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疆阴云密布,西北战事胶着,帝国的双线压力几乎达到了极限。养心殿内,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朝臣们面面相觑,谁也拿不出一个能同时解决东西两大难题的良策。

溥仪站在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蜿蜒的国境线。他的手指最终点在了地图上方广袤的蒙古高原,然后缓缓向下,划过山西、直隶,最后落在了……关外。

“我们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溥仪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冰冷的决断,“西北叛军依仗骑兵机动,避实击虚;北疆蒙古王公首鼠两端,倚仗沙俄撑腰。他们都认准了朕兵力有限,不敢轻动,更无力同时应对。”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徐世昌和王士珍(王士珍已从西北前线被密召返京述职):“那如果,朕在他们意想不到的方向,给他们来一记狠的呢?”

“皇上的意思是……”王士珍似乎捕捉到了一丝灵光。

“关外!”溥仪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奉天(沈阳)的位置,“张作霖!他才是这一切乱局的祸根之一!日本人是通过他来搅动风云,西北、北疆的动荡,未必没有他在暗中煽风点火,牵制朝廷精力!只要打掉他,砍断日本人伸进来的这只手,则西北叛军丧胆,北疆王公必然重新掂量!”

“可是皇上,”徐世昌忧心道,“山海关一线刚刚稳定,聂宪藩、吴佩孚虽能守住,但兵力不足以发动反攻。且张逆有日军支援,工事坚固,急切难下啊。”

“谁说朕要从山海关打了?”溥仪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还记得朕之前命人勘探蒙古矿产吗?朕还让人详细绘制了漠南通往关外的古道舆图!”

他走到另一张更详细的区域地图前,手指从归化城(呼和浩特)出发,划出一条迂回的弧线,穿过察哈尔草原,直插奉天以北!“派一支精兵,从此路秘密东进,出其不意,直捣张作霖的老巢!同时,命聂宪藩、吴佩孚在山海关正面加强攻势,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这是一招险棋!长途奔袭,孤军深入,后勤保障、保密工作都是极大的挑战。但一旦成功,就能彻底扭转关外战局,震慑所有宵小!

王士珍眼中精光爆射,他本就是胆大善战之将,闻言立刻道:“皇上此计虽险,然若能成,则可定东北!臣愿亲率一支精锐,执行此策!”

“不,你坐镇中枢,统筹全局。”溥仪摇了摇头,目光投向殿外,“此次东征,朕要派一个更熟悉关外,也更让张作霖意想不到的人去……”

他心中已有人选,但并未明言。这是一步暗棋。

安排完这决定性的战略转向,溥仪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他力量的根基——科技。破局需要锋利的刀刃,而这刀刃,正要在西苑兵工厂的烈火中锻造。

化学坊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经过无数次失败的洗涤、稳定化试验,李振声团队终于得到了一批性状相对稳定的硝化纤维素。它们被小心地保存在特制的、注满水的容器中。

“皇上,按您吩咐,将此硝化棉与乙醇、乙醚混合,制成胶状物,再通过模具压制成条状,初步干燥后……得到此物。”李振声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他手中捧着的,是几根手指粗细、散发着轻微溶剂气味的灰白色药条。

无烟火药!虽然只是最原始的双基药雏形,但其意义非同小可!

“测试过了吗?”溥仪强忍着心中的激动问道。

“用‘启明一式’的枪管做了初步发射测试!”李振声激动地汇报,“烟雾极淡!几乎无残渣!膛压平稳,初速比黑火药提升了三成以上!只是……只是这燃烧速率和稳定性还需进一步调整,偶尔有膛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足够了!这已经是颠覆性的突破!有了无烟火药,“启明一式”的射程、精度和可靠性将得到质的飞跃!“破虏一号”的射速和持续作战能力也能大幅提升!

“立刻小批量试产,优先供应聂宪藩部和新式枪械的测试!全力攻关,解决燃烧一致性问题!”溥仪下令道。他仿佛已经看到,装备了无烟火药步枪的士兵,在战场上用精准而凶猛的火力,碾压敌人的场景。

与此同时,压缩空气项目组也带来了好消息。他们成功制造了一个能够承受更高压力、带有安全阀的储气罐,并改进了释放机构,实现了更可控的“发射”。虽然距离实用武器还很遥远,但这种对高压流体的掌控经验,对未来许多领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而履带项目,则在差速器的研究上陷入了困境。工匠们难以理解那复杂的齿轮组合和运动原理,进展缓慢。

溥仪没有苛责,他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他让履带组暂时放下差速器,集中精力继续改进履带板本身的耐久性和连接强度。

战争的阴云在北疆和关外积聚,而西苑兵工厂内,无烟之火已经点燃,破局之刃正在悄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