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 第215章 马六甲的外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赤道的烈日将马六甲海峡的海水灼烧得如同温热的蓝宝石,蒸腾起氤氲的水汽。然而,此刻停泊在海峡咽喉要道,那座象征着财富与权力的马六甲城(此时为葡萄牙控制)外海的舰队,带来的却不是贸易的暖风,而是一股令人生畏的凛冽寒意。

四艘巍峨的战舰,呈雁行阵列,静静地锚泊在足够将炮火覆盖整个港口入口的距离上。为首一艘,正是大名鼎鼎的“定远”号,经过现代化改装后,其侧舷的炮窗数量明显增多,黑洞洞的炮口若隐若现,风帆与那标志性的明轮结构结合,展现出一种混合时代的独特威慑力。旁边三艘,则是较新的“破浪”级巡航舰,流线型的船体在阳光下反射着桐油与铁料的光泽。大明龙旗在主桅顶端猎猎作响,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这片水域的新秩序。

这,便是大明皇家海军南洋舰队的主力前哨,由讲武堂出身、以果敢冷静着称的新生代将领,海军副将刘国轩率领。

码头上,葡萄牙驻马六甲总督费尔南多·德·阿尔布克尔克举着沉重的黄铜望远镜,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他能清晰地看到明军战舰甲板上忙碌而有序的水兵,看到那擦得锃亮的炮管,甚至能感受到那股沉默中蕴含的、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与他记忆中,甚至与几年前那些偶尔路过、主要以广船和福船为主的大明商船队护卫舰队,已然是天壤之别。

“上帝庇佑……”他放下望远镜,喃喃自语,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并非完全因为炎热。他想起不久前从澳门、巴达维亚传来的紧急信件,那些关于台湾陷落、荷兰舰队惨败、明国新式战舰恐怖的描述,此刻已不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化作了眼前这实实在在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总督阁下,大明舰队派来使者,请求……不,是要求登岸,与您进行‘磋商’。”一名书记官气喘吁吁地跑来汇报,刻意强调了“要求”二字。

阿尔布克尔克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胸前皱巴巴的蕾丝领巾,努力维持着殖民者的尊严。“请他们到总督府会客厅。以……适当的礼节。”

片刻之后,在充满异域香料和湿热空气的总督府会客厅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大明方面的代表是舰队副将刘国轩,他身着笔挺的深蓝色海军将官服,肩章上的银星闪耀,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锐利。他身后跟着一名通译,以及一位来自礼部主客司、神情肃穆的年轻官员。

阿尔布克尔克则带着几名神色紧张的幕僚和驻军司令,试图以主人的姿态坐在主位,但微微前倾的身体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尊敬的将军阁下,”阿尔布克尔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不知大明帝国皇家海军舰队莅临马六甲,有何贵干?如果是需要进行淡水或食物补给,我们很乐意提供帮助。”

刘国轩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声音清晰而坚定:“总督先生,本将此行,奉大明皇帝陛下及海军提督郑芝龙将军之命,就马六甲海峡通航安全及关税等事宜,与贵方进行磋商。”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地扫过对面的葡萄牙人,继续道:“马六甲海峡,乃沟通东西洋之咽喉要道,商旅繁盛,亦易滋生海盗,危及各国商船安全。我大明皇帝陛下,心怀四海,有意维护此黄金水道之安宁。”

阿尔布克尔克心中咯噔一下,强笑道:“维护航道安全,一直是我葡萄牙王国的责任。我们在此经营数十年,拥有完善的灯塔、引水及巡逻制度,足以保障往来船只的安全,不劳贵国费心。”

“是吗?”刘国轩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但据我方所知,近年来海峡内海盗活动时有发生,甚至不乏有商船遭遇不明身份舰只的‘盘剥’。贵方的‘完善’制度,似乎力有未逮。”

他不等对方反驳,便提出了核心要求:“为确保所有友好国家商船,特别是前往我大明进行朝贡贸易的船只能够安全、顺畅通行,我大明帝国提议:第一,所有非朝贡国商船通过马六甲海峡,需向我大明南洋舰队缴纳‘海峡维护税’,用于支持舰队在此区域的巡航与清剿海盗行动。第二,大明商船及获得特许之友好商船,在马六甲港应享有最优惠国待遇,关税不得高于给予其他任何国家之标准。第三,关于海峡之防务与航行管理,我大明希望能与贵方建立……更深入的协作机制。”

