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辽东前线

震耳欲聋的炮火声渐渐稀疏,转为步兵和装甲部队清扫战场的交火声。薛岳将军手持望远镜,凝视着前方已被新型战车突破的敌军防线。硝烟与尘土混合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报告!左翼装甲一营已成功穿插至敌军第一道防线后方,正在攻击其预备队!

报告!中路战车三连遭遇敌军隐蔽炮位,一辆战车受损,人员已撤离,正在组织火力清除!

报告师座!右翼吴将军所部来电,其麾下第三团遭遇敌军顽强阻击,请求炮火支援!

听到吴将军的名字,薛岳的眉头微皱。他放下望远镜,对参谋长低声道:回电吴将军,告知其我部正面攻击已吸引敌军主力,令其加强右翼攻势,务必在日落前达成突破。

命令虽已下达,薛岳心中的疑虑却未消散。这位原北洋系的将领,自归顺以来战功卓着,在之前的战役中表现出色。朝廷对其委以重任,与薛岳共同执掌兵权。表面上,吴部服从命令,作战勇猛,但薛岳敏锐地察觉到,这支部队在关键时刻总是显得有所保留。

整编旧部,任重道远...薛岳在心中默念。他知道,这比攻克敌军防线更为艰巨。不仅要战胜外敌,还要在这场战争中,将这支曾经的劲旅真正融入帝国的国防体系。

山东战场

蔡锷将军站在观测点,远眺敌军炮台的轮廓。技术小队正在紧张地进行测量。

方位角,洞-拐-两-勾...距离,四千三百米...风速,偏东风三级...技术兵通过声波定位仪仔细测算,另一名士兵则通过光学测距仪反复核对数据。

这些数据被迅速传送到后方炮兵阵地。

装定诸元!高爆弹,三发急促射!

炮弹划破长空,落点仍有些分散。技术小队根据观测结果快速修正参数。炮击持续进行,精度在缓慢提升,但要摧毁坚固的混凝土工事仍非易事。蔡锷面色沉静,他知道这场攻坚战注定艰难。与此同时,工兵部队正在利用夜色掩护,向敌军前沿阵地秘密挖掘壕沟。

京城军械局

赵总工程师满脸油污,看着手中刚刚送达的密令,难掩惊讶。文书上详细指出了新型步枪导气装置的改进建议,连具体的工艺参数都明确列出。

立即准备新型合金材料!通知热处理车间,严格校准炉温!赵总工程师立即下令。

整个工坊因为这一纸命令再次忙碌起来。在另一个车间,陈工程师正对着一台新型发动机原型机记录数据,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提升其可靠性。动力系统的突破,关系着整个装备体系的升级。

养心殿

皇帝批阅着奏章,心思却已飞往前线。面前摊开着一份关于前线医疗物资的统计报告。

传令孙先生,新型抗生素必须优先保障辽东和山东两个方向。告诉医药研究所,半月内产量必须提高三成。必要时可动用特别经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稍作停顿,皇帝又低声问道:派驻在吴将军军中和山东前线的人员,可有新消息?

侍从近前低声回禀:辽东方面,吴将军部下几位统领近日与一些旧识书信往来频繁,内容多是对薛将军用兵策略的议论...山东蔡将军军中暂无异常,但敌军抵抗顽强,我军进展缓慢,士气需要提振。

皇帝的手指轻叩御案。内部整合,远比应对外敌更需谨慎。对于手握重兵、暂无过失的将领,只能采取渐进式的调整与制衡。

继续观察。未有确凿证据前,不可妄动。

这时,一份来自辽东前线的急报送抵御前。皇帝展开电文,目光扫过战况汇报,最后停留在薛将军谨慎的陈述上:...吴部攻势稍缓,疑与敌军右翼守将曾有过往...臣已严令督促,然恐贻误战机...

曾有过往?

皇帝的眼神变得深邃。战场上的迟疑,原因或许很多,但这层关系无疑值得警惕。

放下电报,皇帝望向殿外沉沉的夜色。东进的铁流已与敌军交锋,溅起血与火的浪花,而在这铁流内部,似乎也开始有暗流涌动。

辽东的战局,会因这层关系产生怎样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