻轻敲打着御案。皇亲宗室?这触及到了他最根本的权力基础。是单纯的贪腐,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图谋?他需要更确凿的证据,也需要权衡清洗可能带来的朝局动荡。

“继续深挖,但暂时不要动那些宗室。”溥仪的声音冰冷,“给朕拿到铁证!所有涉及此案的洋行、买办,一个不留,全部查封缉拿!涉案物资,一律截留充公!”

他要先剪除其羽翼,看看背后的大鱼会不会因此惊慌失措,自己跳出来。

---

就在帝国内部暗流汹涌之际,遥远的欧洲战场,一声惊雷炸响!

美国正式对德宣战!

庞大的美国工业机器和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即将正式投入协约国一方。这个消息如同海啸般席卷全球,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天平。德国及其盟友面临的战略压力瞬间倍增。

消息传到北京,养心殿内,溥仪看着电文,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历史的车轮依旧沿着固有的轨迹前行了一小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帝国无所作为。

“传朕旨意,”溥仪迅速做出反应,“以帝国政府名义发表声明,对欧战局势深表关切,再次重申帝国严守中立之立场,呼吁交战各方尽快回到谈判桌前。”

这是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

而在秘密渠道,对德国和协约国的外交接触几乎同时加速。

对德国:表达对其处境的“理解”,重申秘密技术合作与物资供应(在帝国法律允许范围内)将继续,但暗示风险增加,价格可能需要“适当调整”。

对英法美:更积极地探讨扩大贸易的可能性,尤其是帝国急需的大型工业设备、精密机床和高级技术,并再次“提醒”对方关注帝国在远东的“合理关切与核心利益”。

帝国要在这世界大战的最后阶段,利用双方都需要拉拢中立国的心理,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

奉天,“苍鹰中队”基地。

三架执行巡逻任务的“猎鹰”顺利返航。飞行员报告,在渤海海峡附近发现了不明国籍的潜艇活动迹象(仅观察到潜望镜航迹),并成功拍摄了照片。这是帝国空军首次在实际任务中接触到潜在威胁,虽然未能进行攻击(无机载武器),但其侦察和预警价值已经凸显。

“我们需要给‘猎鹰’装上牙齿!”中队长在任务简报会上激动地说,“哪怕是先装上两挺普通的陆用机枪进行测试也行!”

这个需求被迅速反馈到了航空研究院和兵工厂。为飞机设计和安装可靠的射击协调器(防止子弹击中螺旋桨),成为了下一个亟待攻克的技术难关。

---

西苑格物院,材料实验室。

用于输油管道的小口径耐腐蚀合金钢管试制成功,并通过了初步的压力和腐蚀测试。虽然距离大规模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意味着横亘在大庆与大连之间的技术障碍,又少了一个。

而在化工领域,对聚乙烯的合成研究仍在艰难推进,研究人员试图找到更好的催化剂和提高分子量的方法。皇帝对“塑料”的重视,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

世界的局势在欧战的惊雷中剧烈震荡,而帝国则在这纷繁复杂的乱局中,一边清理着内部的蛀虫,一边加速锻造着属于自己的利剑与坚盾,冷静而坚定地驶向未知的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