所谓的“更深入的协作机制”,其潜台词几乎就是要求共同管理权,甚至是将控制权逐步移交。

阿尔布克尔克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身后的驻军司令更是几乎要拍案而起,被阿尔布克尔克用眼神死死按住。

“将军阁下!”阿尔布克尔克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带着压抑的愤怒,“马六甲是葡萄牙国王陛下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海峡的管理权与税收权,自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首位征服马六甲的葡萄牙总督)时代起,就属于葡萄牙!贵国的要求,是对我国主权赤裸裸的挑衅和侵犯!我们绝不接受!”

刘国轩面对对方的激动,神色丝毫未变,仿佛早已预料。他平静地回应,语气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总督先生,主权,建立在有效控制的基础之上。过去数十载,或许如此。但时代在变。我大明皇帝陛下有言,‘和平通商可为,控制权必须在我’。”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逼视着阿尔布克尔克:“台湾,也曾被荷兰人称之为‘其领地’。如今,它是我大明的东宁省。帝国海军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皇帝陛下意志所及之处的秩序与安全。我们今日前来‘磋商’,是出于对现有格局的尊重,以及和平通商的愿望。希望贵方……能做出符合当前形势的、明智的选择。”

话语中的威胁,已经毫不掩饰。提及台湾,更是如同一声惊雷,在葡萄牙人耳边炸响。会客厅内一片死寂,只剩下窗外传来的、遥远的海浪声,以及阿尔布克尔克粗重的呼吸声。

他死死盯着刘国轩,试图从对方年轻的脸庞上找出一丝 虚张声势的痕迹,但他只看到了绝对的自信和不容置疑的决心。他想起了巴达维亚传来的、关于明军那种能在地上挖掘并爆破坚固棱堡的新式战术,想起了那艘被描述为“喷吐黑烟、航速惊人”的明轮战舰,此刻就停在他的港口外。

拒绝?然后呢?马六甲的城防,能抵挡住比荷兰人在热兰遮城更猛烈的攻击吗?葡萄牙在远东本就日渐衰落的势力,能承受得起与这个正处于武力鼎盛期的大明帝国正面冲突的代价吗?

漫长的沉默之后,阿尔布克尔克像是被抽干了力气,颓然靠在了椅背上。他知道,葡萄牙独享马六甲海峡利益的时代,恐怕真的要结束了。

“……此事,关系重大。”他的声音干涩,“本人无法独自决定。需要时间……向果阿的总督府,乃至里斯本王庭禀报。”

刘国轩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并不意外。“可以。我方舰队会在此区域进行为期十日的例行‘操练’。希望十日后,能听到贵方初步的、具有建设性的回应。”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军服,语气缓和了些许,但内容依旧强硬:“总督先生,畅通与安全的海上通道,符合所有贸易国家的利益。与大明合作,马六甲将继续繁荣。若反之……其后果,非你我所愿见。告辞。”

说完,他微微颔首,便带着随从,转身大步离去,留下了一屋子面色惨白、如丧考妣的葡萄牙人。

阿尔布克尔克呆坐了许久,才无力地挥了挥手:“给果阿和里斯本写急信……告诉他们,东方的巨龙,已经将它的利爪,伸向了马六甲。我们……需要指示,更需要支援!”

而此刻,走出总督府的刘国轩,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空,以及远处海面上那支令人自豪的舰队,心中豪情涌动。他回想起在海军讲武堂时,皇帝陛下亲自审定的章程,回想起那些学习几何、天文、格物的日夜,回想起郑芝龙提督的教诲。这一切的积累,不就是为了让大明的龙旗,能在这片曾经被西夷视为禁脔的海域上,如此扬眉吐气地飘扬吗?

帝国的海权战略,正按照陛下擘画的蓝图,一步一个脚印,从近海走向深蓝,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经略。马六甲,只是开始。他相信,用不了多久,陛下“三洋四线”的宏伟构想,必将随着这支日益强大的海军,变为现实。

南洋的风,吹动着大明龙旗,也吹动着世界格局变迁的序曲。